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护理学复习笔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血糖高渗状态对比
1.临床表现: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氧化产生大量酮体。血清酮体积聚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称酮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为酮尿,统称为酮症。酮体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感到疲乏、四肢无力、“三多一少”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丙酮味)。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病人出现昏迷。
(2)高血糖高渗状态(HHS):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昏迷。与DKA相比,失水更严重,神经精神症状更突出,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力障碍等,最后陷入昏迷。
2.护理措施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早期酮症病人,仅需给予足量短效胰岛素及口服液体,严密观察病情,定期复查血糖血酮,调节胰岛素剂量。对于出现昏迷的病人应立即抢救,具体措施如下:
1)补液:输液是抢救DKA的首要和关键措施。补液通常使用生理盐水,开始时补液速度应快,在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第2〜6小时约输1000〜2000ml。第1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6000ml。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进行抗休克处理。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即每小时每千克体重0.1U的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滴或静脉泵入,以达到血糖快速、稳定下降而又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效果。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液并加入短效胰岛素(按每2〜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尿酮体消失后,根据病人尿糖、血糖及进食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或改为每4〜6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1次,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平时的治疗。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①根据治疗前血钾水平及尿量决定补钾时机、补钾量及速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调整补钾量和速度。病情恢复后,仍需继续口服补钾数天。②轻、中度酸中毒经充分静脉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可纠正,无需补碱。pH<7.0的严重酸中毒者应予小剂量的等渗碳酸氢钠(1.25%〜1.4%)静脉输入,但补碱不宜过多过快,以避免诱发或加重脑水肿。
(2)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治疗与护理:基本同DKA,严重失水时,24小时补液量可达到6000〜10000ml。当血糖降至16.7mmol/L(300mg/dl)时,即可改用5%葡萄糖溶液并加人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一般不补碱,病情稳定后根据病人血糖、尿糖及进食情况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然后转为常规治疗。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