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①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②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③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④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58贯众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20白头翁
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白附子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黄连、甘草、川贝
(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
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
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4.查考地方史志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目前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
(一)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
当前药材与饮片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有:
1.以相对价廉的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
2.有意造假,以假充真
3.掺伪:硫酸镁、黄土、非药用部位
4.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5.染色
6.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
7.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二)鉴定中药质量的优劣
中药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中药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等大问题。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①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的含量的高低、②有效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③有害物质存在情况以及④中药的纯净度等。
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①除临床疗效、②性状鉴别外,③目前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和涉及中药纯净度检查的各项指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一)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
中药品种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危,制定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稳定、均一、可控,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凡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都要制定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是我国法定的药品标准。
中药标准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中药质量标准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①要求中药的来源要正确,中成药处方要固定,②采收加工、炮制方法或生产工艺要固定,③临床疗效要确定,④对有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1985年的《新药审批办法》,提供临床研究用及生产用药品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三)《中国药典》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有: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
1.名称:3种
2.来源
包括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
一个药材有多种植(动)物来源的,药典收选其中的主流品种,并将质量好、产量大、使用面广的排列在前。
3.性状
4.鉴别
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包括组织、粉末或表面制片,显微化学等鉴别特征)、理化鉴别(包括物理、化学、色谱、光谱等鉴别方法)。
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快速、简便。
5.检查
检查项下规定的各项是指药品在加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的需要控制的物质或物理参数,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与纯度要求四个方面。如①杂质、②水分、③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④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等。
6.浸出物
测定包括水溶性、醇溶性及醚溶性浸出物测定。
7.含量测定
8.炮制
9.性味与归经
10.功能与主治
11.用法与用量
12.注意
13.贮藏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中药的资源
“资源”是指可供利用的天然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又分为天然中药资源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药用植物、动物资源。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占87%,;动物药1581种,占12%;矿物药80种,不足1%。
1.天然中药资源
我国丰富的天然中药资源是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经营的商品药材中,野生药材品种约占总数的80%,约占收购量的60%。
2.种植和养殖的中药资源
近年来,大宗药材和道地药材的种养面积和品种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粗略统计,种植与养殖的药材品种约占总数的20%,约占收购量的40%。
自2002年6月1日施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来,促进了许多大宗药材和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养殖,如三七、人参、黄连、板蓝根、黄芪、党参、天麻、附子、当归、川芎、厚朴、杜仲、黄柏、金银花、红花、砂仁、茯苓、灵芝、鹿茸、珍珠等的种植与养殖。
(二)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利用:保护条例
(三)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方法:9个
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
7.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8.用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9.开展综合利用,扩大新药源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