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九单元 病机

来源: 2017-06-24 23:59

 中医学基础

第九单元 病机
细目一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的概念
  邪正盛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关系
  邪正盛衰决定病机的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虚实病机 
  (1)实——邪气盛则实 
  含义:实,主要是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
  特点:
  1)邪气亢盛,正气亦不虚,邪正斗争剧烈,病理产物蓄积。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
  2)亢盛的邪气包括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虫积,或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滞于体内等。
  (2)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
  含义: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特点:1)正气亏虚,邪气亦不盛,脏腑功能低下。 
     2)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如神疲乏力、动则气喘、自汗出、畏寒肢冷、面容憔悴、身体消瘦等。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含义:指疾病过程中,邪盛与正虚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特点:①既有正气虚损,又有邪气较盛,或病理产物蓄积病理变化。
     ②虚实症状同时出现。
  如:高热 口渴 气短乏力、水肿
  形成: 
  邪实为主---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 
  
  表现: 
  ①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
  脾气虚-------- 水肿,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利水。
  ②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
  实热------ 伤津,高热,口渴,治以清热为主,佐以养阴。
  (2)虚实真假的病机
  含义: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出现某些与疾病本质不符合的临床症状的病理现象。
  特点:1.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临床症状是不符合疾病本质的假象。
     2.“至虚之病,反见盛候” 
      “大实之病,反见羸状”
                                (《景岳全书》) 
  ①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含义:病机本质为“实”,却见某些假 “虚”之象的病理变化。
  形成: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表现:本实表虚。
  如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反见面色苍白,神情默默,精神萎顿,手足不温等状似虚寒的假象。
  ②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含义:病机本质为“虚”,却见某些假实之象的病理变化。
  形成: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 
  表现:本虚表实
  脾气虚,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又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 等假象
细目二 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
  阴阳偏胜
  
  1.阳偏胜
  
  2.阴偏胜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主要是指机体的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机变化。阴阳偏衰主要是由于人体阴精或阳气的亏损引起,属“精气夺则虚”的病机。
  阴阳偏衰
  
  1.阳偏衰
  
  
  2.阴偏衰
  
  
  (三)阴阳互损 
  含义: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形成:阴阳互为根本,故阴或阳之间可以发生互损。
  表现: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
  肾藏之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本,均以肾中精气为基础,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时,才易发生阴阳互损。 
  
  (四) 阴阳格拒
  概念:即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为在阴阳偏胜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 
  
  双方盛衰悬殊,盛者壅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间不相维系,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之病理。 
  1.阴盛格阳 
  含义:又称格阳。指阴寒偏胜至极,壅闭于内,迫阳浮越于外,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阴寒内聚是疾病本质。因格阳于外,现真寒假热证。 
  表现:阴寒极盛——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细欲绝。
     假热证——面红,身热、口渴、脉大无根等。
  如何判断为假热:
  身热(欲衣被);
  口渴(不欲饮);
  面红(非正常,戴阳,面红如妆,游移不定)
  2.阳盛格阴
  含义:又称格阴。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热内郁为疾病的本质。由于阳气壅遏深伏于内,格阴于外,故现真热假寒证(很重的实热证)。 
  表现:内真热——壮热、面红 、烦渴饮冷、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有力。
     外假寒——四肢厥冷,脉象沉伏。
  如何判断假寒:
  四肢厥冷,但胸腔灼热 (不欲衣被)
  脉伏(沉数有力)
  (五)阴阳亡失
  含义: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
  1.亡阳
  含义: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全身属阳的功能都会衰竭,而以推动、振奋、固摄等功能衰竭最为明显。
  表现:临床多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衰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危重征象。
  2.亡阴
  含义:机体阴液突然脱失,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全身属阴的功能会衰竭,而以滋润、宁静、制阳、内守功能衰竭最明显。
  表现:临证多见烦躁不安、气喘口渴、手足虽温但大汗欲脱等严重的外脱不守征象。
细目三 气血津液失常
 
  概念: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盛衰,或脏腑功能的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的不足、运行失常,以及关系失调的病理变化。
  要点一 气的失常
  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
  (一)气虚——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过多的病理状态。
  特点: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脉虚无力等。 
  (二)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失常。
  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的病理变化。 
  1.气滞
  
  表现: 
  
  2.气逆
  含义: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致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 
  
  表现:(常见肺、胃、肝气逆) 
  肺气上逆——咳逆上气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 
  3.气陷
  含义: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也属于气的升降失常。与脾气虚关系最密切。 
  
  表现: 
  上气不足——则头目失养致头晕、眼花、耳鸣。 
  中气下陷——胃、肾、子宫、肛门位置相对下移,少腹胀坠,便意频频兼疲乏无力、
        气短声低、面色不华等。
  4.气闭
  含义:主要是指气的出入受阻,脏腑经络气机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状态。 
  
  表现:心气内闭则谵语狂言、神昏惊厥
     膀胱气闭则小便不通 
     大肠气闭则大便秘结 
  5.气脱
  含义:是指气不内守而外脱失散,导致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四肢厥冷、目闭口开、脉微欲绝。
  要点二 血的失常
  包括血虚、血瘀和出血三个方面。
  1.血虚:为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
  形成原因:失血过多;血液化生不足;久病、寄生虫、思虑过度暗耗阴血;瘀血阻络,新血不生。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心悸失眠,手足麻木,两目干涩等。
  2.血瘀
  指血液循行 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刺痛,肿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青紫,脉涩。
  3.出血
  指血液运行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的一种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血热,气虚,外伤,瘀血。
  临床表现: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血热:颜色鲜红,量多
  气虚:色淡,量少
  瘀血:色紫暗或有血块
  要点三 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
  (1)病因:外感热邪;五志化火;汗吐下太过;严重烧伤;慢性疾病。
  (2)特点:津液的亏少,导致脏腑、组织官窍失于濡润滋养而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3)表现:
  伤津:目眶内陷,小便短少,皮肤干燥,鼻干口燥。
  脱液:形瘦肉脱,毛发枯槁,手足震颤蠕动。
  2.水湿停聚
  (1)概念:
  指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布散和排泄代谢后水液的功能障碍,其结果导致津液在体内停留,成为内生水湿和痰饮的根本原因。 
  
  临床表现:
  停滞中焦:头晕困倦,胸闷脘痞,腹胀便溏,苔腻。 
  水饮停肺: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 
  水停四肢:浮肿,四肢沉重 
 
  要点四 气血津液关系失常 
  (一)气血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
  含义:气的运行郁滞不畅,血行障碍而血瘀的病理状态。 
  形成:情志内伤,抑郁不遂
  表现:胸胁胀满疼痛,癥积,瘕聚。 
  2.气血两虚:
  含义: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 
  
  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乏力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
  3.气不摄血:
  含义:气虚无力摄血,血溢脉外 。 
  形成: 与脾虚关系密切 
  表现:各种出血症+气虚(面色无华,疲倦乏力) 
  4.气随血脱:
  含义: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之大量丢失。 
  形成:外伤,呕血,便血,妇女崩漏,产后大出血。 
  5.气虚血瘀:
  含义:气虚行血无力,气虚与血瘀并见。
  表现:轻者血行迟缓,重者某些部位痿废不用。 
  (二)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1.津停气阻——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内停,导致气机运行阻滞。 
  表现: 
  水饮阻肺:肺气壅滞而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 
  水饮凌心:阻遏心气而心悸、心痛。 
  水饮停于四肢:阻滞经脉气血而浮肿,肢体沉重、胀痛不适。 
  水停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脘腹胀满、嗳气食少。
  2.气随津脱:汗、吐、下太过致严重伤津,气随津液外泄而暴脱亡失。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血两伤:高热、烧伤、阴虚痨热致津液亏乏或枯竭。 
  表现:心烦,怔忡,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手足蠕动。 
  4.津亏血瘀:高热、烧伤、汗吐下太过致津液亏少,血运行不畅而血瘀,则津亏兼舌质紫黯、瘀点、瘀斑。 
  5.血瘀水停:是指血液瘀滞与津液停蓄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 
  A型题
  1. “大实有羸状”所反映的病证是( )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答疑编号2365109201]
  【正确答案】E
 
  2. “至虚有盛候”病机的主要特点是( )
  A.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B.脏腑气血极虚,外现实象 
  C.邪气太盛,气血内闭,不能外达 
  D.邪气太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
  E.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答疑编号2365109202]
  【正确答案】B
 
  3.真热假寒证的病机是( )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阳虚则寒
  D.阴盛则寒
  E.阴损及阳
  [答疑编号2365109203]
  【正确答案】B
 
  4.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气不能内守,可导致的是( )
  A.气陷
  B.气脱
  C.气郁
  D.气结
  E.气闭
  [答疑编号2365109204]
  【正确答案】B
 
  5.多见气逆的脏腑是( )
  A.肺、肝、脾
  B.心、肺、肝
  C.肺、肝、胃
  D.心、肝、脾胃
  E.肝、脾、肾
  [答疑编号2365109205]
  【正确答案】C
 
  B型题
  A.实热证
  B.虚寒证
  C.实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
  1.阴气偏胜反映于临床上的证候是( )
  [答疑编号2365109206]
  【正确答案】C
 
  2.阴阳互损反映于临床上的证候是( ) 
  [答疑编号2365109207]
  【正确答案】E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