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部队文职招聘考试高分医学类法规速记: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怎么办?

来源: 2020-09-25 20:18

面对传染病的爆发,一线的医务人员往往是容易被感染的,那么达到什么条件属于公共卫生事件,那么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考试也往往考到这些,所以接下来就拿考试比较常见的几种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说明。

首先是要明白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简单的说包括四种情况:第一个是重大传染病疫情;第二种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第三种是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第四种是其他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事件。

关于考试中出现比较多的,学生容易错的几种该报告的突发事件予以说明:

第一种: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发现1例及以上病例。

第二种:伤寒,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或者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第三种:感染性腹泻,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20例及以上病例,或者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

第四种: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怎么处理呢?

首先应是及时报告并随着病情发展跟进报告,若出现以下四个情形,第一个,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第二个,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第三个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第四个,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以上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其次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安排,最后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进行预警和监测,并对此事件进行总结和建议。

不知道大家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怎么样,拿个小题练练手吧。

1. 突发事件中,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的部门是:

A.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

C.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E.医院的传染部门

1.【答案】C。解析: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