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题目8
2016年CPA审计习题班
分题型“小题库”
单选题题库:200题
【单选题28·3.3-1】在询证函发出前的控制措施中,注册会计师需要恰当地设计询证函,并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充分核对。针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核对的下列程序中,不恰当的是( )。
A.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和地址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明细账名称核对(*)
B.通过拨打公共查询电话核实被询证者的名称和地址
C.对于客户,可以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对方单位名称、地址进行核对(*)
D.对于供应商,可以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对方单位名称、地址进行核对(*)
【答案】A
【解析】选A不恰当。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和地址信息应当与被审计单位持有的相关合同等文件核对。
【单选题29·3.3-2】通过邮寄方式发出询证函并收到回函后,注册会计师验证的以下信息中,不恰当的是( )。
A.被询证者确认的询证函是否是原件,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发出的询证函是同一份
B.寄给注册会计师的回邮信封或快递信封中记录的发件方名称、地址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地址一致
C.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明细表一致
D.回邮信封上寄出方的邮戳显示发出城市或地区是否与被询证者的地址一致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一致。通过邮寄方式发出询证函并收到回函后,注册会计师可以验证以下信息:(1)被询证者确认的询证函是否是原件,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发出的询证函是同一份(选项A);(2)回函是否由被询证者直接寄给注册会计师;(3)寄给注册会计师的回邮信封或快递信封中记录的发件方名称、地址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地址一致(选项B);(4)回邮信封上寄出方的邮戳显示发出城市或地区是否与被询证者的地址一致(选项D);(5)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一致(选项C)。
【单选题30·3.4-1】针对分析程序目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实施分析程序,用作总体复核
B.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时,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错报
C.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程序时,用于证明控制运行是否有效
D.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时,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要求和目的有以下三种情形:(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选项D);(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用作实质性程序(选项B);(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选项A)。选项C错误,因为分析程序是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评价财务信息,控制测试一般不涉及大量数据,所以不宜将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程序。
【单选题31·3.2-2】针对实质性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做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足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应当考虑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B.如果数据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将相应获取较低的保证水平(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C.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结果作出预测的准确性
D.如果被审计单位从事多个不同的行业,或者拥有非常重要的子公司,或者在多个地点进行经营活动,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考虑就每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取得财务信息(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答案】B
【解析】选项B不正确。如果数据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将相应获取较高的保证水平(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单选题32·4.1-1】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审计抽样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B.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控制测试(*)
C.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D.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
【答案】C
【解析】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选项A错误)。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选项B错误)。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选项C正确)。选取特定项目测试的结果得出的审计结论不能推断至总体,不构成审计抽样(选项D错误)。
【单选题33·4.1-2】下列情形中,通常适合采用审计抽样的是( )。
A.实质性分析程序(*)
B.风险评估程序(*)
C.细节测试
D.进一步审计程序(*)
【链接】
分题型“小题库”
单选题题库:200题
【单选题28·3.3-1】在询证函发出前的控制措施中,注册会计师需要恰当地设计询证函,并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充分核对。针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核对的下列程序中,不恰当的是( )。
A.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和地址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明细账名称核对(*)
B.通过拨打公共查询电话核实被询证者的名称和地址
C.对于客户,可以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对方单位名称、地址进行核对(*)
D.对于供应商,可以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对方单位名称、地址进行核对(*)
【答案】A
【解析】选A不恰当。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和地址信息应当与被审计单位持有的相关合同等文件核对。
【单选题29·3.3-2】通过邮寄方式发出询证函并收到回函后,注册会计师验证的以下信息中,不恰当的是( )。
A.被询证者确认的询证函是否是原件,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发出的询证函是同一份
B.寄给注册会计师的回邮信封或快递信封中记录的发件方名称、地址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地址一致
C.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明细表一致
D.回邮信封上寄出方的邮戳显示发出城市或地区是否与被询证者的地址一致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一致。通过邮寄方式发出询证函并收到回函后,注册会计师可以验证以下信息:(1)被询证者确认的询证函是否是原件,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发出的询证函是同一份(选项A);(2)回函是否由被询证者直接寄给注册会计师;(3)寄给注册会计师的回邮信封或快递信封中记录的发件方名称、地址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地址一致(选项B);(4)回邮信封上寄出方的邮戳显示发出城市或地区是否与被询证者的地址一致(选项D);(5)被询证者加盖在询证函上的印章以及签名中显示的被询证者名称是否与询证函中记载的被询证者名称一致(选项C)。
【单选题30·3.4-1】针对分析程序目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实施分析程序,用作总体复核
B.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时,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错报
C.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程序时,用于证明控制运行是否有效
D.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时,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要求和目的有以下三种情形:(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选项D);(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用作实质性程序(选项B);(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选项A)。选项C错误,因为分析程序是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评价财务信息,控制测试一般不涉及大量数据,所以不宜将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测试程序。
【单选题31·3.2-2】针对实质性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做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足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应当考虑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B.如果数据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将相应获取较低的保证水平(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C.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结果作出预测的准确性
D.如果被审计单位从事多个不同的行业,或者拥有非常重要的子公司,或者在多个地点进行经营活动,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考虑就每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取得财务信息(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答案】B
【解析】选项B不正确。如果数据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将相应获取较高的保证水平(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单选题32·4.1-1】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审计抽样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B.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控制测试(*)
C.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D.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
【答案】C
【解析】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选项A错误)。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选项B错误)。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选项C正确)。选取特定项目测试的结果得出的审计结论不能推断至总体,不构成审计抽样(选项D错误)。
【单选题33·4.1-2】下列情形中,通常适合采用审计抽样的是( )。
A.实质性分析程序(*)
B.风险评估程序(*)
C.细节测试
D.进一步审计程序(*)
【链接】
【答案】C
【解析】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适合审计抽样(选项B错误)。“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不适合采用审计抽样,选项A错误)和细节测试(适合采用审计抽样,选项C正确)。
【单选题34·4.1-3】下列关于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B.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C.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D.误拒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链接】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的种类 影响审计效率 影响审计效果
控制测试 信赖不足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细节测试 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解析】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适合审计抽样(选项B错误)。“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不适合采用审计抽样,选项A错误)和细节测试(适合采用审计抽样,选项C正确)。
【单选题34·4.1-3】下列关于抽样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B.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C.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D.误拒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链接】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的种类 影响审计效率 影响审计效果
控制测试 信赖不足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细节测试 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