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上古史概要与习题

来源: 2017-05-12 11:25

 

· 第一章 史前时代(6课时)
概述
一、史前时代的特征
1、外在特征:时空跨度大;2、内在特征(基本特征):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无剥削和阶级,人与人关系基本平等;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性关系以群婚为主。
二、原始社会史的史料及断年法
1、考古学;2、古人类学;3、民族学;4、语言学、神话学、古生物学、古地质学等学科的材料对重构远古人类的历史也有辅助意义。
史前史的断年法。
三、史学史
原始社会史材料的真正积累发生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之后,至19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独立研究对象的原始社会史已有了基本框架和材料,有了起止界限和解释体系。布丰、拉马克、达尔文、巴霍芬、L.H.摩尔根先后对史前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以后,原始社会史专史和不同课题的专著大量问世,形成众多的流派和多学科交叉协同研究的局面。
四、原始社会史的分期
文化学分期;考古学分期;社会学分期。
重点问题
一、人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人类的时间位置;2、人类的空间位置;3、人类在生物分类所处的位置;4、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二)劳动创造了人
1、人类起源的假说和科学论证:自然发生论——神创论——进化论——劳动创造了人;2、人类起源于动物;3、劳动创造了人。
(三)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各阶段
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提出了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其中完全形成的人又分成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1)早期猿人;(2)晚期猿人(3)早期智人;(4)晚期智人。
二、血缘家族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一)生产
1、生产力水平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2、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3、发现并开始用火。
(二)社会组织
(三)婚姻形态
三、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与繁荣期概况
(一)氏族的概念(何谓氏族)
(二)氏族公社产生的原因
1、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的发展是氏族产生的经济前提和根本原因;2、族外群婚直接导致氏族的出现。
(三)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概况
1、社会组织由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四级组成,氏族部落的管理实行原始的民主制;2、婚姻形态从群婚过渡到了对偶婚;3、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母系氏族繁荣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发明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4、公社的基础仍是公有制,一切财物归氏族所有;5、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冲突时有发生;6、妇女是维系氏族社会的核心。
四、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1、男女在生产中作用的变化引起男子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权势的增大;
2、由私有制引起的要求对继承制度的改革;
(二)概况
1、生产力水平处在金属器时代;2、父系氏族公社的世系按照男子的系统计算,婚姻形态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3、父权制家庭公社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4、氏族首领由男子担任,女子则失去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五、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一)私有制的产生
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提高及生产关系与其不相适应的结果,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家庭的出现和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的发展。私有制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开始于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完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二)阶级的起源
阶级可能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沿着以下两个途径产生的:第一,外部途径:氏族部落或个人把外族人变为奴隶,这是阶级产生的最初途径。部落间的战争了此提供了方便;第二,内部途径:父系氏族公社内部分化出富有的剥削者上层,他们转变为氏族贵族,而贫穷负债的氏族下层中的一部分人则沦为贵族的依附民和债务奴隶。
(三)分工在私有制阶级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四)农村公社
农村公社产生于父系氏族末期,是从原始社会公有制向阶级社会私有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农村公社的特征。
(五)军事民主制与国家的产生
1、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是在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时产生的社会管理机关,其两重性特征明显。
2、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国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它是社会大分工进一步发展,公共职能部门独立化的产物;(2)私有制是国这产生的经济基础;(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国家是社会人口增加,异族杂居,血缘纽带瓦解的产物,它按地域来组织居民。
国家和氏族组织的要本区别:国家是按照地域划分它的国民的;国家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国家的经济体现是捐税。
六原始文化
(一)科学
1、地理知识;2、天文气象知识;3、数学;4、医学。
(二)文字的萌芽
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三)艺术
雕刻、绘画、音乐、舞蹈
(四)原始宗教
自然崇拜(崇拜自然物,自然现象);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
【教学提示】
1、学习本章要重点掌握四个问题。(1)人类的起源和形成。人类起源于猿类。恩格斯把从猿到人的转变分为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阶段,劳动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2)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和演变。自完全形成的人产生到国家的出现,人类的社会组织分为两大阶段,即前氏族公社和氏族公社。前氏族公社又称为血缘家族,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其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3)人类家庭形式的产生及演变。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家庭形式先后经过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对偶婚家庭、父权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五个阶段。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选择。生产力越发展,通婚的范围越小,禁婚的范围越大。(4)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私有制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提高,前提是单个家庭的出现。私有制的发展引起阶级的产生,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国家的出现。
2、原始社会的解体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注意理解掌握生产力的提高是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同时应掌握和理解三条基本线索(生产力、社会组织和婚姻关系)的发展演进及相互关系。
3、史前时代的学术争鸣问题较多,如人类起源的动因、劳动的作用等,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适当介绍和分析。
4、本章论著阅读重点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思考题】
1、简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从300万年前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类的生产力状况、社会组织和婚姻形态有哪些发展变化?
3、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4、农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5、农村公社、军事民主制、图腾崇拜。

· 

第二章 古代埃及
概述
一、埃及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
二、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A、前3500-2686 从小国分立走向集权统一。
B、前2686-1567 统一王国阶段。
C、前1567-1085 广土众民的商国阶段。
D、前1085-公元642 古埃及文明衰落并陷于外族统治之下阶段。
三、古埃及文明的特性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文明。
2、政治上实行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3、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
4、在经济上,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绝对控制,实行最古老的计划经济
四、埃及史史料
研究古埃及的文字资料有三大类。一是希腊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二是古埃及的文字资料;三是古代遗留的各类遗迹和遗物。
五、史学史
商博良与埃及学的诞生;20世纪以来,埃及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重点问题
一、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二、古埃及的专制王权与金字塔
(一)古王国时期国王的专制王权的特征:
1、国王对全国土地拥有最高所有权,这是专制王权统治的经济基础。2、国王在全国居于主宰地位,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其意志就是法律。3、从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庞大系统的官僚机构,各级官僚对国王负责,王位在皇族之内世袭继承。4、专制王权的物质支柱是军队、精神支柱是君权神授论。5、金字塔的建造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最重要体现和具体象征。
(二)金字塔的修建
(三)专制王权的作用
1、客观上,保持了国家政局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安定。2、使王室、官僚和神庙经济空前膨胀和垄断,阻碍了私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3、延缓了社会的进步。
二、埃及军事帝国的形成
1、反抗希克索斯人的斗争;2、图特摩期三世与埃及军事商国的形成;3、埃及军事商国的版图;4、埃及军事商国形成的影响。
三、埃赫那吞宗教改革
(一)改革的时代背景:
1、阿蒙神庙祭司集团政治经济势力极度膨胀,他们与地方贵族相勾结,对法老专制王权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法老以宗教改革的形式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2、新王国时在对外战争中兴起的军事贵族阶层,坚决反对以阿蒙祭司集团代表的世袭贵族染指政权,支持法老同他们的斗争,这一阶层成为宗教改革的重要社会基础。
(二)改革的过程、措施
1、提拔任用新兴中小奴隶主贵族,加强王室统治力量;2、创立崇拜太阳神阿吞的一神教,消除阿蒙神庙势力的影响;3、营建新都,摆脱旧势力影响;4、在文学艺术方面,摒弃传统的文学艺术风格,提倡真实地描写世界和一切事物。
(三)改革的失败及其原因
1、以阿蒙神庙祭司集团为首的旧贵族势力十分强大且根深蒂固;2、改革者内部的分裂、埃赫那吞的某些举措失误,使原本支持改革的军队、官僚奴隶主离开了改革,从而削弱了改革阵营的力量;3、人民群众并未从改革中得到好处,相反,他们的负担更为加重,因而也对改革缺乏热情;4、埃赫那吞的接班人过于软弱,背弃了改革。
(四)实质
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力量同以阿蒙神庙祭司集团为代表的地方世袭贵族分权力量之间的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五)改革的历史评价
1、沉重打击了阿蒙祭司集团和地方世袭贵族的势力,提高了自由民中等阶层的地位,暂时加强了中央集权;2、冲破了文艺领域中的传统的创作模式,在埃及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从多神教向一神教发展是宗教史上一大进步;4、改革之失败使埃及文明失去了一次重新振兴的机会。
五、古埃及的社会经济
六、古埃及文化
文字、文学、科学、建筑、艺术、教育、社会生活。
【教学提示】
1、学习本章要重点掌握四个问题。(1)统一王国的形成。埃及最初形成的是小国寡民的诺姆,它们之间的征战、兼并使得诺姆越来越少,国家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王国。(2)变整个框架来看,上古埃及的历史大体上是由稳定、集权的时期和混乱、衰落的时期组成的。稳定的时期王权比较强大,州长的势力较小。混乱是由于政权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人民起义,同时又遭到外族入侵所致。(3)政权和神权的相互利用和斗争。为维护其统治,政权往往借助神权,但当神权强大而威胁到政权时,政权又要对神权进行打击削弱。(4)古埃及文化。金字塔在世界建筑史上十分著名,古埃及人还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2、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古埃及专制及专制王权的特征与作用,应以埃及专制王权为例证说明东方专制主义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多重影响。
3、本章主要阅读材料是刘文鹏先生和周启迪先生撰著的两部《埃及古代史》,同时辅以《世界通史教程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的相关文献。
【思考题】
1、古埃及文明的特性。
2、古代埃及主专制制度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3、埃及帝国形成的原因及其统治措施是什么?
4、埃赫那吞改革的原因、内容、失败原因和意义如何?
5、概述古王国至新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6、古代埃及在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第三章 上古西亚 8课时)
概述
一、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居民
二、西亚古史分期
1、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3000年代两河流域南部出现早期国家并渐趋统一,两河北部和腓尼基也出产生了国家。
2、公元前2000年代两河流域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古巴比伦国家兴盛,以色列和犹太王国也经历了其繁荣阶段。
3、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亚述帝国、新巴比伦帝国和波斯帝国先后崛起。
4、公元前1000年代后期-公元7世纪希腊罗马先后侵入并统治西亚,伊朗高原则崛起安息王国和萨珊波斯。
三、西亚古史的主要特点
1、西亚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区。
2、居民成分复杂,国家兴亡更迭频繁,政治上缺乏连续性,各国历史持续时间都比较短。
3、经济以灌溉农业为主,王室神庙经济居支配地位。
4、国家政体均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5、统治者均注重健全法制,重视法典的编纂制订。
四、史料与楔形文字的解读
研究古代西亚历史的史料主要有三部分组成:考古学资料;文献史料;古典著作。
五、史学史
格罗铁芬、罗林逊与亚述学的诞生。
西方学者对古代西亚的历史和语言的研究;《芝加哥亚述词典》的编写;文献与论著的解读出版。
重点问题
一、苏美尔城邦国家概况与乌鲁依尼姆基那改革
(一)苏美尔城邦国家概况
1、以小国寡民为其外部特征;2、国家机构普遍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保留着长老会和民众会两个机构,王权呈现强化的趋势;3、神庙大经济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村社贫富分化非常明显;4、各城邦居民一般化分为贵族、村社成员、依附民和奴隶4个等级;5、各城邦为开拓疆土,掠夺奴隶和财富经常进行霸战争;6、各城邦内部阶级斗争比较激烈,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是平民大众反对贵族专制。
(二)乌鲁依尼姆基那改革
1、改革的背景
卢加尔安达的暴政加剧了王室与祭司、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为缓和社会矛盾,乌鲁依尼姆基那上台后进行了改革。
2、改革的内容
第一、取消弊政,减免赋税,禁止官员侵害平民财产,切实减轻人民负担。第二、壮大公民队伍,使许多失去公民权的平民重新恢复了公民身份。第三、改革社会陈规陋习,推行一夫一妻制,兴修水利灌溉工程。第四、以立法形式确认财产的私有制。
3、评价
1)社会制度改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减轻平民负担,兴利除弊的措施缓和了社会危机,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3)打击了贵族的势力,加强了王权,符合由城邦到帝国的发展趋势。
二、最早的独裁者和最早的法典——萨尔贡一世和《乌尔纳姆法典》
萨尔贡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
乌尔纳姆与乌尔第三王朝。
三、汉穆拉比的统治及其法典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二)汉穆拉比的政绩
第一、统一了两河流域。
第二、加强政权和军队建设,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优待士兵,强化军队战斗力。
第三、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第四、加强法制,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1、法典的发现及概况
法典发现于20世纪初。
法典的结构分为序言、正文、结语,比乌尔纳姆法典更为完善。
2、法典反映的社会状况
[1] 土地制度:最基本的格局是王室土地和私人占有土地并存。[2]等级制度:全体居民分3个等级,阿维鲁、穆什根努和奴隶。[3]自由民的分化,具体表现就是债奴制的流行。[4]生产力的提高和农工商的发展。[5]商品货币关系急剧发展,租佃雇佣关系和高利贷盛行。[6]婚姻家庭关系——家长制家庭关系。
3、法典的特点及评价: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对法典的评价:
首先,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保护奴隶主阶级和富有者利益的法典,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其次,法典的制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第三,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早期奴隶制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法典有较大影响。
四、穷兵黩武的亚述帝国
(一)亚述帝国兴起的历史条件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军事改革。
(二)亚述帝国的野蛮扩张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萨尔贡二世和辛那赫里布与亚述帝国版图的形成;亚述征服的特点。
(三)亚述奴隶制的特点
第一、有巨量的占俘奴隶;第二、迁徙异处、杂居屯垦;第三、让奴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耕种小块份地,奴隶主向耕种者征收各种赋税,征召各种劳役。
五、亚述帝国终结者——新巴比伦王国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