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药学专业知识归纳: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什么?怎么治?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病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但不同的病因都可能涉及到三个基本的病理过程: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所有影响到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ICVD的病因。主要疾病有:①高血压动脉硬化;②动脉粥样硬化;③动脉炎;④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⑤血管痉挛;⑥其他:血管异常(动-静脉畸形、大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病、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心脏疾病(瓣膜病、心内膜炎、心脏黏液瘤)、血液系统疾病(恶性淋巴瘤血管性病变、红细胞增多症)等均可导致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第一个法宝就是调节血脂药物。可以使斑块稳定,甚至缩小。一项中国老年人研究,无症状的84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12月后,颈动脉内中膜病变明显减轻,一项关于辛伐他汀的研究,纳入无症状153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80mg辛伐他汀治疗2年,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使69.8%的患者的动脉壁内中膜病变明显减轻,平均减少0.081mm。目前临床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有辛伐他汀,主要降低胆固醇,贝特类比如苯扎贝特主降甘油三酯,阿托伐他汀降脂和降胆固醇可能作用比较均衡。
颈部动脉内斑块发生破裂,如果大量血小板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形成血栓,会使颈部动脉逐渐闭塞,血流慢慢中断。颈部动脉血管的主要功能是向大脑输送富含氧的新鲜血液。如果颈部动脉血栓形成导致闭塞或狭窄,就会大脑发生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组织的缺血坏死。如果发生在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颈动脉,就会发生脑梗死。
所以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第二个法宝就是抗血小板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如果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颈部动脉粥样斑块糜烂或破裂,血小板就难以聚集形成血栓,血管就不会迅速闭塞,发生脑梗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阿司匹林适宜人群:2013年《中国抗血小板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服用阿司匹林(75~100毫克每天),包括: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需要控制≤150/90mmHg)、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家族病史(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吸烟,,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不符合上面标准的不建议使用,30岁以下和80岁以上的人需要个体化评估。
【试题】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哪些?。
缺血性脑血管病:①发病较急 ②安静发病, ③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明显 ④脑膜刺激征阴性 ⑤脑脊液正常 ⑥CT检查为脑内低密度区。
出血性脑血管病:①发病急骤 ②多在活动时发病 ③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明显 ④脑膜刺激征常为阳性 ⑤脑脊液压力高,为血性 ⑥CT检查为高密度影。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