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P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来源: 2017-06-19 12:19

 P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12.O2、P1[2014·浙江卷] 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D [解析] 本题以古代中外思想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去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
 
13.P1[2014·江苏卷]“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13.D [解析] 本题以人文主义者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向往财富,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说法错误,此时还没有公开揶揄上帝。
 
36.A3 A2 P1[2014·安徽卷]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 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36.[答案] (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3)因素: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贸易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交流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明交流具有互鉴的意义。
启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上不同时期各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第(1)问主要从图片中挖掘信息,侧重从图例中分析,如商路、不同文明及其分布等。第(2)问主要从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程度进行对比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因素”主要根据图片的地理环境、材料二中文明发展的程度方面作答;“认识”可从文明的碰撞和交融及文明的多元化方面作答。
 
1.[2014·永州一模] 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1.B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人”是确定建筑物比例的标准,与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题干材料中不涉及“道德”“民主”“利益”,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2.[2014·嘉兴期末检测] “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想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知行合一 
D.强调人类的理性
2.D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提出“作为思想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有思想就是人类的理性,故选D项。泰勒斯等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人文主义者倡导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均与题意无关,排除A、B、C 三项。
3.[2014·蚌埠质量检查]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了苏格拉底(  )
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3.C [解析] 据题干材料“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的信息,说明其是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主张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故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知识,A项错误;苏格拉底在哲学方面的主张是“认识你自己”而不是人类社会,B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
4.[2014·海淀区期末练习] 古希腊某哲学家指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提出这样主张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C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柏拉图的《理想国》把公民划分为三个阶级,故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A、B、D三项都是古希腊哲学家,但思想主张不符合,故排除。
6.[2014·嘉兴期末检测] 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平等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6.B [解析] 据所学可知,《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被称为“人曲”,故选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宗教改革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都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C、D三项。
7.[2014·梅州五华县二次质检]  “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种思想应是提倡(  )
   A.实用主义      B.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7.D [解析] 解答时要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说明该思想强调人的本性,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不符。
8.[2014·石家庄质检] 从图(a)到图(b)的变化反映了(  )
 
图(a) 中世纪教堂圣母子壁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