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篇 体育学

来源: 2017-05-15 19:48
 第一篇 体育学
1体育概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体育概论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的理论本身就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科学(重点)
1 体育(广义的,也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 体育(狭义的,身体教育) 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3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4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5 身体娱乐是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6 广义体育的3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学校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共同点:(1)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实践)(2)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 (3)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都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实践能力)(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有的。
不同点:主要目的不同                                              形式方法不同
体育    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教育 (挖掘潜能)           体育教学和锻炼
竞技运动      创造优异成绩                                               运动训练与竞赛
身体锻炼(身)和身体娱乐 (心)   增强体质、休闲娱乐                     玩和锻炼
7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体育是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体育科学是对体育的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概括。两者不能混淆。)知识体系    人——体育
8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1) 指导科学(2)基础科学(3)体育的应用学科: a自然科学类b社会科学类c人文科学类d管理科学类(4)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  它是最接近于实践的一个层次
体育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第二章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叙述性 宏观看)
体育产生的动因: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为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和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产生的。
动因概念: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生活与劳动是体育产生的主要源泉 
原始教育的发展对体育产生的作用
军事、医疗卫生、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对体育的影响
原始体育的相关因素:
1 外国体育发展概况   (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和斯巴达(他们注重尚武教育即身体教育)最盛时期古奥运会(2)中世纪欧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3)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4)战争对体育的发展,重视体育,德国,瑞典体操,英国发展了户外运动
2 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1)初建基业阶段(49年—56年)
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52年贺龙为体委主任,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
(2)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年—66年)第一个高潮:59年第一界全运会,低谷见奇峰 60年起三年困难时期,两个奇峰:一是60年登上珠峰,二是61年,26届世乒赛三项冠军。第二个高潮:65年第二届全运会
(3)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年—76年)
(4)迅速恢复,阔步前进阶段(76年后)
3 体育起源说
一源说——劳动说
多源说——劳动说 原始教育说 战争说 宗教祭祀说 医疗保健说 生理舒展说 舞蹈说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与体育
1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a政府部门中的体育机构(共同事业)b体育政策法令的制定c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之中(强制——必须) d各国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位置
(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b竞技运动迅速进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c体育在我国已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包括运动员的精神。
2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答标题 框架)
(1)现代社会需要体育a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不利条件:1)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居住条件大大改变  2)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  3)交通与信息现代化,减少人们走路的机会  4)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家用设备电气化减少了体力活动   5)食物构成改善,人们摄取的热量越来越多,造成运动缺乏症、现代文明病等疾病。
(2)现代社会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体育经费的保证  2)随着经济的增长,各国都很重视体育场地设施的兴建,把它纳入城市建设的规划,有的还制定了长期的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3)经济发展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了(闲暇时间:除了工作、满足生理需要、必要的家务劳动以及照料和教育孩子等时间以外,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用于自学、交往、娱乐和体育运动的时间。
(3)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大众化趋势)
第四章 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1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重点)
(一)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
(二)体育运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表现:a 体育运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第一,体育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调节情绪,提高多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能力。第二,体育可以减少劳动者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b 体育运动的开展能推动整个建设。体育是一个群众性很广的活动,一旦广泛开展,尤其大型赛会可推动各行业的繁荣,从而推动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
2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重点)
(一)体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
(1)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体育与德育有机联系,互相促进  1)体育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如勇敢、机智等品质 2)体育可以培养集体意识。3)体育可以培养竟争意识 4)体育可以培养规范意识,遵守规则。
3健身功能与娱乐功能
4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5体育与军事:提高军队战斗力
6体育与大众传播
(2)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体育与智育是对立统一的,体育对智育有积极促进作用 1)体育能提高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和工作能力,可以保证发展积极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 2)进行积极性休息,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3)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1)体育促进身体外在美、姿态美,发展人美的素质 2)体育可以促进对动作美的感知和体验,体验运动的美,来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育使得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五章  体育的功能(选看)
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运动对人和社会具有的影响作用。
2体育功能的七个方面: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感情功能(可略)、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可略)、经济功能。其中前两个是体育本质功能。
3健身功能 :对于参与者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原理:(1)刺激适应原理  (2) 用尽废退原理
具体表现及作用  (答标题)  (一)体育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三)能促进人们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四)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五)能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六)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但是体育不是万能的,需要与营养、医疗、卫生等相互配合。
4 娱乐功能  是通过参观和参加两个途径来实现
原理:(1) 体育运动具有游戏性:1)参与者自发性,不强迫  2)封闭性特征,区别于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对于参与者心理满足遇见抗体验的作用 3)秩序性——有规则  4)非生产性——无功利的  5)结果不确定性——难以预料
      (2) 体育运动具有体验性:1)亲历性——对事物直接参与或观察  2)过程性——时间轨迹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  3)情感性——涉及人感官、情绪、情感等感性因素 4)个人性——通过个体的想象、移情是经验个体化
表现形式(功能作用): 体验自由感 体验畅爽感 体验成就感 体验美
5 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重点):体育运动对参与者成长为社会人的促进作用。
个体社会化:人的社会化,它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
继承社会化:完成了基本期社会化的人,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继续学习的过程。
再生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人进行重新教化的过程。
原理:(1)体育运动具有教育性 :1)技能性 2)规则性 3)互动性 4)体验性
      (2) 人的发展性 :1)可塑性 2)阶段性
表现形式(功能作用 ) :  (1)教导基本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 (3)促进人际交往 (4)体验社会角色 (三要素: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5)发展个性品质
6 政治功能:体育运动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交往的促进作用。
原理 :(1)竞技对抗性   (2)竞赛过程的公平性   (3)竞赛结果的公正性   (4)竞赛活动的国性        (5)晕轮效应
表现形式(功能作用):对内:(1)提高民族凝聚力 (2)促进政治一体化 (3)促进政治文化的社会化
                      对外:(1)塑造形象,扩大影响 (2)促进外交
7经济功能的作用(理解)
原理:(1)体育运动的消耗性  (2)消耗的连带性
表现形式(功能作用):(1)提高劳动者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促进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劳动体育产业,进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第六章 体育的目的任务
1体育目的任务提出的三点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制约或称社会需要。b必须反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或称人的需要c体育的特点和功能,它是确定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2体育的目的(大概知道)    现阶段我过体育的目的应该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国体育的任务    A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有四个方面a促进体格健壮b全民发展体能c提高适应能力d促使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B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C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D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体质: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好坏受遗传变异、营养条件、身体锻炼、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的影响)
 体质的外延(体质包含的内容):精神状态(可略)、适应能力、机能、体能、体格。
体格:人体形态、结构的发育发达水平,它主要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体型及身体姿态。
  机能:指器官系统的功能。例如脉搏、血压等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指标。
体能:指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适应能力:指人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 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任务: (1)增进体格健壮(体型健美、姿态端正。体型健美表现为身体匀称、和谐健壮。姿态端正则要求有正确的、美的站、坐、走的姿态) (2)全面发展体能 (3)提高适应能力(4)促使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5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知道)
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身体锻炼:是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运动竞赛(运动体育学):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竞赛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检查和促进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竞赛的质量与效果。
第七章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1体育制度:指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有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制度和措施的总和。
2判断  我国体育的政府机构(3级)是我国体育行政组织。国家体委是国务院主管体育事业的政府部门。
3 我国体育的社会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
主要职能:①研究拟定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
②指导和推动体育体制改革,制定体育发展战略,编制体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区域性体育发展。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指导并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④统筹规划竞技体育发展,研究和平衡全国性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设置与重点布局,组织反兴奋剂工作。
⑤管理体育外事工作,开展国际间和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体育合作交流,组织参加和举办重大国际体育竞赛。
⑥组织体育领域重大科技研究的攻关和成果推广。
⑦研究拟定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
⑧负责全国性体育社团的资格审查。
4 我国体育的学术组织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5 我果体育的几项基本制度和措施(看标准、时间)(重点)
(1)江泽民 国家颁布 1995-10-1 施行 《体育法》第一部
(2)国务院 1995-6-20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十五年
(3)《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1994-6-10
(4)《全民体质测定制度》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我国体育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组织好青少年身体锻炼的一项重要措施
《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运动员勤学苦练,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 国际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少年运动员。
裁判员技术登记称号分为 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另设荣誉裁判员称号,还有国际级裁判。
6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
  举国体制(国家出资)  开始时间:1978年
                     提出6化: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
                     6转变:行政——社会型   福利——消费型  事业——经营型
                     一家办——大家饭 经验——科学型  人治——法治
 类型:政府主导型   社会主导型  市场主导型  复合型
 改革内容:(1)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训练体制改革  (3)竞赛体制改革 (4)人本科教体制改革  (市场社会并举,主导还是政府)
                                 
第八章  体育手段
1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和。
2体育手段的一般特点 :(一)历史性(传承性积累) (二)民族性(文化烙印)(三)国际性(共享)(四)地域性(自然环境)(五)体育手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推陈出新)。
3体育手段的分类 A健身类手段 ,如健身走、跑、气功、体操练习等B健美类手段 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等C娱乐类手段 调节精神的,如下棋、钓鱼等。D竞技类手段。E冒险类手段
4体育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5体力劳动与体育游戏的异同点(劳动能不能代替体育?-不同点):
不同点:(1)前者直接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具有生产性;后者直接目的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具有非生产性。(2)前者活动直接与改造自然相联系;后者只是学习控制和征服环境,与改造自然无直接联系。(3)前者活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场所、环境受生产条件所制约,有时会不利于人体健康;后者活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场所、环境可以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可以控制到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程度。(4)前者活动比较单调、机械并有强制性,易引起机体的疲劳;后者活动有情节性、趣味性、娱乐性,对参加者的身心有积极的调节作用。(5)前者人民在劳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有现实意义;后者人民在游戏中所担任的角色无现实意义。
相同点:(1)都是人类自觉积极的活动(2)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都有健身作用。
体操的特点:可接受性、全面性、优美性
舞蹈的分类:民族舞蹈、现代舞、拉丁舞、集体舞
户外活动的意义:可以增进人的健康,调节人的心理,丰富人的知识,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身体练习: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它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采取的身体活动。身体练习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7 身体练习的技术: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亦称运动技术)。
8身体练习的动作技术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技术环节是构成技术基础的个组成部分。
动作组成要素一般有七个,即(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力量)(动作的速率)(动作的节奏)。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它属于动作的空间属性。
一个完整的动作一般有(开始姿势) (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 和(结束姿势)
动作轨迹(理解)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做动作时所移动的路线,它属于动作的空间属性。
动作的轨迹包括(形式)、(方向)、(幅度)。
轨迹的形式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轨迹的方向:人体的运动是在一个三维立体空间进行的,动作的方向以(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三个面把动作的方向分为(上下)、(前后)、(左右)6个基本方向。
动作的幅度是指或范围的大小,一般用(角度)和(长度(弦))来表示。
动作的时间: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说是动作持续的时间。(理解)
动作的力量任何一个动作的力量都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部力量包括(一)由运动器官的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拉力(二)由于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弹性所产生的阻力。(三)在加速度动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各环节相互作用的反应力。
外部力量包括:(一)人体或器材所受的重力,这种力量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二)器械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这种力有精力和动力两种。如单杠上成正撑就受到单杠的反作用力,这是一种精力;高杠倒立下摆蹦低杠,低杠的反作用力就是动力的。(三)来自客观环境的阻力。如空气和水的阻力,对手的对抗力,人体移动和停止时惯性的作用力。(知道)
动作的节奏: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与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9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
(一)动作的准确性(评定技术动作)(1)从技术上看动作是否符合技术规格要求(2)从所要达到的目的上看动作的准确性。(达标、技评同时看 有没有效)(3)从动作的形式上看是否准确地完成了规定的动作要求。
(二)动作的协调性:动作协调的标志是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时配合协调。
(三)动作的力量性:动作有力是运动动作的一个标志,这是由身体练习本身的目标决定的。
(四)动作的经济性:所谓动作的经济性就是把动作做的好而省力。
(五)动作的弹性:有弹性的动作能表现出人体的活力。
第九章   国际体育
1国际体育:是指国家之间进行的双边或多边的,以竞技运动为主体的一系列体育文化交往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期)
2 现代体育的标志:1896 现代奥林匹克诞生
3国际体育的意义(标题下简单解释)
A国际体育促进了各国家、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
B国际体育促进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繁荣。
C国际体育为各国各民族间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舞台
D国际体育加速了各项竞技运动记录的更新。
E国际体育促进了国际文化模式的形成F国际体育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参加国际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成就
第十章 未来体育(标题)
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将出现以下特征
A体育运动进一步国际化
B体育运动将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
C未来体育将更加科学化
D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的广泛性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E未来体育将是终生化。
F学校体育将由强调“健身”转为“全面育人”。
G体育场地设施的充裕和体育组织的遍在性。
H人体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将大大提高,寿命将延长。
 
第二篇  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源起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随着体育运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竞技体育同样如此。从原始社会开始,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意识到身体素质的发展影响他们的生存,并开始进行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搏斗技巧的练习。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步由单纯的生存需要转而为包括娱乐、愉悦在内的多元需要,人们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参加竞技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竞技运动逐渐与宗教、军事和生产活动的联系明显地减弱,成为一种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
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
19世纪后半期,现代竞技体育首先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开展起来。而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全球新发展,亚、非、拉众多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竞技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2.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现代世界竞技体育活动是以国际奥委会及各单项联合会为核心组织进行的。
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
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领域最有代表性、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百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运动竞赛在世界各地日益活跃地开展了起来。奥运会、单项锦标赛、世界杯赛及系列大奖赛是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性比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赛事体系。在比赛现场或是电视屏幕前通过转播观看比赛已经成为无数体育爱好者生活中一大趣事。我认为竞技比赛的丰富可以更好更形象的传播体育运动。
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
在法国人顾拜旦的倡议下,恢复了奥运会。至2008年,百年中进行了26届夏季奥运会,今日的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性的盛大节日,是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民众聚会,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世界赛事。
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各国优秀选手们的运动竞技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的发展,营养的改善,有效的组织,系统的训练,各种主客观条件促发着优秀选手们不断提高其竞技运动水平。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对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永远不会终止,未来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必将不断地提高到新的水平。
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竞技体育综合的社会功能赋予了它巨大的商业价值;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要求运动员们全力以赴地进行训练,因此,现代竞技体育的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商业化特征也越来越鲜明。体育产业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逐渐明显起来。竞技体育在20世纪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阴影和困难。如政治斗争的破坏性介入,经济利益的强制性干扰,违禁药物的泛滥使用,竞技选手健康的人为损害,以及虚假竞赛和不公平裁决对公平竞争原则的亵渎等等。与竞技体育领域中这些不良的现象及丑恶行为的斗争在21世纪仍将是竞技体育界的重要任务。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
(一)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方法,努力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二)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
(四)竞技体育管理
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以实现并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一)竞争性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即竞技能力。竞技运动的参加者总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战胜对手。激烈的竞争性就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二)规范性    高度的技艺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但高度的技艺又是以对技术、战术个各种训练的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竞技体育的规范性还表现在各个竞技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等制约机制的规范性和竞技体育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
(三)集群性    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加,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 竞技体育是由很大的群落系统参与的社会行为。
(四)公平性    竞技运动中的竞争应该在高度公平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竞技运动比赛应该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参赛者。 不仅比赛必须严格根据规程和规则的要求来进行,平时训练也必须针对规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
(五)公开性    现代通讯系统的发展,使重大的体育比赛活动能够成为吸引全球数亿人关注的社会活动。而且,竞技体育具有比一般社会活动更为明显的公开性和外相性特点。在运动训练方面,新的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经由运动员的比赛,很快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也成为被对手利用而成为战胜自己的武器。
(六)观赏性    竞技体育是从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发展而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争性,更大大加强了其观赏性。竞技体育以其独特的观赏性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奠定了其自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一)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竞争选手们在运动训练中所培养并在运动竞赛中所展现出来的竞争性,也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
(二)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自身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人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高度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喜欢观赏比赛,享受比赛给自我带来的愉悦心情。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着人们不断提高的体育观赏的需要,是竞技体育的一项重要功能。
(三)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以及顽强的意志,都会作为光辉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很好的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让全民体育走入大众,提高全社会成员的身体素质。
(四)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现代竞技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综合实力的“橱窗”。现代竞技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一度出现后奥运现象,证明了体育的魅力也越来越重要。国际体育竞技实质上已经成为国家地区之间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多维组合的竞争与较量。
(五)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改变人类的消费结构,促进与运动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举办大型运动竞赛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申办成功后的7年间,北京奥运会每年拉动北京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至0.4个百分点。整体推动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城市形象。
(六)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参与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或观赏体育比赛,不仅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许多不良思绪和心理状态的排解,引导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
  通过对第一节的阅读,知道了竞技体育的源起,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竞技运动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一)运动训练释义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活动。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及运动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与制定者。运动员既要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从事训练实践,也应积极配合教练员,与教练员一起设计、组织自己的训练活动,并参与对这一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同时,训练管理工作者、科学家、医生等也都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
  无论从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运动训练都是最主要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科学的选材选出了具有优越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才,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选材和科学的训练缺一不可。
(四)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成功地参加竞赛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正是对其训练效果的最好的检验。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因而从选材开始就必须注意训练目标的专一性,并依专项训练的需要去安排好训练的内容。
(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尽管不同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侧重,但不论是哪一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运动智能构成的。各项目运动员的主导竞技能力及次要的竞技能力,各以适当的发展水平、相应的结构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优势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内对发展滞后的劣势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不论其包含的时间跨度有多大,不论是多年的训练过程还是周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都是其前一时刻状态的延续,又都是后一时刻状态的先形。训练过程这种延续进行和前后制约的特性,即称做连续性。  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地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这种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征,存在于各种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之中,存在于从一项训练内容,一次训练课,直至年度、多年的各种时间跨度的训练过程之中。
(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人类对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的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 负荷的适度增加能够导致运动竞技水平的显著提高,但是负荷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的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这种劣变现象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会迫使一名优秀运动员过早的结束运动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教学中把握好适度原则,根据每名运动员的不同身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运动负荷强度。
(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
(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力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一)运动训练学的任务
 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
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2.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
4.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
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运动训练学以运动训练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运动训练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便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智能训练;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等。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一般和专项这两个层次的训练理论各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畴。一般训练理论研究普遍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专项训练理论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这一体系有明显的不足,就是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同时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以及这两个层次中间所出现的明显断裂。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即训练目标、负荷量度以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而进行。项群训练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不同项群专项耐力的表现及训练特点
项群 专项耐力的表现 训练内容与手段 负荷强度 负荷量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 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 多次重复完成比赛动作或接近比赛要求的专门练习 极限或极限下的强度 中∕大量
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性(速度性、耐力性) 以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的能力 重复法:主项或接近主项距离间歇法 大强度 短:3~10倍
中:3~6倍
长:1~3倍
超:3∕4~1倍
技能主导类表现性 以最佳技术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 完整练习、成套练习或半套以上练习(多次重复) 大强度 中量
技能主导类对抗性 长时间表现最佳技能及体能的能力 长时间的专项对抗或专项练习 最大与次最大强度交替 中∕大量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4.为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一)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
竞技运动项目的多方面属性为人们提供了多个可供选择的分类标准。如:
——按运动项目的主导素质;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
——按动作技术的确定性特点; ——按人与器械的关系;
——按比赛人数的多少;       ——按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等等。
 按不同分类标准建立的分类体系,各有其自己的适用范围,各有其理论与实践价值。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选择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最后,选择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是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第三个标准。
(二)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分为两大类:一是体能主导类,二是技能主导类。
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
竞技项目划分为单一动作结构、多元动作结构以及多想组合结构三大类。
3.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
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及等分类五大类
(三)三个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联系
以上三个分类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竞技运动项目总体的内部结构。由于三个体系的分类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因此,各个体系中所划分的项群之间也很自然地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一)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首先,对现有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便于人们从社会学、地域学、遗传学以及训练学等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继而,可以选出与现有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
(二)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有序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项群的划分和项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加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在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研究者通常难以注意到和揭示出混处于所有项目之中的一组项目的训练规律,而通过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则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以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训练理论,不可能做出具有更为普遍适用性的提炼和概括,而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则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运动项目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某些运动大项(田径)的综合性特点,如果只以历史形成的运动项目为单位去认识运动训练的规律,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
(四)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对运动训练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的选材工作,近年来受到教练员和体育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员是从邻项中选拔过来的。
(五)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和发展
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封锁的状态,在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间歇训练法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第二节 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包括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和技巧、武术套路等竞技项目。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体型优美,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高,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敏。在素质方面,力量、柔韧、灵敏
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
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器械,以及与同伴的协调配合,而在战术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动作编排上的扬长避短、动作的合理布局等方面。
3.心理和智能特征
感知觉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在智能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分析和判断动作。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难美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因此,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包括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客观包括竞赛条件、裁判员评分,以及对手状况等。对手得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排名成绩,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评分标准的变化,以及裁判员的公正、准确与否都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身体训练
运动员注重采用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练习促进健康水平,同时十分重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是难美项群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和高难动作的训练。基本动作训练贯穿全年的训练过程当中,难新动作也更加精细并分阶段依次实施;规定性动作又具有很强的时间特点,需运动员尽快掌握;在自选动作中,要注重扬长避短。技术创新是难美项群技术发展的生命。
3.心理训练
主要在于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为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各种必要的心理准备。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念动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自我调节法等。
4.艺术表现能力训练
多以舞蹈训练为主培养形体表现力,有音乐伴奏的项目还要让运动员按不同节奏完成动作和根据音乐内容做即兴表演和小品表演,以培养动作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主要包括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竞赛项目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要求身体匀称,生理机能发展良好。在运动素质方面,运动员的静力耐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要好,动作协调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视觉和本体感觉能力。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技术要领可概括为“固势要稳,瞄靶要准,击发、撒放要正确。”在比赛中选手们的技战术表现,相互间不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战术运用上也较为稳定。
3.心理和智能特征
在心理方面对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与稳定、自我控制、感知感觉和运动表象再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稳定性、有恒性、实验性、独立性和自律性都是运动员重要的个性特征。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取得,主要靠自身技术的发挥和心理状态的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辩证的比赛指导思想,全面作好赛前准备,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正确的参赛行为等。
(三)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技术训练
非常注重基本功训练,另外,巧妙地组织与安排空射与实射,可以灵活地引申出多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心理训练
射击、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侧重于意志品质和心理控制能力的提高。
3.战术训练
主要包括掌握风天射击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决赛能力的训练,以及通过各种复杂条件下的训练,提高干扰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4.身体训练
主要采用各种距离的跑步、各种姿势的游泳等练习发展速度和耐力;采用各种信号刺激手段提高反应能力;采用推举、卧推等负重练习提高以上肢、腰腹为主的肌肉力量、静力性和动力性力量耐力;采用徒手和多种器械的基本体操练习及球类运动发展柔韧、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项群包括摔跤、击剑、柔道、跆拳道等项目。具有一对一竞技、按体重分级别比赛、以绝对胜利或等分取胜等竞技特点。
(一)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在形态方面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身材和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在身体机能上要求内脏器官的抗震性能好、适应能力强】触觉加强和痛苦减退,以及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高等。要求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是格斗项目的共性,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都很重要。另外,还要从个体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取得最佳整体效益。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技术与战术能力时格斗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是制胜的武器,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格斗项目技术包括进攻、防守和反攻三个部分,并具有主动性、全面性、重点性、连续性和实用性等多方面特点。在战术特征上,主要采用因人而异、先发制人、真假结合、引诱和借力、消耗战和游击战,以及反边线战术等战术思想和战术技巧。
3.心理和智能特征
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对阵时的敢斗性、坚毅性和对待抽签机遇的稳定心态等。而在智能方面则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良好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
(二)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格斗项目比赛场地是具有一定高度的赛台,起设施质量对于运动员发挥自身水平具有直接影响。比赛方式都是一对一的对抗,赛制分为淘汰制和循环制两大类,一般情况下,运动员要靠实力取胜,但在许多情况下,机遇也会影响成绩,比赛的胜负评定也有得分和制服两类,因而裁判因素对运动员发挥成绩具有较大影响,裁判过程和犯规处理对裁判员水平要求较高。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包括基本动作、基本功、进攻、防守和反攻的各种方法以及连贯技术。
2.战术训练
包括进攻、防守和反攻战术训练。依据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同和训练安排的阶段性特点,分别采用假想敌、配对训练及实战训练等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3.身体训练
格斗项目的身体训练主要分为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常采用短距离冲刺跑发展速度,中长距离和越野发展耐力。另外,还采用垫上技巧、球类活动培养灵敏性,用轻杠铃和哑铃练习发展力量等。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都是根据各项目所要求的重点素质和技术特点的需要而安排的,具有很强的专项性。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排球、沙滩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项目。
(一)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基本功熟练、扎实、全面、准确,特点突出,并在技术发展中不断创新、形成绝招等方面。战术能力则主要反映在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结合、注重战术创新和战术理论研究方面。
2.体能特征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比赛中运用技术和完善战术的前提。本项群的重点素质包括移动速度、挥臂速度、灵活性和耐久力等。在身体形态上要求运动员符合移动快、灵活性高、挥臂动作快的要求,身高、体重适当,腰短、骨盆小、臀肌上收、手臂上,跟腱长、足弓高。在技能上以发展心肺功能来满足专项速度耐力的需要为主。
3.心理和智能特征
本项群各种技术动作失误就要失分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敢斗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根据球速快、变化多的特点,又要求具有良好的时空知觉、反应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智能方面的要求也较高,运动员需要灵活善变,应付和处理场上各种复杂情况,为此,需要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场经验。
(二)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本项群的比赛成绩除受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比赛的时间安排、比赛地点、对手水平、观众、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隔网对抗性项群的训练既要遵循竞技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一般训练原则,同时由于充分考虑本项群各项目的特点组织实施。
我国排球训练的基本经验包括:树立良好的训练作风,培养团结拼搏精神;明确的技战术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特点,博采众长和敢于创新,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形成竞争格局,发挥竞争机制等。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不要包括足球、篮球、手球、曲棍球、冰球和水球等项目
(一)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技战术在本项群各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又有特长;技术熟练、准确而实用。战术特征表现为战术方法、比赛阵形和比赛意识有机结合,整体防攻战术协调发展,个人、组合与全队战术协调发展。
2.体能特征
本项群运动员具有身体健壮、肌肉细长并且富于弹性、脂肪层薄、臀部肌肉紧缩上收,以及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清晰、足弓高等形态学特征,以满足快速、灵活、激烈对抗等比赛特点的需要。
3.心理和智能特征
本项群运动员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球感、情绪、注意力和意志品质等,而在智能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观察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及独立地创造性解决各种技战术问题的能力。
(二)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决定本项群比赛成绩的主观因素,是本队的竞技水平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水平;其客观因素,则包括对手水平、竞赛办法、比赛环境、比赛时间、裁判行为等。运动员的成绩是以上众多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技术训练
全队技术训练强调提高整体攻守效能,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
2.战术训练
由于攻守的配合速度明显加快,快速反击战术在进攻打法的训练中占重要位置。注重发展运动员的聪明才智,以求有目的地训练运动员比赛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在时间短、情况复杂的条件下随机应变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加强以多攻少、以少防多的战术训练。
3.身体训练
发展速度的耐力等素质是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即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完成技战术行为的速度,强调训练的负荷强度和加速度疲劳后的恢复,注重训练内容的全面化和内容组合的最佳化。
4.心理训练
围绕保持运动员高度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的情绪,以及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和得失的心理品质组织相应的训练。
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包括跳跃、投掷和举重等项目。
(一)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分析特征
1.体能特征
在体能训练中,先进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在本项群内迅速地传播与应用,相互借鉴、移植与融合,并不断演化出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技能和战术能力训练
在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表现出全面的综合化特点。并通过建立技术模型,以及运用多种技术诊断方法和手段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另外,在技术训练中也注重强化精细技术动作感知觉的训练。在战术训练中,主要是努力实现预定参赛计划、力争首赛成功,以及巧妙利用规则和运用多种心理暗示,一培养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水平的能力。
3.心理和智能训练
通过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在训练和比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进行心理训练。心理训练与体能和技能战术能力训练高度结合和谐统一。智能训练体现在运动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上。
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由于本项群包括众多专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生理机能方面,运动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较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快、强度大;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较强,具有较强的抗缺氧能力,机体无氧代谢水平高。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本项群选手的技能特征主要包括:完整的技术动作由若干个相同的动作周期构成;运动中人体重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直线与平稳性;保持移动过程中合理的动作节奏;位移速度直接决定运动效果。而战死的制定与应用,是建立在运动技术高水平发展基础之上的。科学地分配及运用体力,是保证选手体能与技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战术指导思想。
3.心理和智能特征
速度性项群的竞技,要求运动员反应迅速、思想敏捷、行动果断、讲求实效、朴实直率,这需要以良好的智能和心理调节能力作为基础。此外,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是本项群运动员重要的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比赛成绩的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本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的获得,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其中,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水平,特别是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是比赛成绩的决定性因素。相对来说,本项群的比赛裁决公正、赛次机会均等、时间计量准确、运动员间相互干扰较少,这就为运动员集中精力参赛创造了相对客观和均等的条件。但对手比赛成绩和裁判行为也会对运动成绩带来一定影响,也需要运动员制定正确的战术方案和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三)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体能训练
在训练中力求使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简练、集中,力求实效,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从而使各种训练手段的最佳组合成为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环节。
2.技能训练
在技术训练中,强调技术动作的实际效果,而不去过分追求动作的外形。技术训练重视完整技术和动作节奏的连贯性;重视关键技术环节的实效性;枪带体能与关键技术的紧密结合。
3.心理和智能训练
主要集中于培养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和顽固的意志品质,以及速度感,节奏感和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满足比赛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另外,运动员不断提高的思想和文化水平,也对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科学训练,以及处理比赛中各种突出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八、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形态学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以长跑运动员为例,要求运动员体重较轻;而当运动员位移的速度受到水、车或舟运动的力学条件的影响时,运动员具有相应的肌肉质量则会有利于取得更快的前进速度,比赛中连续运动时间长是耐力性项群竞技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对运动员机体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改善机体能源物质的存储状况、提高机体的物质代谢功能、提高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以及提高心理耐受度。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各种基本运动素质都会综合地反映在运动员通过特定距离的平均速度上,即最大速度、相对速度、专项耐力相对耐力,以及基础耐力水平。此外,力量素质对取得优异成绩也很重要。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耐力性项目的技术结构属于周期性活动,动作技术的完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提高,对于取得优异成绩都具有重要作用。
3.心理特征
本项群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发展的心理耐力,能够以超强的耐心忍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极度疲劳,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的潜力。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满足比赛竞技的需要。
(二)技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除主要取决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的状况外,在同道竞赛中,对手发挥状况对比赛结果也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因素还包括比赛场地、器材、地点、气候、以及裁判员和观众等因素,都构成了客观的比赛条件,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取得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耐力性项群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体能为主导的多种竞技能力的训练
(2)以专项耐力为核心的多种竞速能力的训练
(3)以糖酵解供能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渠道的多种代谢能力的训练
2.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方法
(1)负荷结构训练方法群组
(2)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群组
(3)骨骼肌力训练方法群组
(4)地域效应训练方法群组
(5)恢复能力训练方法群组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一节 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一)竞技水平
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做竞技水平。
(二)比赛名次
比赛名次是运动成绩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论哪个运动项目,比赛结果都鼻息要分出名次。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价值。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运动成绩(竞技水平+名次)=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一)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
(二)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胜负状况或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第二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一)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即运动员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二)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的异同
竞技能力的相似概念有运动能力的训练水平
1.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含义的异同
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称为运动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则称为竞技能力。因此可以说,运动能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2.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也常用于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具体地表述所表达到的程度。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一)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每名运动员在参照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确定自己的训练目标并按照自己的训练计划时,应考虑个体特点,注意保持和发扬个人的优势能力。
第三节 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分别标识着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是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恢复措施的选用及检查评定的设计等重要内容的基本依据。运动成绩和技能能力则是训练状态的训练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一)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运动员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决定其总体竞技能力状况的各个因素的发展水平如何,运动员的发育状况如何,导致这一状态的成因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对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监测评价
通过科学的诊断,可以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及时掌握训练过程的进展情况及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状况,从而对训练指标的制定、训练周期的划分、阶段任务的确定、训练方法的选择以及训练负荷的安排是否适宜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训练过程中的状态诊断与检查评定这两个环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诊断,可以发现训练过程中不同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判定现实状态的离差大小,进而为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据此调整训练指标,修订训练计划,加强训练组织,以求实现运动训练过程的最佳化,最终完成实现状态目标的任务。可以说,没有科学的诊断,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一)训练状态与训练目标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应该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及训练负荷诊断;而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也应该相应地包含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及训练负荷指标。
(二)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诊断
作为对运动员在一个新的训练过程的起始状态中运动成绩的诊断,应该对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的参赛结果给出准确的评价。
2.竞技能力诊断
对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诊断时,必须考虑不同专项竞技能力结构的不同特点。按获得途径的不同,可把竞技能力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
3.训练负荷诊断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是在训练负荷的影响下产生的。运动员所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竞技能力的变化,都与其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质与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运动员在一个训练过程(或单元)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状态做出一个准确的描述,即是对其竞技能力状态、进而对运动成绩状态所作出的关键析因。
(三)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指标
提高运动成绩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也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终极目标。
2.竞技能力指标
对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分析表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的水平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可以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决定因素的特征模型。
分为三个模型:(1)单因素特征模型: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某一个决定因素所建立的特征模型,称为单因素特征模型。(2)多因素组合特征模型: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某些决定因素所建立的组合模型。(3)总体特征模型: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所作的全面分析及所建立的相应的特征模型。
3.训练负荷指标
对应于训练负荷诊断,训练负荷指标也是目标状态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指标的实现正是运动员实现其竞技能力指标,进而实现运动成绩指标的基本保证。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经济需要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
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可使训练更好地结合专项的特点和专项竞技比赛的需要,提高运动训练的专项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争取获得满意的竞技比赛成绩。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目标是人们行为的终点,对于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实现,训练活动也是一样。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参加比赛,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因此,一切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成功比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
(二)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的结构。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又都是不同的。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竞技能力结构特点,才能做到准确地选择与专项竞技需要相符合的训练内容、手段及制定相对应的运动负荷方案,从而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
(三)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现代运动竞赛中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把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的位置,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负荷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向。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训练目标全面而集中地体现着专项竞技的需要,是组织好训练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做出科学的诊断,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做出全面的分析,对运动员的发育潜力和训练潜力做出客观的评价,进而确定经过艰苦的努力有较大的概率可予实现的训练目标。然后据此全面安排好该训练过程的训练和比赛工作。
(二)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每个运动项目由于其专项的特异性,决定了其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差异性。因此,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分析,是选择适宜训练内容和手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三)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依据竞技需要原则的要求,负荷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是由不同专项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与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四)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总体上讲,负荷的内容是由发展体能的练习、发展技能和战术能力的练习、发展心理能力和智能的练习组合构成的。确定不同负荷内容的比例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水平、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运动员的年龄、水平、运动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运动项目等因素。
第二节 动机激励原则
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则可启发运动员更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促使他们以最大的动力,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训练任务。
二、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人们都是怀着对未来成功结果的美好愿望参加某项活动的,渴望成功的动机给人们以鼓舞、以激励,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积极地投身于其中。对于竞技运动训练这一需要参与者作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但是最后的结果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业来说,只有激发了强烈的成功动机,才能够吸引千百万有才能的青少年自觉地献身于训练与比赛之中。
(二)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现代高水平的竞技训练要求它的参加者多年坚持系统的刻苦训练,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
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注意通过各种教育学及心理学的手段,进行训练的目的性教育,逐步树立起自觉训练的态度和动机。
(二)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要关心运动员的生活,安排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尽可能使他们在安全和尊重上得到必要的保障,并引导运动员形成“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以产生积极从事训练和比赛的动机。
(三)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注意运用符合不同年龄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多种手段,激发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兴趣。儿童少年初期训练时应多以游戏和玩耍的形式进行全面训练。
(四)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应使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任务、要求和安排并使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运动训练的组织。
(五)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
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善于说服教育,注意克服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并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表率作用以及通过有效的训练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建立权威取得运动员的信任,并以此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六)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正确运用精神、物质和信息这三种动力,互相补充,扬长避短,取得理想的效果。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个体动力和集体动力的关系,让个体动力在大方向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求得较大的集体动力的总量。
第三节 有效控制原则
一、有效控制原则释义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训练中应准确把握和控制运动训练活动的各方面或韵达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训练的内容、量度及实施,并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调节,以使得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运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
(三)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
三、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
(二)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为了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实施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就应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三)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在实际训练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四节 系统训练原则
一、系统训练原则释义
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二、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系统的持续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应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部肌肉乃至每个细胞的变化,一点一点地去实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不仅涉及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又受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之下提高的竞技能力,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的变化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的时候,已获得的训练效应也会消退以至完全消失。
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
三、贯彻系统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运动员系统的多年训练活动,必须以健全的多年训练体制作为保证。
2.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动机是“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为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为,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或主观因素。”
3.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只有接受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可能参与激烈的角逐,夺取胜利。但是,对这种长时间的训练活动,则又必须科学地予以全面规划。训练计划正是组织实施训练活动的基本设计。科学制定的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取得理想训练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4.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
现代运动训练活动早已远远超出了训练队这一狭窄的范围,也不再仅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双边活动,而是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具有广泛联系的社会性活动。因此,有力的社会保证也就成为坚持系统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运动员的学习、职业、经济收入、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状况,都对他的训练有着必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也必然会给训练活动以有力的支持。
(二)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其阶段性的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而这一步骤是按固有的程序排列的。
第五节 周期安排原则
一、周期安排原则释义
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二、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二)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地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在一次负荷下,机体能量消耗产生疲劳,继而解除负荷,逐步得到恢复,通过机体的超量补偿机制,使得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又给予下一次负荷,即开始了一个新的负荷周期。
(三)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训练的终极目标是提高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包括唱的、器材、对手、裁判、气候等等条件,才能使运动员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最充分地发挥出来,其中,对于竞技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条件是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点,它对田径等室外夏季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贯彻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掌握各种周期序列结构
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年度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这样几种。
(二)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
贯彻周期安排时,要考虑到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这样四个类型。
(三)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则是变异因素。
尽管人体本身受着生物节律的影响,但它并非绝对不变,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安排使其在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教练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握地调节这一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四)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把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周期之后,人们往往会忽视各周期之间的衔接,只要表现在注重训练过程的阶段性而忽略了连续性。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同时间跨度的周期组成了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释义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二、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
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二)过度负荷下机体的裂变现象
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只发生在适宜负荷的条件下,而当负荷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的机体便会产生裂变现象。
三、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这样两个方面。前者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后者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负荷的量和强度分别通过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人们也可以运用不要的指标去反映负荷量和强度的大小。
1.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
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
负荷强度的大小常常通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荷重量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二)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
(三)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多年以来,人们已经清楚认识到,负荷量度的增加会带来更好的训练效果,而且越接近运动员承受能力的极限,效果就越明显,于是许多教练员和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这一负荷量度的极限。
(四)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为了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把握不同时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以便准确地判断负荷的适宜度及恢复程度,从而决定训练中应取得的相应对策,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取得可靠的指标,在恰当的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进行准确的诊断。
(五)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训练离不开负荷,没有负荷就不成其为训练;训练也离不开恢复,没有恢复,负荷只会导致运动员机体能量物质的消耗,导致运动员机体的下降。为了使训练取得效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恢复。现代运动训练中越看越重视负荷与恢复的协同效应,不是在负荷后运动员也已疲惫时才考虑恢复的问题,二是在计划负荷的同时,就应该考虑到负荷后的恢复问题。
第七节 区别对待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释义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二、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
(二)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包括性别、日历年龄、生物年龄与训练年龄、竞技水平、生理和心理特点、身体状况、训练情绪等等,这些方面都对训练的安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另外,同一名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刻的表现,不同训练环境和训练条件也都对训练的内容和组织实施提出明显不同的要求。
(三)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以及在不同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特点,包括决定竞技能力的各个要素,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对训练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训练所处的阶段和具体要求,以及气候、场地、器材等外界环境等等。既要丰富多彩、各有不同,又无时不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及变化,都要求教练员及时根据具体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训练。
三、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所需要注意的因素
1.运动专项
运动专项方面包括专项成绩的决定因素和专项成绩的发展规律
2.训练对象
每个训练对象都有不同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训练学方面的特征。
生物学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发育状况及个人的生物节律。
心理学包括:气质、个性及参加训练的动机等。
社会学包括:家庭状况、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
训练学包括:训练年龄、接受负荷能力等。
3.训练条件
首先必须考虑训练所处的时期和阶段。教练员应了解不同时期与阶段不同运动员的不同特点,以便在训练时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同运动专项都有自己的决定因素及其不同的发展规律,但又是通过各个专项的特点反映出所有运动项目共同的规律。
(三)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对于运动员的初始状况,教练员可围绕竞技能力的几个主要决定因素来了解具体情况。
第八节 直观教练原则
一、直观教练原则释义
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现,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二、直观教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
直观教练原则主要是依据人的认识规律确立的。人的正确认识的形成,都要经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二)动作技能形成原理
动作技能其他竞技能力的形成发展一样,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体系,反映着事物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其初级阶段,人体视觉器官在直观教练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三、贯彻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
(二)注意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三)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第九节 适时恢复原则
一、适时恢复原则释义
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二、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
(二)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三、贯彻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准确判别疲劳程度
1.自我感觉,运动员在疲劳时,会感到肌肉僵硬、局部酸痛、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
2.外部观察,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眼神无光,连打呵欠,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无力、失调、错误增多,技术规格下降等现象,可初步判定疲劳已经产生并加深到一定程度。
3.生理测试
4.心理测试,用心理学的方法判别人体的疲劳及恢复程度,有很多种方法,如采用RPE自我疲劳感觉表、RPR自我恢复感觉表等。
(二)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1.训练学恢复手段
主要包括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于节奏性的练习等训练手段;在恢复过程中以轻微的肌肉活动,帮助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更快消除;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安排好每天的训练时间,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定型,节省神经能量,也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
主要包括理疗恢复手段,如水浴、蒸气浴、漩涡浴、氮水浴、苏打碳酸浴、盐浴、珍珠浴、含氧浴、腐植酸浴等,其他手段还有按摩、电兴奋,电睡眠、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等。
3.营养学恢复手段
补充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4.心理学恢复手段
主要是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手段促进恢复。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及作用
1.运动训练方法释义
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
(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1.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
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2.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重复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动力量训练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二、运动训练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手段释义及作用
1.运动训练手段释义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2.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
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教练员、运动员通过采用具体的训练手段去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提高某一竞技能力水平。运动训练手段的不断创新和科学运用对推动竞技运动发展水平的作用同样是十分巨大的。
(二)运动训练手段体系
1.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
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可从身体练习的动力特征、动作构成和动作过程三个层面予以解析。它的动力特征包括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三种要素。动作构成包含动作的姿态、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及节奏七种要素。动作过程包含动作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阶段。
2.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分类
身体练习有是指各种各样的具体动作,因此,以手段的动作结构特点分类依据相对来说较为科学。
3.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
依练习的目的,可将运动训练手段分为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可分为一般训练手段和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可分为基本训练手段和辅助训练手段;依练习手段的动作结构特点,则可以分为包含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的单一结构训练手段和包含固定性练习及变异性练习的多元结构训练手段两大类。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一、模式训练法
(一)模式训练法释义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二)模式训练法的结构域特点
1.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2.模式训练方法的特点
(1)模式训练法具有信息化特点。(2)模式训练法具有定量化特点。
(三)模式训练法的应用
1.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
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是一种闭环式的运行过程。
2.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范例
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至少需经三个步骤:首先,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以确诊出运动员现实的基本状况;其次,根据训练模型确定下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差距,确定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严格的模式训练;最后,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继而又进入新的一轮应用过程。
二、程序训练法
(一)程序训练法释义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二)程序训练法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1.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程序训练法由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2.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
(1)程序训练法具有系统化特点。
(2)程序训练法具有定性化特点。
(3)程序训练法具有程序化特点。
(三)程序训练法的应用
1.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
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是一种闭环式的过程。
第三节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分解训练法
(一)分解训练法释义
分局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二)分解训练法的类型
分局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四种,即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和逆进分解训练法。
(三)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1.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应用单纯分解训练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的内容,在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
2.递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需要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一、二两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个部分合起来训练。以此类推。
3.顺序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4.逆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二、完整训练法
(一)完整训练法释义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二)完整训练法可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元动作的训练;可用于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也可用去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三、重复训练法
(一)重复训练法释义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二)重复训练法的类型
依单次练习时间的长短,可将重复训练法分为: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法和长时间训练方法三种类型。
(三)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1.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的应用
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短(约在30秒内),负荷强度大,动作速度快,间歇时间充分,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各个环节前后稳定。
2.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的应用
普遍适用于糖酵解供能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和素质的训练。如隔网性运动项目中。
3.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的应用
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主要适用于无氧、有氧混合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如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
四、间歇训练法
(一)间歇训练法释义
间歇训练法是指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二)间歇训练法的类型
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
五、持续训练法
(一)持续训练法释义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二)持续训练法的类型
根据训练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训练法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短时间持续训练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和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六、变换训练法
(一)变换训练释义
变换训练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二)变换训练法的类型
分为基本三种,即负荷变换训练方法、内容变换训练方法和形式变换训练方法。
七、循环训练法
(一)循环训练法释义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二)循环训练法的类型
依各组练习之间间歇的负荷特征,可把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和循环持续训练方法。
八、比赛训练法
(一)比赛训练法释义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比赛训练法是根据人类先天的竞争和表现意识、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现代竞技运动的比赛规则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法。
(二)比赛训练法的类型
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四种,即教学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和适应性比赛方法。
第四节 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小节主要是讲以动作结构特点为依据,对其所属各个类型练习手段的含义、作用、类型、典型例进行讨论,从而为设计与选用运动训练的练习手段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
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
(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释义
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重复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
(二)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举例
1.全身周期性练习
(1)各种快跑练习:不同距离或时间的跑的练习。
(2)跳推杠铃练习:立姿,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翻握轻重量杠铃放置胸前。全身用力时,两脚交叉步或并不跳起,同时,两手上推杠铃到头顶至两臂伸直。
(3)拉测功仪练习:坐在测功仪上,按划船动作,做全身性拉浆练习。
2.局部周期性练习
(1)快速挥臂练习(2)卧推杠铃练习(3)拉橡皮带练习
二、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一)混合型多元练习手段释义
混合型多元练习手段是指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二)混合性练习手段举例
1.全身混合性练习
(1)跑步跨跳练习(2)助跑掷抢练习法(3)助跑扣球练习
2.局部混合性练习
(1)助跑起跳练习(2)助跑掷球练习(3)摆浪收腹练习
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
(一)固定组合练习手段释义
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是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固定形式组合的身体练习。
(二)固定组合练习手段举例
1.有氧健身操练习
2.各种自选拳练习
3.各种协调性练习
4.彩带操螺形基本技术练习
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一)变异组合练习手段释义
变异组合练习手段是指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二)变异组合练习手段典例
1.完整变异组合练习
(1)各种格斗性对抗练习
(2)各种同场性对抗练习
2.局部变异组合练习
(1)进攻战术配合练习(2)防守战术配合练习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第一节 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一、体能训练释义
(一)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
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二)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总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二)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三)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四)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五)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
第二节 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一、身体形态释义
(一)身体形态及其结构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高度(身高、坐高、足弓高等),长度(腿长、臂长、手长、头长、颈长、足长),围度(胸围、臀围、腿围、腰围、臂围等),宽度(肩宽、髋宽)和充实度(体重、皮质厚度等)等。
(二)身体形态在运动员体能中的重要意义
1.一定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
2.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
3.不同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二、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
(一)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此项群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是:体型匀称、身体健壮、肌肉丰满、膝踝节围度较小、骨盆宽度适中、臀部肌肉向上紧缩、足弓明显、跟腱细长且清晰。
(二)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此项群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点是:体重较轻、脂肪较少、身高中等、腿较长。
(三)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
此项群的跳跃、投掷、举重等项目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的表现各有不同。
(四)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此项群运动员体型特征是:身体匀称、五官端正、女子颈部略长、锁骨和肩胛骨较平、四肢稍长、手臂较直、小腿长于大腿、膝关节平直、踝关节略细、跟腱细长清晰、手脚大、骨盆狭窄、臀部肌肉向上紧缩、肌肉呈条型。
(五)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此项群对运动员体型要求为:身体正常而匀称,中胚型居多。
(六)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此项群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身高和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
(七)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此项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可概括为身材高大、胸廓大、手大、脚大;腿长、小腿长、手臂长;臀部小、踝围小。
(八)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此项群各项运动员体型有所不同。排球运动员身材高、四肢较长而坐高相对较短、皮质层薄、体脂肪量小、去脂体重及体质密度大,臂长、上臂围松紧差大、手较宽,骨盆相对较窄。
三、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
(一)身体训练各种方法对身体形态都有意义,可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二)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手段对使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方向发展都有显著作用,几乎所有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基础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的。
(三)手持轻器械训练法
(四)舞蹈类训练法。
四、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二)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三)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四)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第三节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一、力量素质释义
(一)力量素质的定义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二)力量素质分类
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依力量素质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二、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一)最大力量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最大力量的评定
可以在静态条件下测定,也可以在动态条件下测定。
对少年及一般运动员力量评定可采用握力、背肌力、臂屈悬垂、引体向上、双杠臂屈及俯卧撑等指标。
2.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①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的确定,应有利于改善运动员肌肉收缩时内协调的能力,即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有利于增大运动员肌肉的体积,
②负荷数量(次数与组数)
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的轻度有很大关系,通常,以50%的负荷强度做20次为宜,每减少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增加两次;每增加5%的强度,重复次数则要减少两次。
③组间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的持续时间和负荷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越长,负荷强度越大,间歇时间就应越长。
(二)快速力量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快速力量的评定
快速力量的大小,通常可采用动力曲线描记图分析评定。
快速力量指数=力量的极值/达到力量极值的时间
2.快速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三)爆发力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爆发力的评定
爆发力指数=最大的力量∕用力时间
2.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发展爆发力训练的负荷强度依需要而定。有时以30%的强度负重练习,也有时不负重,仅克服自身体重练习。
(2)负荷数量
在安排重复次数与组数时,注意应以不降低速度为原则,同时要求中区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
(3)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应以保证运动员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为原则,但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中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下降,不利于下一组的训练。
(四)相对力量的评定与训练负荷的确定
1.相对力量的评定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所以其评定可在对最大力量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用运动员体重去除最大力量便可以计算出该运动员的相对力量。
2.相对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发展相对力量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方法。
(1)负荷强度
发展相对力量要求动作快,所以不管负荷重量的大小,实际负荷强度都是大的,只有这样才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也可使肌纤维工作同步化的程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肌肉内协调的功能,使相对力量得到发展。
(2)负荷数量
发展相对力量由于负荷强度高,总负荷量则小,因而产生的超量恢复就少,使运动员的体重得到控制。
(五)力量耐力的评定与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力量耐力的评定
力量耐力指数=练习阻力×重复次数
2.力量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发展肌肉的力量耐力,一般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
(2)负荷数量
发展肌肉耐力练习的重复次数最为重要,一般要求多次重复,甚至达到极限。
(3)间歇时间
组间间歇时间可以从30秒到90秒或更多,这取决于练习的持续时间和参加工作肌肉的多少。
三、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一)力量练习的基本方法
1.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1)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肌肉在做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时,肌肉长度逐渐缩短所产生的张力随着关节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练习时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掌握好发挥最大肌力的关节角度,可得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实验表明,肌肉做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比肌肉做向心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40%。
2.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在身体固定姿态下,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的练习方法,称之为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3.等动收缩训练
等动力量训练在特制的等动练习器上进行,练习时,肢体动作速度保持不变,肌肉始终发挥较大张力完成练习,等动练习集等长的等张之所长于一身,有利于最大力量的增长。
4.超等长收缩训练
超等长练习时先使肌肉做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利用肌肉的弹性,通过牵张反射,加大肌肉收缩的力量,如跳深等练习。
5.循环训练法
发展力量耐力训练可将几个训练手段编组循环进行。
(二)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1.负重抗阻练习2.对抗性练习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4.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6.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7.电刺激
四、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在主要发展运动员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力量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训练。
(二)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应根据完成训练任务的需要,正确地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规范并明确正确的动作要求。
(三)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1.在一个训练阶段中,负荷安排应大中小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负荷量度。
2.在小周期训练中,应使各种不同性质的力量训练交替进行。
3.在每组重复练习中,注意组间休息。
4.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使肌肉放松。
(四)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肌肉工作力量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发射的神经冲动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冲动的强度越大,肌纤维参与工作的数量越多,冲动越集中,运动单位工作的同步化程度也就越高,表现出的力量也就越大。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有意识地提高运动员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以求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
(五)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少儿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更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
2.少儿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因此少儿不可进行大强度训练。
3.少儿力量训练应以动力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憋气动作,以免因胸内压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
4.儿童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力量训练。
第四节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一、速度素质的定义
(一)速度素质的定义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二)速度素质的分类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的能力。
移动速度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
(一)反应速度的评定及训练
1.反应速度的评定
人们通常测定反应时,即运动员对信号刺激作出反应所需要的视角来评定运动员反应速度的好坏。
2.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反应速度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基本属于纯生理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2)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
(3)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上。
3.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手段
(1)信号刺激法(2)运动感觉法(3)移动目标的练习(4)选择性练习
(二)动作速度的评定及训练
1.动作速度的评定
动作速度的测量是与技术参数测定联系在一起的。
2.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
(3)在使用反复做某一个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化练习的速度。
(4)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
(5)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强度大,需要的间歇时间就应长些。
3.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1)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2)减小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
(3)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
(4)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
(5)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三)移动速度的评定与训练
1.移动速度的评定
测定移动速度的手段通常用短距离跑
2.移动速度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提高移动速度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力量增长,进而提高速度;另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
3.提高移动速度的常用反复和手段
(1)发展最高移动速度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应以使每次练习均以高能磷酸原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一般来讲,应保持在20秒以内。
(2)各种爆发力的练习
(3)高频率的专门性练习(4)利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进行加速练习
三、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
(二)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
(三)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称为“速度障碍”。
(四)少儿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1.掌握少儿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
2,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移动速度的发展与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少儿进行速度训练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
第五节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一、耐力素质释义
(一)耐力素质的定义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许多项目的运动竞赛都要持续较长或很长的时间。
(二)耐力素质的分类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一)有氧耐力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有氧耐力的评定
评定有氧耐力的方法很多,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定距离的计时位移运动,如1500到10000米跑、400到3000米游泳
2.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持续训练法
①负荷强度
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小,训练可控制在145~170次/分之间。
②负荷数量
负荷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可承受大负荷量,如持续跑可坚持两个小时,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只能承受较小的负荷量。但一般地讲,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
③工作方式
运用持续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工作方式有很多,如中长跑运动员可采用:匀速跑,越野跑,变速跑,法特莱克跑。
(2)间歇训练法
①负荷强度
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在工作进行中,心率可达到170~180次/分,如果工作距离长,心率就会低于这个数值。
②负荷量
间歇训练中的分段练习的负荷量常常用距离(米)或用时间(秒)两个指标来表示。依时间指标来表示,持续工作时间不超过两分钟,少则仅有几秒钟,这是因为间歇训练法工作的强度大,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就不可能过长,否则会导致训练效应的改变。
③间歇时间
运用间歇训练法必须严格控制间歇时间,一般要求机体尚未充分恢复、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时,便可进行下一次练习。
④休息方式
运用间歇训练法两次(组)练习之间应进行积极性的休息,以有利于恢复。
⑤练习的持续时间
运用间歇训练法练习所需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需半小时以上,时间过短则难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3)循环练习
要选好练习的内容,应选作用于心血管耐力的练习为主要练习手段;每站练习负荷,可按极限负荷的3分之一左右安排。
(4)游戏练习
游戏练习使用与少儿训练,负荷强度以心率为140~150次/分为宜,运动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二)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
评定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可采用持续1分钟的练习作为评定指标,如400米跑。
2.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负荷的确定
(1)负荷强度
提高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为80%~90%,以使运动员机体处于糖酵解供能状态,其强度为80%~90%。
(2)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组数
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不必过多,如3~4次,以爆出必要的训练强度。
(3)间歇时间
发展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间歇时间安排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次间间歇时间以恒定不变的方式安排,如每次练习之间休息4分钟。另一种是才去逐渐缩短时间的方式安排。
三、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一般耐力训练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1.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
2.长时间进行的其他周期性运动,如速度滑冰
3.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如排球运动中多次做滚动练习。
4.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较长时间的抗小阻力的练习。
5.循环练习等。
(二)专项耐力训练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1.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主要表现为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
2.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
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目有耐力性和速度性两个项群。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要求是用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
3.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
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表现为以最佳技术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
4.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
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比赛时间较长,要求运动员能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持续表现出最佳技能和体能。
四、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
耐力训练中十分注意呼吸问题。通过呼吸摄取坚持长时间工作必需的氧气,机体是通过提高呼吸频率和加深呼吸深度来吸取氧气的。
在运动训练中,当运动员进行中等负荷耐力训练时,就会出现每分钟耗氧量与氧的供给量之间的不一致,在大负荷时其不一致的程度就更为明显,可见,培养运动员呼叫能力时什么必要的。
(二)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在耐力训练中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意志坚强者比意志薄弱着耐力表现好得多,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必须注意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
(三)少儿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掌握少儿耐力自然发展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
2.少儿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3.少儿进行耐力训练的内容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只局限去长袍的练习,可选用活动性游戏、球类运动、骑自行车、滑冰、登山和循环练习等。
4.少儿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为持续训练法,此外,还可采用法特莱克式的变速跑等。
第六节 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一、柔韧素质定义
(一)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二)柔韧素质的分类
柔韧素质分为一般柔韧素质和专门柔韧素质。
二、柔韧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评定柔韧素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直尺、皮尺、量角器等工具直接测量关节活动的最大幅度。
2.柔韧素质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柔韧素质训练在多数情况下是采用自身用力的拉伸法、自身有力的大小以运动员自我感觉来安排。
(2)练习的数量
为保持关节运动的最大幅度,应根据关节的不同特点,确定适宜的练习次数。
柔韧练习的间歇时应安排肌肉放松练习或进行按摩等。
三、柔韧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柔韧性训练基本上采用拉伸法,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
动力拉伸法是指有节奏地、通过多次重复同一个动作的练习使软组织逐渐地拉长的练习方法。
静力拉伸练习时,先通过动力拉伸缓慢的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暂时静止不动,使这些软组织得到一个持续被拉长的机会。
(二)柔韧训练的主要手段
发展肩部、腿部、臀部和脚部的柔韧性主要手段有:压、搬、劈、摆、踢、绷及绕环等练习。
发展腰部的柔韧性主要手段有:站立体前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及绕环等练习。
四、柔韧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
(二)注意柔韧性训练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三)柔韧性训练应保持经常
(四)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性
(五)少儿柔韧性训练的注意事项
1.发展少儿柔韧性训练较为容易,这是因为少儿与成年人相比关节面角度大、关节面的软骨厚、关节内外的韧带较松弛等缘故。一般地说,要抓紧在7岁前进行柔韧性练习,力争在12岁以前使柔韧得到较好的发展。
2.少儿柔韧性的练习,应多用“缓慢式”和“主动”活动。
3.少年在13 ~16岁之间生长发育较快,少年的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柔韧性下降,骨骼能承担的负荷较弱,易出现骨骼损伤,因此,要防止过分扭转肌肉骨骼的活动,以免造成损伤。
第七节 灵敏素质及其训练
一、灵敏素质释义
(一)灵敏素质的定义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二)灵敏素质的分类
灵敏素质课分为一般灵敏素质和专门灵敏素质两类。一般灵敏素质是指在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专门灵敏素质是指根据各专项所需要的,与专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二、灵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一)灵敏素质的评定
评定灵敏素质的方法很多,如立卧撑测试、象限跳测验、滑步倒跑测验、十字变向及综合性障碍等。
(二)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发展灵敏素质主要采用变换训练法。
三、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
(一)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如快速改变方向的各种炮、各种躲闪和突然起动的练习,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的练习等。
(二)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利用体操器械做各种较复杂的动作等。
(三)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立卧撑、十字变向跑及综合变向跑等。
(四)各种改变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复杂应答的游戏。
四、灵敏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灵敏素质要从少儿开始训练
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将身体各种能力,包括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综合地表现出来。
(二)灵敏训练的安排
灵敏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部分运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
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时,教练员应采用各种手段,消除运动员的恐惧心理或紧张状态,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一、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一)定义
运动技术即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基本特征
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这是运动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最显著的特征。运动技术只能通过运动员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在任一特定时刻,运动技术的规范要求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随着运动员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运动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运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之中。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运动技术应具备相对稳定的动作结构。在比赛中,应力求保持这种结构。同时,随着比赛环境及比赛对手的变化,有效的运动技术应能随这些而有所调整。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不论何种技术都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具有运动的规范性和公认的动作规格。然而,由于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等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特点,所以,运动技术还具有个人差异性,对每个具体的运动员来说,最合理的技术动作都不会完成相同,而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
二、运动技术原理
(一)生物学原理
1.生物学原理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技术形成的生理机制,是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练习,是以大脑皮质 为基础的,因此,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生理学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
2.生物力学原理
运动生物力学认为,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就是一下基本要素合理适宜匹配的结果。
(二)心理学原理
运动技术的心理学机制,目前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如运动技术学习与形成所需要的心理能力等,认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表象的形成与运用都对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学原理
运动技术服从的社会学原理主要是美学原理。“运动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技术美、动作美。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类项群技术训练中,对技术美的要求尤为严格。
三、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
(一)动作要素
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
(二)技术结构
1.动作基本结构
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而定顺序构成。每一项技术动作的基本结构都包括若干个基本环节。
改善动作基本结构可从改善动作基本环节、改善环节间顺序两个方面进行。
2.技术组合
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接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一、主体因素
(一)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则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
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于参加动作的肌肉群的协调程度,而这种协调程度有依赖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合理而精细的支配,即协调能力。因此,中枢神经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肌肉的协调支配。运动技术的完成,从神经系统来说主要取决去相关神经元的连续冲动、冲动的频率及冲动到达肌纤维的准确时间;而无关神经元则抑制不需参加的肌纤维,使之不发生收缩。在骨骼肌的协调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神经机能的调节。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
(三)感知觉能力
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需要各种感知觉参加。其中,肌肉运动感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反复学习,运动员各种分析器的感受性得到高度发展。为了适应专项运动的要求,专门化知觉也得以形成和发展,运动员能够清晰地知觉自己的动作,因而动作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四)动作技能的贮存的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五)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动作速度、力量、柔韧等运动素质对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运动技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完成过程时空及节奏特征及各部分肌肉用力的协调配合。运动员技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六)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运动员学习掌握技术和完成技术的质量与注意力、思维、信心和意志等心理品质有着直接关系,特别是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受到这些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
二、客观因素
(一)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直接约束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任何运动技术,只有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和发展。
(二)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运动员(队)周边相关群体(国家、地区或运动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运动员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项目中,“明星”级运动员只能产生于良好的技术环境之中。
(三)器材设备与场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器材设备与场地的进步,甚至某些技术若离开了这些因素就无法存在。
第三节 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选择技术训练方法应遵循下列要求:
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多层面的综合性。
常用方法与特殊方法相结合。各项目均可采用的方法称为常用方法,各项目专用的训练方法以及针对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而专门设计或采用的方法称为特殊方法。
一、直观法与语言法
(一)直观法
指在技术训练中,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对练习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帮助运动员正确思维、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运用直观法时应注意:
1.根据具体条件和可能,广泛利用各种直观手段。
2.把运用直观法和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感性认识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向理性认识过渡,才能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掌握动作。
3.对于运动水平较低、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应更多使用电影、录像和师范等直观手段。
(二)语言法
指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运动员借助语词明确技术动作概念,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语言法主要是以“讲解”为主要手段。
二、完整法和分解法
完整法是指运动员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完整地进行练习,从而掌握技术的训练方法。
分解法是指把完整技术动作按其基本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使运动员分别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运用完整法语分解法时应注意:
1.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练习。
2.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不很复杂动作,可先完整练习后再分解练习。
3,一般来讲,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一些。
4.“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不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及运动员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来确定采用什么方法。
三、想象法与表象法
(一)想象法
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得更为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
在想象法运用过程中,要与各种感觉相结合,即在头脑中对技术动作想象的同时,同步地与各种感觉结合起来,把头脑中的想象变成运动器官的操作性活动。
(二)表象法
又称念动法。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
四、减难法与加难法
减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加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如在排球扣球技术训练中,加高隔网,从而增加了训练的难度。此种方法常在优秀运动员训练中使用。
第四节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
优秀运动员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运动员想要保持高峰状态,延长运动寿命,以基本技术为核心的“基本功”“基本实力”是否雄厚,是一个必备条件。
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在很多项目中,有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之分。在训练中,这两种技术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在训练中,对这类技术应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使其成为运动员在竞赛中获得高分或克“敌”制胜的主要手段。
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地掌握专项运动中的各项技术。这是因为:
其一、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群众的各种技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起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
其二、在运动竞赛中,技术是否全面,是保证特长技术能否发挥的重要条件。
最后还需要着重指出,“技术是战术的基础”这句训练公理性语言尚包括这样一层语义:技术的全面性决定了战术的多样性。在比赛中,既要给对手造成最大限度的不适应,又要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适应对手,往往看起来只是战术问题,但实际上还包括技术问题。
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在训练学中,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立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须遵从的模式化要求。
技术规范是一种理想的动作模式,是将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进行的最有代表性的描述。
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技术训练时,应当认识和利用技术活动内部存在的固有联系,即应当沿着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到合、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联系。无论是训练内容的安排和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都要服从“学习、提高、巩固、再学习、再提高、再巩固”的一般性程序。安排这种方式进行技术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打牢基础,稳步前进。
然而,现代运动技术训练实践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等教学顺序也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惟一模式。在特定条件下,“难点先行”,即所谓“先难后易”“先深后浅”,亦可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合理的内部机制指运动技术必须符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所指明的神经肌肉工作原理。
运动技术还应具备有正确的外部形态,其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外部形态和内部机制王伟交互影响。
第二,对于技术的外部形态,我们常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进行描述。
第三,“技术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部形态来体现。
第四,体育院校的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更应注意正确的外部形态。
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一)技术风格的意义
技术风格是运动技术的“灵魂”。
一名运动员有个人的技术风格,一个运动队也有集体的技术风格。
(二)技术风格释义
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上述定义强度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强度了运动员(队)的主体因素。
2.每名运动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一个群体也有区别于另一群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运动技术系统必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姿态。独特的技术风格,来源于独特的技术系统。
3.运动员(队)技术系统的独特性,是经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而培养起来的,是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即这种独特性是一种结果,从而强调了技术风格培养过程的长期性。
4.运动员(队)技术系统的独特性需要表现出来才被人认识、检验和承认。
技术系统是技术风格的内核,技术风格是技术系统特征的集中表现。运动员技术风格的不同,实质上是源于技术系统的不同,不同的技术系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
某一技术系统区别于另一技术系统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系统构成元素不同。
第二,技术结构不同。
上述的分析告诉我们:如要培养运动员或运动队的独特的技术风格,除在系统元素上要有特点外,用特殊组合形式将各元素构联起来,亦可达到这一目的。
(三)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1.特长技术
2.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气质类型)
3.种族特征
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现代训练理论认为,训练过程既有“学习”因素,又有“训练”因素。就运动员而言,“学习”和“训练”两大因素构成了完整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技术训练过程。
技术学习是技术训练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将对整个技术训练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从特定角度认为,技术训练过程的实质就是运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象,建立动作程序;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反馈和调整动作三个环节。
反馈信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各种感觉、知觉;二是外部他人给予的信息,如教练员、同伴的评价、指示以及通过各种测试仪器所测得的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效果将直接决定技术训练效果。为此,教练员应力求明了技术学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熟练掌握教学技巧。
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运动技术训练实践证明,改善动作基本结构和提高技术组合水平,是提高运动技术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运动技术的发展有两种形式:渐进式和飞跃式。技术创新属飞跃性发展。
技术创新具有如下具体意义:
第一,直接提高运动成绩。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中,创新技术是运动夺取优异运动成绩的法宝。
第二,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制胜因素单个水平或因素间的组合水平。
第三,有效地制约现有技术。这种情况在对抗性项目中表现极为明显。
第四,更大限度地发挥人体潜能。这种情况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尤为明显。
第五节 运动技术评价
一、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
(一)目的任务
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评价者在科学评价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或依据自身讲演发现、描述与评价运动员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为运动员实现理想的或满意思的技术状态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技术评价的任务,旨在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和论证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促进其运动水平提高的目的的。
(二)基本标准
实效性(结果)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运动技术训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二、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
(一)生物学与社会学指标
评价运动技术可以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角度进行。
(二)质量与数量
运动技术的数量反映着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运动技术的质量可以用内外两组指标进行评价。内部指标,指技术动作是否合理和经济;外部指标,指技术动作是否“实效”。因此,对技术质量的评级,相对来说更加复杂,采用的标准也更多些。
三、运动技术评级常用的方法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于运动技术的质的特征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以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采用观察手段评价运动员技术状况时有两种途径,即在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现场直接观察、评价和借助于录像技术在间接观察中进行。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对于运动技术的量的特征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依靠各种仪器设备,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各种生物学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评价。
定量评价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与评价者的经验相结合,从而使作出的评价与定性评价相比较,更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即不仅提供定性的信息,还能提供定量的信息,因而更明确且更能抓住关键,从而更能迅速而准确地提出改进技术的措施或建议。‘
(二)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
1.运动学评价
包括对技术动作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及两者共含的时空特征的描述与评价。
2.动力学评价
动力学评价包括对人体惯性特征、动力特征及运动能量特征的描述与评价。
(三)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多维测试指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现代科技手段,从多种角度对运动技术进行测试。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单一的测试手段和角度已表现出局限性,多维测试应运而生。通过对多维测试所获得的多种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可对运动技术作出更为透彻和准确的分析与评价。
四、不同项目运动技术评价特点
不同项目运动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对其评价的工作也有不同的要求。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 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一、竞技战术概述
(一)竞技战术的定义
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二)竞技战术的构成
1.战术观念
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战术观念的形成同运动员、教练员所具有的竞赛经验、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2.战术指导思想
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它是基于对战术规律认识基础上,指导战术行动的规范或模式,明显地体现出战术运用者的战术观念。
战术指导思想是战术活动的核心。采用的战术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取决去战术指导思想正确与否。
3.战术意识
又称战术素质。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4.战术知识
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包括对专项战术运用原则与战术形式、战术的发展趋势、比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制约等方面的了解与把握程度。
5.战术形式
指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动方式。
6.战术行动
指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三)战术的分类
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
可将其分为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和心理战术等。
(1)阵形战术
指在集体性项目中以一定的阵形,使每名运动员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并按一定要求相互配合,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阵营形式去战胜对手的战术行动。
(2)体力分配战术
指通过体力的合理分配而谋取胜利的战术行动,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的周期耐力性项目如长跑、游泳等项目中运用较多。
(3)参赛目的战术
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根据自身参赛目的的不同,比赛时分别采用创纪录战术或夺标战术。
创纪录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打破记录或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为目标,按预先制定好的速度、重量及用力程度安排进行比赛。
夺标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以夺取最好或较好名次为目标而采取的战术。这种战术是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采用最多的战术。
(4)心理战术
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措施,对参赛对手心理上施加影响,使对手不能顺利完成其预定的战术决策和战术行动。
心理战术的核心是心理干扰。具体手段包括对对手进行威慑、麻痹、迷惑等,以是对手产生心理压力过重、烦躁不安、心理过程混乱、盲目自信或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诱使对手在错误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错误的战术行动。
制造假象、形成错觉是心理干扰常用的手段,可使对手摸不清本方战术意图,从而导致其采用错误的战术行动。
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
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集体(全队)战术。
(1)个人战术
指个人所完成的战术行为,如乒乓球,羽毛球单打比赛中,个人战术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篮球、排球等项目中,个人战术是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
(2)小组战术
一般指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中双打项目两名运动员之间协调配合所完成的战术行动,以至在其他集体项目比赛中两三名运动员共同完成的战术行动。
(3)集体(全队)战术
指赛场上同一运动队中所有运动员按统一的战术方案所进行的战术行动,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集体战术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集体战术往往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在集体项目中,个人、小组、全队战术是紧密联在一起的。个人战术是小组战术和全队战术的基础,只有当一个队伍是团结的集体,队里的分工既符合全队的任务、又符合每名运动员的个人能力特点时,集体战术才是行之有效的。
3.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分类
(1)进攻战术
指利用掌握主动权的机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或集体的配合,向对手发动主动进攻所组成的战术行动。
(2)防守战术
由个人、小组或集体协同配合采取的阻碍对手进攻的战术行动。
(3)相持战术
指比赛中双方攻守态势相对均衡时,为争得主动、力求场上形势向有利于已的方向转化而采取的战术行动。
4.按战术的普适性分类
(1)常用战术
又称基本战术、常规战术。是人们在长期竞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大普适性的战术。
(2)特殊战术
指比赛中针对特殊对手而专门制定的战术。“一次性效应”是这种战术的显著特征。在争夺名次、出线权等关键性比赛中,特殊战术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常用战术能力时衡量运动员(运动队)实力的重要指标,而能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特殊战术,并使之与常用战术能力融为一体,却是衡量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运动员战术能力
战术能力指运动员(队)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
运动员(队)战术能力的强弱反映在其战术观念的先进性、个人战术意识及集体配合意识的强弱、战术理论知识的多少、所掌握的战术行动的质量和数量、运用战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三、竞技战术与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军事学与谋略学
竞技战术的发源、形成以及发展,都和军事学、谋略学的影响密不可分。
军事学、谋略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比赛战术及战术能力产生影响。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透彻地了解对手及本方的各种情况,是制胜的先决条件。
2.奇正
运动竞赛中,不要攻击方向(攻击点)为正,牵制方向(牵制点)为奇;老队员、老阵容为正,新队员、新阵容为奇;常用战术为正。特殊战术为奇;整体实力为正,机巧手段为奇。
3.攻守
攻与守,是运动竞赛中一对基本矛盾。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格斗对抗、隔网对抗项群中,攻守问题是训练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进攻时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防守时固若金汤,针插进。这是教练员、运动员在攻守训练中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4.虚实
兵不厌诈、避实击虚、出奇不意、攻其不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等等。都是竞技战术中常用的计谋,战术的灵活性也是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5.得失
一个成熟的运动员、一支成熟的运动队,在考虑战术运用时往往首先是创造条件,不给对手任何战胜自己的机会,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捕捉任何可能战胜对手的机会。
由于比赛过程千变万化,很有可能出现不利于本方的情况,甚至有时会遇到似乎是“山穷水尽”的局面。此时,成熟的运动员(队)不会轻言失败,而会耐心地等待对手犯错误,进而抓住战机,反败为胜。
(二)心理学与思维科学因素
心理学与思维科学因素对竞技战术的影响极大。心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时运动员学习、掌握和运用战术的保证。
1.神经过程
具有灵活性神经过程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能准确地预见比赛形势的变化,灵活机动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战术手段。
2.注意
运动员注意品质同其观察能力密切相连。扩大注意视野、注意的高度集中及迅速转移等都是培养和加强战术意识的重要因素。
3.智能
运动员智能与其技术学习能力,战术理解和运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竞技战术的敏捷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均同运动员的智能息息相关。
4.学习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学习、掌握竞技战术同运动员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5.思维能力
战术意识是一种思维过程。相对于人类其他思维活动,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的思维,有如下非常明显的特征。
快速性。“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胜利”这句话在竞赛中得到最为充实的体现。
逻辑性和直觉性相结合。操作性。运动员战术思维总是伴随着操作行动进行的,“思维运动”与“身体运动”联系在一起。情绪性。运动员的战术思维总是与强烈的情绪体验相联系,包括增力情绪和减力情绪等。
(三)形态学与体能、技能因素
1.形态学因素
在一些项目中,运动员形态特点对战术的采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排球比赛中的“高举到大”战术就是以运动员高大的身体为前提的。
2.体能与技能因素
包括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
体能在很多项目比赛中,是采用战术和实施战术配合的重要先决条件。如“快”在球类项目比赛战术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而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则决定着能否“快”及“快”到什么程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术就是技术的有目的的运用。技术风格往往决定着战术风格。战术的多样性决定于技术的全面性,意即灵活多变的战术必须以运动员(队)全面的技术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战术训练方法
一、分解与完整训练法
分解战术训练法是指把一个完整的战术组合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分部分进行练习的方法。这种训练法常在学习一种新的战术配合形式时采用。其目的在于让运动员掌握某种战术配合的基本步骤。
完整战术训练法是指完整地进行战术组合练习的方法。
二、减难与加难训练法
减难训练法是指以低于比赛难度的要求进行训练的方法。加难训练法是指以高于比赛难度的要求进行训练的方法。
三、虚拟现实训练法
指运用高科技设备,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比赛场景提前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来,从而帮助运动员提高预见能力及在各种情况下灵活有效地运用战术的能力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在德国、英国等足球队中已运用得较为普遍。可以预计,随着高科技手段在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中的广泛渗透,虚拟现实训练法也将在更多项目中得到采用。
四、想象训练法
这是一种心理学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在运动员大脑内部语言和套语的指导下进行战术表象回忆,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丰富而准确的战术运动表象。
五、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是近年来从教学领域引进的一种训练法。在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制胜训练时,除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固定到变异的一般性程序外,还应特别注意编制不同项群战术训练的特殊程序。
体能主导类项群可考虑采用如下训练程序:不同战术方案选优→重复熟练→不同情况下实施战术训练→在实践条件下进行训练。
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可考虑采用如下训练程序:无防守训练→消极防守训练→积极防守训练→模拟比赛训练→实战训练。
六、模拟训练法
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及通过在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方法。
(一)基本结构
模拟训练方法的应用边界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需要,可把重大比赛中的某个主要对手(运动员或运动队)作为被模拟的对象,也可以把场地、器材设备、气候、日程安排等作为被模拟对象。然而,无论其边界如何确定,有三个因素是不可缺少的,一为被模拟系统,一为同态系统,一为主练系统。这三者以一定形式构成模拟训练的基本结构。
(二)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的关系
“相似”,是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之间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关系。
几何相似:即两个系统在空间几何学上的相似。
物理相似:即两个系统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相似。
数学相似:即两个系统中,存在着相似的数学形式(数学方程)。
一般来说,追求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在几何学、物理学乃至数学方面的相似,相对讲较为容易,但追求两个系统在心理上、作风上的相似则相对困难,故在进行相似性分析时,应注意这一点。此外,相似不等于相同,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把两个系统的相似程度提供到最大甚至逼近于相同,然而却永远达不到相同。在选择同态系统时,考虑这一点是有益的。
(三)模拟训练的分类
模拟训练有两种分类。一种是依被模拟系统将其分为比赛对手的模拟训练、比赛动作的模拟训练和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另一种是将其分为静态模拟训练和动态模拟训练。
(四)模拟训练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模拟训练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明确被模拟对象,确定被模拟系统的边界,设置同态系统并进行相似分析,主练系统与同态系统一起练习。
在采用模拟训练方法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第一,模拟训练虽然能够帮助运动员或运动队针对特殊对手提高战术能力,但如果运动员或运动队不具有相应的一般战术能力的基础,模拟训练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因此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模拟训练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第二,在模拟训练中,要教育作为主练系统的运动员切实树立“从实战出发”的思想,把同态系统视做被模拟系统,努力投稿训练质量,从而提高针对特殊对手的特殊战术能力。
七、实战法
指在比赛中培养战术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运动员对战术的理解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在参加重大比赛前,往往安排一些邀请赛或热身赛等,其目的之一就是演练将在重大比赛中使用的战术,以检验其有效性。
第三节 战术方案的制定
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战术任务和具体目标
(二)预测对手的战术意图,包括进攻与防守以及心理等。
(三)确定战术原则。
(四)已方(全队、小组或个人)的战术行动,包括具体的任务分工等。
(五)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
(六)适应竞赛环境的措施。
(七)赛前战术训练的安排。
(八)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二、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一)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
情报在战术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通过获取情报来实现的。战术方案的制定应以准确的情报为基础。在现代运动竞赛中,情报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将直接影响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并进而影响比赛结果。
(二)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
所谓战略决策,指对参加一次比赛的全局性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竞赛战略决策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决策者对竞赛全局的了解。包括竞赛规则的限定及灵活区域,竞赛双方的现时状况及可能发展的程度,影响比赛过程及比赛结果的错综复杂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可能出现的偶然情况的预测和应变措施等等。
所谓战术决策,指针对比赛中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决策。相对于战略决策而言,战术决策是局部的。
(三)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
竞赛环境(包括竞赛场地器材条件、地理气候、裁判、观众等)是制定战术方案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充分利用竞赛规则
严格来说,任何战术的运用都要受到规则的制约。因此在制定战术方案时,必须考虑规则因素。同时,应充分利用竞赛规则来达到战术目的。
(五)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战术方案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计划。既然是计划,就必然带有预测性。而比赛中的事件往往瞬息万变,经常可能出现一些即令是再周详的计划也无法考虑到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按照原有计划进行,便很可能陷入被动。因而,需要迅速改变原定计划,对对抗性项目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制定战术方案是,首先要考虑战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考虑攻守转换的灵活性、运动员对方案的可接受性及是否能发挥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及创造性,又有利于集体各个成员之间的协调性等。
第四节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运动训练(包括战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竞赛中夺取优异运动成绩,“夺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制胜”的过程。而要制胜,就必须遵循制胜规律。这是战术训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形成正确战术观、正确制定战术方案、正确实施战术训练、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战术的前提性条件。
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制胜规律的组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制胜因素;其二是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
在认识制胜因素及其关系时,要特别注意各因素内涵的发展情况。
二、培养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这一特殊思维活动过程由战术信息选择与战术行为决策两个前后为序、紧密相连的部分组成。其具体内容体现在:技术运用的目的性;战术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攻防转换的平衡性;战术变化的灵活性;战术配合的协调性;战术行为的隐蔽性等。
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具体方式通常有:系统了解专项竞赛基本规律与战术特征,比赛中战术变化的规律及正确的应变措施,专项战术的发展趋势;积累专项战术理论及经验知识;大量而熟练地掌握基本战术等。
从运动训练实践看,“想练结合“,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培养战术运用能力
在运动训练中,应当把培养运动员在各种复杂而艰苦的条件下合理运用战术的能力这一任何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在战术训练中贯彻“练为战”思想的具体要求。
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求为:第一,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高度的实效性。第三,高度的灵活性。
四、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个人战术行为指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表现出个人行为。是运动员个人战术的直接表现,亦是集体战术行为的基础。
个人战术行为能力可分为“单兵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在集体项目中,个人战术行为的目的或为直接制胜,或为队友创造机会制胜。
个人战术能力培养是提高个人战术行为能力的关键环节。此外,丰富的战术理论知识、结构独特的个人战术体系及由此外化成独特的战术风格,都是加强个人战术能力的必备条件。
集体战术以个人战术为基础并对此加以协调配合。集体战术能力时运动队伍整体竞技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集体对抗性项目中,合理有效的集体战术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战术配合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运动员在战术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活动方式的协调程度,亦称为操作形式的协调程度。第二,战术意识——心理过程的协调。亦称为“默契”。
集体战术的基本要求为:第一,严密的组织性。第二,高度的一致性。第三,高度的协调性。
五、重视战术组合
随着现代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战术也在向“复合化”方向发展,靠单一战术制胜的局面已不复多见。
战术组合可分为程式性组合与创造性组合两种。程式性组合是指将各种战术行动在空间上、时间上按一定的顺序所构成的战术组合。
创造性组合是指根据比赛临场变化情况,不按固定程式,创造性地将几套战术组合在一起。“随机性”是这种组合的重要特性。
六、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战术创新可分为常用战术创新和特殊战术创新。
常用战术创新是一种基础性创新。由于常用战术具有较大的普适性,一经创新并在实践中被认可,就可能给专项战术体系带来革命性影响。
特殊战术创新是一种实用性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往往是针对特殊的对手“设计”出某种新战术。教练员、运动员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上。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第一节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
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重要作用
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其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员心理过程的特点同样也对其训练及竞赛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会推动运动员坚持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而出色的意志品质则保证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充分地甚至超常地发挥。
1.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
2.不同水平选手比赛时心理能力的不同作用。
(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
1.依训练内容与专项需要的关系,可将心理训练划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两大类。
通过一般心理训练发展运动员普遍需要的心理品质,即适应于参加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的心理特征,以及健康、稳定的心理过程。而通过专项心理训练,则集中发展从事艰苦的专项训练和成功地参加专项竞赛,特别是高水平竞赛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过程。
2.依心理训练目标与训练及比赛的关系划分
依与训练和比赛的关系,可将心理训练分为比赛期心理心理及日常心理训练两大类。通常,赛前心理训练集中于调整运动员的心理过程,而日常心理训练则相对偏重于改善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依特定比赛的需要,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叫做赛期心理训练,包括赛前的心理准备、赛中的心理控制以及赛后的心理调整。
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方法很多,常用方法归纳为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及模拟训练法。
(一)意念训练法
意念训练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
意念训练时应注意:1,在进行冥思练习时,一定要产生一种思维运动效果,要有意识地发展思维。2,使冥思练习与各种运动感觉结合起来,把头脑中的想象变成运动中机体的“活力”。3,使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闭门练习常可收到良好效果。4,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暗示也属于意念的范畴,比赛前进行意念训练,一方面可以想象动作的完美过程,另一方面用暗语也可以进行自我动员与激励,取得技术想像与心理调整的双重效果。5,平时意念训练可在暗室间里进行,最好在一个舒适地方坐着或躺在进行。
(二)诱导训练法
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用诱导训练法应注意:
——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
——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
——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
(三)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
在模拟未来比赛的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即模拟心理训练。通过模拟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可能接近,使运动员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等。
在模拟训练中,组织训练的主体,即教练员或心理学专家,主要通过所制造的模拟条件对训练的客体,即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和控制。模拟训练包括实景模拟训练和想象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时应注意:
——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训练的模拟训练,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训练尽可能地与面临比赛实际相似。
——由于各运动项目不同,训练的“模拟点”亦不同。如在一对一的项目训练中,可选择比赛对手特点进行模拟的“实践”训练。
——模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训练,在于能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并建立合理的定型结构。但比赛时千变万化的,要尽量使运动员能应付各种变化情况,所以,在模拟训练时常制定出几套办法,以提高运动员应付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
三、几种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
(一)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
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
——表象放松法。这种方法是使运动员想像他通常感到放松与舒适的环境,让运动员在脑子里将自身置于这个环境之中,使身体得到放松,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使表象中的环境清晰,在大脑中能生动地看到想象的环境,增加情境对运动员的刺激强度。
——自我暗示放松法。
——阻断思维法。具体做法是,当运动员由于信念的丧失出现消极思维,引起心理紧张时,运动员利用大吼一声,或者向自己大喊一声“停止”,去阻断消极驱动力的意识流,以积极思维取而代之。
——音乐调节法。
——排尿调节法。人在紧张的时候,会出现尿频现象。
(二)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
造成运动员胆怯的原因有:
——运动员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对比赛缺乏胜利的信心。
——运动员对比赛胜败计较得过多,要求自己必须取得比赛的胜利,压力过大。
——惧怕名气大的对手。
——参加大型比赛、重要比赛、使运动员压力过大,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胆怯感。
——对观众、环境不适应,会感到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气氛,心理产生胆怯。
(三)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
消极情绪是指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刺激下,对超限心理负荷所产生的一种失常的心理体验。表现为心情不安、有恐惧感、紧张过度和情绪失控。由于这些心理状态的出现,使运动员的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并会导致智能下降、知觉迟钝、行为刻板,对比赛失去信心。
克服情绪消极的方法主要有:
——激烈法。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个性与客观影响,激发运动员比赛的士气,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转移法。运动员的恐惧、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往往是由于特定的思维定势和注意定向所引起的,对此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方法,使用一些刺激物去消除引起情绪消极的诱因,从而减缓和排除消极情绪。
——升华法。在比赛中时常出现运动员的某些“能量”在一定场合释放得恰到好处,可是在另一种场合适得其反的现象。
——暗示法。利用客观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调节,如在比赛中运动员看到教练员的从容表情,轻松的语言及和蔼的态度等都会等到鼓舞,消除消极情绪。
——体验法。有消极情绪的运动员通过参加比赛去体验比赛,提高运动员对恐惧、紧张的免疫力,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情绪激动克服方法
有些运动员在赛前情绪过分激动,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和心神不定,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遗忘与比赛有关的重要因素,记忆力下降等。
克服情绪激动的方法:
——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与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有关,应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对儿少运动员,或初次参加重要比赛的运动员更应如此。
——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也与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关,有的运动员个性倾向比较突出,易冲动,在赛前很容易激动,对这样的运动员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动机水平。参加训练与比赛的动机与倾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动机支配着行为,是直接推动运动员参加训练与比赛的内部动力。热爱事业,为祖国争光等高尚动机可以使一个运动员在参赛时的心理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态;而希望通过比赛出名获利,或显示一下自己的个人狭隘动机,则常常会在比赛中发生包括情绪激动在内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平时,教练员应加强对运动员参加比赛动机的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尚的动机。
(五)心理淡漠的克服方法
赛前淡漠状态与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运动员心理淡漠,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体力下降,对比赛缺乏信心,知觉、注意力强度减弱,反应迟钝,会严重影响比赛结果。
克服心理淡漠的方法:
——帮助运动员分析比赛的情况,使他们正确认识比赛的主客观有利条件,并且应制定具体可行的比赛措施,使运动员增加比赛信心,鼓舞斗志。
——帮助运动员形成崇高的比赛动机,端正对比赛的正确态度。
——防止赛前过度训练,使运动员情绪高涨,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比赛。
(六)盲目自信的克服方法
运动员产生盲目自信多是由于对将来临场的比赛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困难情况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或本队的力量,相信自己能轻易取胜所致。具体表现为:不认真分析与研究比赛的对策;对比赛漫不经心;注意力下降;思维迟缓,自以为是;当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时,表现得慌手慌脚,心情急躁,素手无策,对失败沮丧。
克服盲目自信的方法:
——教育运动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胜不骄,败不馁。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使运动员学会科学、全面地分析问题。
——每次比赛之前,教练员都应带来队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己彼各方的实力,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使运动员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态。
(七)注意分散的克服方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的集中。
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方法:
——在平时应加强培养运动员不为其他念头或事物干扰所分心的能力。
——使运动员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所实践的活动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这种来自内部的动机会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日常生活中使运动员养成做事有头有尾,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在参加比赛时,要引导运动员不要多想比赛的结果,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的过程上。
——在比赛之前消除担心、害怕等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使运动员做一些视觉守点,听觉守音的练习,以避免注意力集中。
(八)心理焦虑的克服方法
所谓心理焦虑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或者是所预计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情境所具有的担忧倾向。
克服焦虑的方法:
——引导队员把思想集中于比赛过程,少考虑比赛的结果。
——进行积极的现象,采用放松训练的一些方法,消除焦虑情绪。
——赛前也可以演练一下比赛的情形,把思想集中到比赛中区。
——在完成动作之前可以将整个动作及完成动作时的思想状态按照程序背诵一遍。
第二节 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一、运动智能概述
(一)运动智能及其构成
运动智能是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
1.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对于本专项竞技的特点和规律有着较为深刻的把握,对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因此,他们在训练中就更能够正确地理解教练员的训练意图,能够以自觉的行为配合教练员高质量地完成预定的训练计划,从而使得提高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训练任务更好地完成。
2.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善于正确地理解先进的合理的运动技术,从而明显地缩短学习和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过程;他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运动战术的精髓和实质,在比赛中善于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动员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保证在竞技中更为出色地发挥已有的竞技水平,表现出更高的总体竞技能力。
二、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一般智能的训练
1.观察力训练
观察力是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观察的基础是感觉,观察力是运动员应具备的主要智力因素。培养运动员观察能力十分重要,运动场上的信息多是转瞬即逝的,观察能力差,往往见到快速变化的景物会眼花缭乱,无所记忆,得不到思维材料,由此引发的行为只能是盲动。
2.记忆力训练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记忆是运动员重要的智力因素。人的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记忆力训练就是发展记忆敏捷性、持久性和迅速正确再现等品质。
3.思维、想象力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思维训练的任务就是掌握思维规律,学会熟练运用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可通过对比赛进行分析预测,对赛场信息进行加工综合,对运动技术进行评述等方法发展运动员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思维训练中,对思维速度的训练至关重要。很多运动项目是在高速运动中进行的,在激烈的竞争中思维速度慢,便意味着失去时间、失去战机、失去取胜的机会,加强思维速度训练的基本方法是限时完成思维任务,学会简化思维步骤,开拓思路,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二)运动智能的训练
运动智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和开发智能。
1.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1)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的一般方法
(2)结合训练实践学习体育专业理论知识
(3)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
2.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
(1)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
教练员、运动员首先应明确专业理论知识的作用,并主动自觉地在自己的训练实践中予以应用,这是提高其应用水平的重要前提。其应用的具体方法,一是由实践找理论,二是学理论找实践。
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改进训练,是提高力量知识应用水平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2)认真做好专题总结
对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于训练实践的工作情况应及时地进行深入的专题总结,这是提高应用水平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
教练员、运动员都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方法水平,要学好逻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体育统计、实验设计、调整访问等具体科学方法这是进行科学的总结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
三、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运动员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发展运动智能意义的认识,动员他们的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参加运动智能训练的自觉性。
(二)运动智能训练应根据对象实际情况选择内容,确定方法及分量。
(三)运动智能训练应列入训练计划之中,在计划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四)应逐步建立运动智能测定和评价的制度。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多年训练计划时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
第一节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已表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部分,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改变,要以各生理系统技能的提高为基础而表现为高度发展的运动素质,这种生物适应机制要通过有机体逐个细胞成分的改变和代谢能力的提高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才能予以实现。
艰苦的训练和激烈紧张的竞赛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灵品质,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自我激烈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同样需要再合理规划的多年训练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得到发展。
此外,竞技能力各个方面训练的合理结构,不同阶段训练重点的安排,都需要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的指导。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的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各个阶段有着自己特有的训练任务和内容,有着不同的运动负荷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由先天性遗传途径获得,一部分由后天性训练途径与生活途径获得。
先天性遗传途径是重要的基础具有适合专项竞技需要的先天性遗传性状,可为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
训练活动毫无疑问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这里融入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勤奋和智慧,也反映着社会、科学和文化支持的力度,是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
第二节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言而喻,其中的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整个安排和要求,都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而竞技保持阶段则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的尽可能长的延续。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
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发育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在最适宜的年龄阶段,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据。
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
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专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中,则首先要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在竞技爆出阶段,则需要把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
运动负荷的量度随阶段的不同也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对周训练次数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由基础训练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的课次明显增加;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入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的课次则逐渐减少。
第三节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的时间区域,都构成一个区间。对两年以上的一个特定时间的训练过程的设计,就成做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训练的主要任务及基本内容
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总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通过这些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2.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负荷的逐步增加,会对运动员机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过度的负荷,却会对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以至葬送他们的运动前途。
训练负荷的循序渐进和竞赛项目的系列设置,为少年儿童基础训练阶段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运动员大好基础,有利于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后大幅度地提高竞技水平。
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训练任务
一般情况下,系统的4~6年的专项训练,已经经常可以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熟练地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并培养出参加艰苦的训练与激烈比赛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运动员在各方面都臻于成熟,竞技能力接近或达到高峰,进入了最佳竞技阶段。
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中训练任务的内容及其序列都是相同的。首先,努力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或是体能或是技能。
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通常是以准备和参加一次或一组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为单位予以规划和组织实施的。
2.两个阶段负荷安排的不同特点
运动员进入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通常可以比较明显地逐步承受较大的专项训练负荷。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有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可以逐年提高,有些则应波浪式地发展。而当运动员进入最佳阶段之后,由于多年承受高度负荷和高水平激烈竞赛的影响,也常常由于伤病的积累致使许多运动员难以继续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因此,在这一阶段训练中,要特别注意细致的安排负荷。负荷通常呈波浪形,有起伏,有张有弛,保持明显的节奏,从而保证运动员能以充沛的精力和理想的竞技状态参加激烈的竞争,取得理想的成绩。
许多运动员的训练经历告诉我们,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多年负荷节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波浪式地增加训练负荷时适宜的。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专项提高阶段也可以采用逐年增加负荷的安排。
3.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
(2)由于多年由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巡林客的效应自然减弱。
(3)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局部损伤等)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
4.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同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集体项目运动队集团竞技能力的发展也必然经历着提高→成熟→衰退的过程。
多年训练过程中,保持不同阶段训练连续性的重要意义,也突出地反映在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组建和调整中。与单项运动不同的是,一个球队要求保持其成员年龄的相对集中,以利于在同样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竞技能力,并力求使他们在最佳年龄区中同步达到最高的竞技水平。但是,由于运动员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运动竞技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因此,集体运动队的部分调整是需要经常进行的。这种局部调整和更新,主要应利用两次重大比赛的间隙组织实施。
通过改善球队成员的组合特征,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一下四点:
(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球员之间的适宜比例。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包含着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这样四个阶段。
(2)保持适宜的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
协调的战术配合集体项目参赛取胜的生命,是取得超过球员个人竞技能力算术和的更高的系统效应的重要条件。。为此,球员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共同训练的经历。全队各个球员在该队中的训练年限的均值,可作为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的指标,若在这一年限过短,球员之间还来不及进行高质量的“磨合“;而若这一年限过长,又必然会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
(3)采用全国选拔式组建国家队
在我国几十年的竞技体育史上,集体球类项目国家队的组建,或采用全国选拔式,或采用冠军主体式。
(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为了使球队能够持续地拥有旺盛的战斗力,必须阶段性地更新部分球员。
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运动员度过自己的最佳竞技年龄区间之后,其自然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出现体能下降的趋向,长时间的紧张训练和激烈比赛,会使得运动员产生心理上的饱和和疲劳,对连续参加竞赛、创造优异成绩获得荣誉的激情下降,甚至产生冷漠感,加之年轻对手的出现,训练伤病的积累,长期从事竞技运动之后产生的对安逸生活的渴求,以及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使运动员会产生退出竞技舞台的愿望。
  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中,各国体育界人士日益重视竞技保持阶段的组织和训练,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努力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灵稳定性,激励他们继续参加训练、比赛和力求创造优异成绩的进取动机,并应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延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消退,并力求获得局部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延长自己的竞技寿命。
在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训练的负荷往往低于提高阶段,应安排自身的感觉进行保持训练。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于组织
第一节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往复而表现出来的。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训练的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
竞技状态发展过程
(3个阶段) 生物学基础 训练任务 训练时期
形成 适应性机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现象 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准备时期
保持 动员性机制
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 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好成绩 比赛时期
消失 保护性机制
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 积极恢复,消除心理和生理疲劳 恢复时期
二、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一)单周期: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单周期安排。在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活动中,单周期安排已经越来越少采用了。
(二)双周期: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安排,它包含两个准备时期,两个比赛时期和两个过渡时期。在现代竞技训练中,双周期安排仍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
(三)多周期:按3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称为多周期安排。 实施多周期安排的基本条件是,运动员能在3~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把提高了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
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是两种不同的训练大周期。 前者需持续不短于14周的时间, 要求运动员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 表现为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而后者通常安排于2~3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之中,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运动员集中精力于恢复或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第二节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
训练大周期是以成功地参加1~2 次重大比赛为目标而设计的。其时间的确定通常采用体
现目标控制思想的“倒数时”充填式方法,以主要比赛日期为标定点,向回程方向依次确定
主要比赛阶段和比赛时期,以及完整的训练大周期(图11-5)。这里,我们以总计14~32 周的
常规大周期为例,简述确定训练大周期日程的工作步骤。
(一)确定主要比赛日
这是有竞赛日程予以确定的。重大国际比赛如奥运会常常再比赛前一年就确定了竞赛日
程,以便于运动员有计划地组织训练过程
要比赛阶段持续4~6 周,在主要比赛日后约一周结束。将主要比赛日安排在主要比赛阶段的结尾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训练控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参加主要比赛时,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已然过去的现象。
(三)确定比赛时期
在主要比赛阶段前面加上一个历时4~6 周的热身比赛阶段,两个阶段合起来就组成了比
赛时期,总时间为8~12 周,其间要注意安排必要的热身赛。
(四)确定整个训练大周期
在比赛时期前面加上6~12 周的准备时期,后面加2~4 周的恢复时期,即构成了一个总
时间为14~32 周、3.5~7.5 个月的训练大周期。
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
尽管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计划有着鲜明的个体特点,但从训练
计划的总体上看,又都具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特征。这里,我们以双周期训练安排中的一个半
年训练大周期为例,概括地归纳了一个完整大周期中的时期和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主要任
务、比赛及负荷的总体规划、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恢复及检查评定的要点等基本内容和要求
(表11-6)。
(一)准备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与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相对应,准备时期训练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运
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准备时期的时间,在一个大周期中通常是最长的。为了更好地组织训练过程,人们一
般把准备时期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或更多的训练阶段。在单周期训练安排中,由于准备期长达
五六个月,这一划分就更有必要。而在这个过程中,训练的特点也从一般向专项、从局部向
整体逐渐地转移。越接近准备时期的结束,训练的专项化程度越高,训练的整体性也就越强。
准备时期训练的第二个任务,是逐渐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准备时期的素质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负荷
的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这对于重点发展耐力类运动素质、重点发展有氧代谢的能力是特
的(表11-7)。
(二)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比赛时期的训练任务包括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
己巳具有的竞技能力这样两个方面。
比赛时期训练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作好充分准备,参加比赛,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已有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达到全年预定的训练目标。
为了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比赛时期的时间一般也不应短于一个半月。当然,为了准备
重大比赛,特别是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这三大比赛,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全力以赴,
尽最大的努力取得比赛的成功。从计划的安排上要注意做到:
①安排好负荷的节奏,使运动员的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
②技术、战术的掌握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但又不因过多的专项技、战术练习导致中
枢神经系统对专项技术动作的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
③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他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赛欲望,而又不因过多的
比赛引起运动员的厌烦,甚至对比赛的恐惧。
④采取各种措施(包括训练的、社会的、宣传的等等)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
造成过高的激活状态。应使运动员保持适宜的兴奋性水平,以求既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机体的
潜力,高水平地参加比赛,又能保持高度的自控能力,有效地排除内外消极因素的干扰。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为了与准备时期训练方法的特点相联系,比赛时期训练发展体能主要采用重复法,发展
技能主要采用完整法,并较多地采用比赛法,以便综合地发展与竞赛密切相关的体能、技能、
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当然,与此同时,仍要根据需要适当地运用间歇训练法及
分解训练法。
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的量较小。负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对于可客观测量的体能主导类项群(田径、游泳、举重、速滑等),训练的速度、高度、
远度、负重量增加,而重复次数、训练的时间则明显减少。
②将多种动作组成固定的套路去参加比赛,并力求获得较高评分的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
群(体操、武术套路、跳水、花样游泳、艺术体操、技巧、绷床等),成套练习的比例增加,
而单个动作的练习数量则大大减少。
③以对手身体为攻击目标的一对一格斗性项群实战练习的比例增加,而无对手的个人练
习的比例减少。
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依靠密切配合而表现出来的集团竞技能力决定胜负的集体球类项
目(篮球、排球、足球、冰球、曲棍球、手球)训练中,两三人的配合训练、全队配合训练和
实战训练的比重增加,个人技术的练习比重减少。
④心理稳定性对比赛有重要影响的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射击、射箭等)训练中,
实射的比例增加,对运动员造成巨大心理负荷的训练和比赛增多,而各种空枪预习、白靶射
击则大大减少。
(三)恢复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运动员在几个月的紧张训练和比赛中,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都长期处于高度动员状态,
而这种状态是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的。有机体的保护性机制会提出进行休整调节的强烈
要求。训练大周期的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时期,就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组织实施的训练阶段。
恢复手段可分为自然恢复和积极恢复两种。
恢复时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全年训练的经验与教训,并制定下一年度的训
练计划。周期训练安排中的恢复时期,应持续1~1.5 个月。双周期训练安排的每一个周期的
恢复时期,应持续2~3 周。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为了达到恢复的目的,在恢复时期宜以游戏法、变换法为主进行训练。这些练习能大大
提高运动员的兴趣,运动员在新的环境以新的组织形式完成新的内容和练习,中枢神经系统
会得到良好的调节,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体能水平。
恢复时期训练负荷的突出特点是要降低练习强度,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保持一定
的量。为此,在训练中多采用持续训练法,如慢速越野跑、较长时间的球类运动、自行车远
行及划船等等。
三、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
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是两种不同的训练大周期 (表11-8)。前者需持续不短于14 周
的时间,要求运动员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为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
而后者通常安排于2-3 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之中,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运动员集
中精力于恢复或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中国游泳队1988 年奥运会前的历时10 周大周期安排
即表现了这一点(表11-9)。
训练安排中,若只采用常规大周期,常常与比赛不断增多的现实产生尖锐的矛盾;而若
只采用微缩大周期,又会阻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
两种大周期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重要比赛的时间,安排好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的合理
组合参见表11-5。
第三节 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
一、比赛系列的安排
比赛是训练的杠杆,只有通过比赛,运动训练的成果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
(一)比赛次数
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的次数依项目的不同和运动员水平的不同而异。在基础训练阶段,
运动员比赛的次数较少,但比赛项目的范围较广,而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比赛
次数较多而且项目渐趋集中。
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现代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比从前大大地增加了。
对比马特维耶夫于1964 年所发表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年度比赛统计数字和奥卓林于1982 年所提供的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趋势(表11 一10)。
比赛次数的增加,反映出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强度的明显提高,但是人体却不能承受过
量的比赛,在一次全力以赴的比赛后,运动员必须调整休息,使他们在精力高度集中、机体
潜力被充分动员之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必要的恢复。因此,比赛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
而应根据每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数量。对于一些综合性的运动项目,首先是田
径和游泳,运动员不仅要参加主项的比赛,而且应适当安排副项的比赛。这样做,不仅对少
年运动员,而且对优秀运动员都是必要的。
(二)比赛的分类及安排
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
类型(表11 一11)。
1、竞技性比赛(主要比赛)
2、训练性比赛
3、检查性比赛
①检查运动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稳定水平。如艺术体操选手在掌握了全套动作之后进
行的检查性测验。
②检查特定运动素质的发展情况。如1500 米跑运动员在冬训第一阶段后参加10 公里越
野赛,检查一般耐力的发展情况。
③检查阵容安排的适宜度。
④检查战术设计的应用价值和战术配合的熟练程度。
4、适应性比赛
为了能使运动员对重大比赛作好准备,常在主要的比赛之前安排一系列适应性比赛,亦
称热身赛。
(三)比赛阶段的划分
计划参加的全部比赛,不应该平均分布在整个比赛时期中,而应该在一个比赛时期中安
排2~3 个比赛阶段。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以3~6 周为限,各个比赛阶段之间应有一定的时
间间隔。
——在每一个阶段中,可使运动员持续发展自己的竞技状态,逐步引导至最佳状态;
——运动员可利用比赛阶段之司的间隔,组织实施必要的赛间训练。
(四)优秀选手比赛次数的控制
必要数量的比赛,是运动员充分表现其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但过多的比赛也会导致运动员心理上和生理上过于疲劳。优秀选手在安排比赛时应注意有所
选择、有所取舍,既保证必要的比赛次数,更要确保在重大比赛中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
二、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
(一)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安排的训练学要点
负荷的量度与负荷的内容一起构成了训练负荷,施加于运动员之身,产生相应的训练效
果。在年度训练计划中,应该设计好负荷量度变化的基本趋势,确定最大负荷量与最大负荷
强度、中等或较小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及它们各自所处的训练时期,确定二者之间在不同阶段
中的适宜搭配。安排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全年训练负荷的量度是不断变化的,安排时力求在重要竞技性比赛时,运动员机体
处于能表现出最高强度(包括最大速度、最大重量、最大距离、最高质量等)的状态。
2、全年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与安排,应与运动员机体状态的周期性变化相适应。
3、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无论发展体能、技能还是战术能力,都应首先加大负荷
量,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负荷强度。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同时加大负荷量和提高负荷强度。
4、应高度重视负荷后的恢复,使训练负荷带给机体的疲劳及时得到消除,并出现超量
恢复,以获得更大的训练效益。
(二)不同项群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安排的不同特点
1、不同项群年度训练负荷量度安排主要着眼点不同。
2、体能主导类项群的训练负荷,与其比赛结果可准确测量的特点相对应,通常也便于
准确地表达。
第四节 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
赛前的中短期集训包含着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训练活动。国家级优秀选手参加世界大
赛前,要组织集训;小学生代表队参加地区比赛,也要组织集训。但它们的特点不同,时间
长短不一,水平高低不一,具体情况各异。因此,作为一名集训队教练员,既要掌握中短期
集训的一般要点,又要根据集训队员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及负荷特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将中短期阶段集训看做是若干个周训练的组合。这些周训练过程,
既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又彼此联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阶段训练过程。各周训练负荷的组
合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这里我们以持续6 周的阶段训练计划为例,分别列举几种不同的负荷
结构。图11-6 中,a 型连续6 周安排中等负荷,负荷的调节主要在各周内部安排。b 型先逐周增加负荷至最大,然后再下降调节,这种安排会使运动员感到较深的疲劳,需要接着安排必要的调整和过渡。c、d 型周负荷的节奏比较明显,运动员的机体可及时获得必要的恢复,因而也为许多运动员所采用。
各周负荷的内部结构,即负荷的量与强度变化的特点,则需视阶段训练计划的主要任务
而定。在中短期阶段集训中,如果时间许可,常常为完成某一特定的训练任务,制定连续几
周的专门训练计划。如加量的阶段训练计划,加强度的阶段训练计划,发展最大力量的阶段
训练计划,连续比赛的阶段习练计划等等。不同的训练任务对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有着不同
的要求,图11-7 显示了不同类型阶段训练计划负荷变化的特点。在加量的阶段训练计划中,
负荷量呈阶梯形上升,而负荷强度基本上保持不变,或略有起伏。在加强度的阶段训练计划
中,负荷强度呈阶梯形上升,同时负荷量相应地呈阶梯形下降。在连续比赛的阶段训练计划
中,每个周末比赛日负荷的强度都是最高的,负荷量只是根据比赛的需要而定。在一周中的
其他训练日,也就是赛间训练日,则应减低负荷强度,保持必要的负荷量,这样既能使运动
员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系统得到休整,又能很好地保持连续比赛所需要的体能。
中小学及少年儿童运动员参加区市运动会或加入市队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之前,常常要
组织一个月左右的集训。在根据运动员起始状态和所拟定的目标制定这种短期集训计划时,
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安排好一个月中4~5 周之间的合理结构,确定各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这里提供5 周集训的两种周型结构作为示例(图11 一8)。
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
(一)对不同类型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对在集训前一直坚持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中短期集训应被看做是系统的全年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集训期间的训练计划应力求保持与原年度训练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青少年集训队中,有时会碰到一些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被选了进来。这是由于他们自身具有从事某一项目竞赛的较好的先天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其遗传效应在特定的时间里集中地表现了出来。
在中短期临时集训的队伍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长期间断训练的老运动员。他们曾亲身
经历过艰苦的训练和激烈的竞赛,在退出竞技舞台之后,由于某种机遇或需要,又来参加集
训和比赛。经过长时间的间断,这些老运动员的体能大多有明显的下降。一方面在竞技环境
中,从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仍然可以发出高强度的神经冲动;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肌肉、韧
带等运动装置却难以承受这样大强度的刺激,因而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会出现韧带或肌肉拉
伤的现象。
(二)对不同项目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中短期集训时间有限,因此,应抓住短期内较有把握收到成效、且对比赛成绩有较大影
响的方面集中加以训练。这样,不同运动项目的中短期集训自然就有着不同的重点。
第五节 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
一、规范化用表的用途
训练计划的制定尽管因项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正如前文所述,任何一份训练
计划都必须包括应有的基本内容。训练计划的规范化有助于教练员遵循运动训练活动的一般
规律,系统地思考训练工作,有序地设计训练进程。
训练计划可用文字叙述,亦可用图表表述。用文字叙述利于自由地充分地表达教练员对
训练工作的认识和设想,便于体现和反映教练员独有的风格;用图表表述则简洁明晰,便于
纵向和横向比较。为便于广大教练员应用,我们特设计了《年度训练计划要点规范化用表》。
其中包括:
——上一年度比赛成绩及本年度参赛指标;
——上一年度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及本年度竞技能力指标;
——实现参赛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实现参赛指标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
——上一年度训练负荷量度的基本统计及本年度负荷量度指标;
——年度训练的周期、阶段划分及各项计划内容要点;
——周训练计划的基本模式;
一一年度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安排。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于组织
像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一样,“星期”在运动训练中,也是一个基本的时间单位。
人们把周训练作为组织训练活动极为重要的基本单位。
训练计划类型: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  四种基本类型。
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基本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基本训练周的任务,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以获得多种竞技能力的提高。体能主导类项目基本训练周又可分为加量周和加强度周。技能主导类项目基本训练周则又分为基本技术训练周和完整技、战术训练周。在需要给运动员机体以强烈刺激时,还可组织实施不同特点的强化训练周。
2.基本训练周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
(1)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
(3)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
(4)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3.基本训练周负荷的结构特点
(1)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日数及课次有很大的区别。儿童在基本训练阶段初期,每周2~3次训练就已经足够了。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在训练实践中,有经验的教练员常常把一周的训练分为两半。
周运动负荷的加大,是基本训练周符合变化的主要特点。只有加大负荷,才能引起机体深刻的变化,产生新的生物适应。加大负荷的途径有三条:
——增加负荷量,同时负荷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地下降
——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地减少;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刺激。
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赛前训练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赛前训练周的任务是力求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中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向去。
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比赛周的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
由于不同内容、不同负荷的训练后,达到超量恢复所需的时间不同,又为了比赛中表现出高度的竞技水平而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就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这对于顺利地参加比赛、创造优异的参加是非常重要的。
(2)连续比赛周安排的特点
在对抗性球类项目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常常要连续参加多场比赛,这就要求教练员根据比赛日程的安排制定相应的比赛周训练计划。
综上所述, 比赛周负荷的安排, 全部要围绕着使机体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状态来进行。负荷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需依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及赛前的状态而定。一般来说,总的负荷水平不高。在比赛日之前,通常需降低训练强度或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负荷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亦应减少或保持,只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如间断训练后恢复训练的过程中参加比赛时,才可适当地加量。
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比赛周的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比赛周一般是以比赛日为最后一天、倒计一个星期予以计算的。
在准备时期有时运动员参加一些训练性比赛,完全不要求专门准备,只是在正常的训练过程中安排比赛而已。这种情况下的训练,可不作为比赛周的训练看待。具有检查作用的比赛,特别是力求完成训练目标的比赛,要求运动员全力以赴作好准备,则都需要按比赛周训练的特点予以专门的安排。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
由于不同内容、不同负荷的训练后,达到超量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又为了比赛中表现出高度的竞技水平而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就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这对于顺利地参加比赛、创造优异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2)连续比赛周安排的特点
在对抗性类项目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常常要连续参加多场比赛,这就要求教练员根据比赛日程的安排制定相应的比赛周训练计划。
比赛周负荷的安排,全部要围绕着使机体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状态来进行。负荷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需依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及赛前的状态而定。一般来说,总的负荷水平不高。在比赛日之前,通常需降低训练强度或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负荷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亦应减少或保持,只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如间断训练后恢复训练的过程中参加比赛时,才可适当地加量。
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
1.恢复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恢复周的任务是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地实现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恢复周的安排也根据专项运动及负荷的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和训练的具体情况而定。在连续较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之后,或大量激烈、紧张的比赛之后,应安排恢复周,以便于比较集中、比较充分地使运动员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恢复。
2.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的特点
为了实现恢复周训练的主要目标,要求其训练内容广泛而灵活。应多选择一下内容:
——一般性的身体练习。如非专项的球类活动、游泳等。
——带有游戏性的练习等。恢复周通常大大降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或者大幅度地减少,或者适当保持一定的水平。
第二节 训练克的计划与组织
训练课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教练员制定的任何计划都需要通过一次次训练课的组织予以贯彻实施。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正是一次次课的训练效益积累的结果。因此,训练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训练过程的进行及运动水平的提高。
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
根据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可以把训练课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训练课的种类和特点
1.身体训练课(或称体能训练课)
训练课的种类: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2.技战术训练课
这类课中主要进行各类技术与战术的训练,以及各种为专项技、战术训练服务的辅助性练习。其主要特点是目的明确、内容训练手段与方法较为集中。训练负荷视课的目的及其在训练过程中所处于的位置而定。
3.综合训练课
运动训练过程中这类课亦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这类课中,根据运动员发展多种竞技能力的需要,运用包含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等紧密结合实战需要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训练。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这类课的任务是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检查,或者直接参加比赛。课的内容、测试的手段则根据计划中的要求予以安排。
二、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
1.身体训练课的要求
身体训练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各种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体能。要注意安排好不同素质训练的先后顺序及训练的负荷。
2.技、战术训练课的要求
技、战术训练课的基本任务是学习、掌握和熟练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提高技、战术质量,及时纠正技、战术错误,两人及集体项目运动员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集团竞技能力,要注意安排好技、战术训练程序,选择有效的技、战术训练手段。
大量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都将分解法与完整法结合运用。在进行分解教学与训练时,则要注意科学地安排练习的程序,以使得运动员能有序地渐进地掌握比赛所需要的技术和战术。
3.综合训练课的要求
综合训练课的任务是全面地或综合地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专项竞技能力。安排时特别注意不同训练内容的合理组合。通常在一次训练课中,先进技、战术训练,后安排运动素质的训练。还要注意负荷的合理分配,以便运动员能依次完成全部训练内容,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的要求
训练过程中的测验、检查和比赛是检查训练成果的手段。要注意按训练计划的要求安排相应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方式,以便准确、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训练状态。
三、训练课的结构
训练课的结构是指训练课的各组成部分及其进行的顺序。
1、准备部分:任务调整心理状态,调动各种生理机能
2、基本部分:综合训练课的基本部分安排应考虑以下问题:
a各种内容练习之间的顺序
b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应性的专项准备活动
c注意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
d安排作用于同一机体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波浪型的变化
结束部分:解除训练时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生理的紧张状态。
训练课的负荷量度:A明确负荷属性是度量负荷大小的重要前提:(结构属性、机能属性、个体属性、专项属性)  
B训练课负荷量度等级的划分
安排运动员训练课负荷量度时必须认真考虑特点:
1运动专项特点的需要  
2训练课所完成的任务   
3运动员个体所能承受负荷水平
4完成训练课任务时,运动员有机体的主导机能系统所能承受负荷水平。(较大负荷的恢复时间为1-1.5天、中等负荷为10-12小时、小负荷则几十分钟或几小时)
第十三章 运动队伍的管理
运动队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组织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单元,是组织实施运动训练的基层组织形式。
运动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训练目标确定后训练与比赛的组织与保证工作;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教育与培养;与训练活动有关的各项事务、各种人员的教育、监督和协调;运动队多种效益的获得与发挥等等。
第一节 我国运动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基础
竞技体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开展体育运动、振奋民族精神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综合的社会功能。因此,应该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运动队伍管理对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运动队管理的思想基础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在全面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运动队管理同样应以此为根本。
运动队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运动队管理的组织保障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程度空前激烈攀登世界高峰,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队的根本任务,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担负着为国争光的光荣职责,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主力军。
运动队管理工作应围绕着充分调动和发挥教练员及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来进行。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取决于教练员与运动员。他们是创造优异成绩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运动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才可能成功地参与现代竞技体育舞台日新月异的激烈竞争。
三、运动队管理的法规依据
运动队是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中基本的组成单元,运动员是我国的公民,他们与每个公民一样应该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任何超越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限制的特殊权利。因此,加强运动队法制建设,提高运动员遵纪守法观念,是运动队管理必须做的工作。运动员遵纪守法、遵守内部规定的纪律是理所应当的。
四、运动队管理的经济基础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深入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运动队的经费来源也必然是多渠道和多层次的。政府拨款是重要的财政支持,但运动队吧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的财力支持,而必须从多方面筹集组织运动队训练活动的经费,使运动队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五、运动队管理的人本原则
创造运动成绩取决于从事运动训练的人,既取决于教练员、也取决于运动员,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运动训练的最终结果——运动成绩是不确定的,因此严格来说,创造成绩的训练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实验过程。这一实验过程不是机械和被动的,需要参与者顺应发展趋势,不断摸索、勇于进取并敢于创新。同时参与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身在不断产生,这就使得教练员与运动员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为此,需要在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大前提下,自始至终牢牢把握住变化的方向与程度。
第二节 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
一、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设立运动队的训练目标
用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制定不同发展时期目标和计划,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
科学的组织实施计划,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训练计划顺利实施是运动队管理的首要工作。运动成绩目标确定后,由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等有关人员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训练计划。保证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就是运动队管理的头等大事。实施训练计划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非训练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逐一解决。
(三)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不断完善队伍内部的管理机制,合理地组织、分配和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协调全队的各项工作,并为完成这些工作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素质
全面系统地运用管理机制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合理有效地发挥每位工作人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各项工作能高效率顺利进行。
激发运动队所有人员的积极性是运动队管理的关键工作。人是创造运动成绩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
(五)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成果
积极运用各项科技新成果,使之与运动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六)处理好运动队与外环境的关系
准确处理运动队与外部相关单位的关系。运动队的建设与运动队外部单位有极大的关系,外部的影响往往在运动队内部产生相应的反响,处理不当则将严重影响运动队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影响更为强烈。因此,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处理好与各方面的联系。
二、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拥有管理权和责任的领队和教练员,是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运动员是执行者,是运动员管理工作中的客体。二者构成了一对矛盾。
(二)政治思想工作与法规管理的关系
运动队的基本任务是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挖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使之充分发挥,创造优异成绩,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是促使运动员有机体进行生物学改造和适应的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和法规建设是优秀运动队管理中重要的两大要素。
(三)外部约束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的关系
与人们通常的认识相比,现代许多运动员成熟早、反应快、见识广、思想敏捷、自信心强;但是认识事物较片面,不满于外界的约束。所以,简单的强制性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节 教练员与运动员
运动队由不同的人员组合而成,有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以及队医、科研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成员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其他成员依运动队的规模及所具备的条件面设。
一、教练员
(一)教练员在运动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教练员是运动队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
运动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工作就是搞好训练,而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训练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
教练员对训练工作的发展方向、某一时间阶段内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总任务的具体对象都应提出方案,并与领队等运动队中的其他成员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带领运动队完成好训练任务。
2.教练员是运动队管理链中的信息沟通者
教练员在运动队中对训练工作最具发言权,因此,他应该时刻掌握本项目运动训练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与本运动队有关的其他运动队的信息。
3.教练员是运动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从管理学角度讲,运动队要完成训练工作任务,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由于种种原因,运动员之间会产生很多矛盾;在执行运动队制定的许多规章制度时,队内的各种成员之间也可能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教练员应该从维护正常训练工作秩序出发,协助领队做好其他人员,特别是运动队的工作,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产生矛盾是运动队中常见的现象。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要多沟通,交流。多交换位置,考虑对方的建议。
(二)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1.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1)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2)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3)熟练的专项训练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4)适应于运动队生活环境的能力
二、运动员
(一)运动员在运动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运动员是运动队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
2.运动员是运动队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二)运动员的基本
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A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  
B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品质。
C强烈的学习追求与准确的独立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
D高度的自控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想,落后意识的能力。
2.教练员能力:知识能力起重要作用,包括:学习能力、科学组织训练能力、收集掌握各种信息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
 
第三篇  运动生理学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
   概念:通过同化和异化过程,生物体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即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产生能量过程。
   以上两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依存,是需要酶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移、利用,而能量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应激性
   3.兴奋性
   概念: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环境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分类,有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要求。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兴奋: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
   兴奋性表现:兴奋:相对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活动——相对静止,强——弱
   例:肌肉活动的兴奋——收缩耦联、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活动、心脏活动的强弱变化。
   比较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区别。
   4.适应性
   概念: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客观环境的长期影响可使生物体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例:气候服习、高原环境中人体红细胞增多
   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肌纤维增粗。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为人体机能对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启发学生结合运动实例说明适应性在训练比赛中的重要性
   5.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及调节的控制
   细胞外液——内环境: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稳态
   稳态不断受到影响,又不断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维持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保持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体内调控机制调节生理机能,使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节律。
   体内主要调控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例:神经系统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内分泌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一)调节
   1.神经调节
   概念:神经系统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
   结构基础:反射弧
   基本过程:反射
   调节特点:快速、准确、短暂
   例:运动神经对肌肉活动的支配性调节
   2.体液调节:
   概念:人体血液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等进行的生理调节。
   基本过程:内分泌腺、组织等——血液——靶器官或细胞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准确
   例: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机能的调节、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和特点。
   3.自身调节
   不依赖外来神经、体液调节,局部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
   例:肌肉活动的初长度调节
   4.生物节律
   (二)调解的控制
   1.非自动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
   用图示解释反馈调节的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实例中哪些是属于正、负反馈。
   3.前馈控制系统
   三、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法:① 慢性试验;② 急性试验
   2.人体试验法:① 运动现场测试法;②实验室测试法
   (二)历史与研究现状
   1.运动生理学的历史
   希尔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当时出版了三部运动生理学名著: 《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影响速度与疲劳的因素》和《有生命的机械》。
   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的40年代。生理学家蔡翘于194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 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为我国首次培养出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其后,在高等学校体育东中也先后成立了运动生理学教研室。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置了运动生理学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运动生理学的科研机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
   2.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四、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水平研究不断深入
   2.宏观水平研究更加发展
   3.研究方法日益创新
   4.应用性研究受到重视
   5.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
   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与解剖学结合复习肌纤维的结构
   1.肌细胞即肌纤维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分子的组成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结合《绪论》有关问题提问)
     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静息电位
   1.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视图)
   2.产生原理
   ①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而对Na+的通透性较小,K+向细胞外流动。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
   ④ 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1.概念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
   2.产生原理
   膜外Na+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Na+的平衡电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
   3.特点
   ① “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② 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③ 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无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以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环路方式双向传导
   有髓鞘神经呈跳跃式传导,速度快;无髓鞘神经传导速度慢。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终板:终板前膜(介质)、终板后膜(受体)、终板间隙(酶)
   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冲动→轴突末梢→钙通道开放钙入→突触小泡前移融合破裂→释放乙酰胆碱→乙经间隙与后膜受体结合终板电位(钠内流>钾外流)→总合为动作电位→沿肌膜扩布
   五、肌电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1.概念: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
   2.要点:肌原纤维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
   3.根据:肌细胞缩短时,Z线互相靠拢,肌小节变短,明带和H区变短甚至消失, 暗带的长度则保持不变。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运动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肌膜兴奋→横管膜兴奋→三联管兴奋→终池(纵管、肌质网)释钙→肌钙蛋白亚单位C+钙→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变化→原肌球蛋白变构移位→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暴露+粗肌丝横桥→ATP酶激活→ATP分解供能→横桥摆动→细肌丝向H区滑行(多次)→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三、兴奋-收缩耦联
   概念: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钙离子是重要的沟通物质。
   三个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第四节 骨骼肌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
   1.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要引起骨骼肌兴奋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即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因肌而异,与肌肉的训练程度有关,
   2.刺激作用时间:兴奋的必需条件之一。作用时间与刺激强度成反比。
   时值:用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时值愈小则组织兴奋性愈高。
   (肱二头肌时值:一般人:0.058毫秒;二级举重运动员:0.051毫秒;举重运动健将:0.047毫秒)
   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变化速率(通电、断电霎那)。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首先增加,后长度变短,起止点彼此靠近,引起身体运动。
   2.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
   (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
   2.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
   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1.概念: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2.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
   例: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1.概念: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2.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例:自由泳划水
   (五)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离心收缩力量最大。
   2.代谢:离心收缩耗能低,生理指标反应低于向心收缩
   3.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略)
   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1.运动单位的概念
   1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1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的动员
   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高低结合,形成运动单位的动员。
   表现:最大收缩运动单位动员特点。
   训练:欲使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收缩力量应以次最大力量为基础。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方法:根据收缩速度;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罗马数字等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直径(快)、收缩蛋白(快)与肌红蛋白量(慢)、肌浆网(快)、毛细血管网(慢)、线粒体(慢)、所支配的运动神经元等快、慢肌的不同。
   (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快),因每块肌肉中快慢肌不同比例混合,快肌比例高的肌肉收缩速度快。
   2.力量(快),因快肌直径大于慢肌,快肌中肌纤维数目多。
   3.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加大。
   4.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抗疲劳能力强于快肌。
   (三)代谢特征
   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低强度运动慢肌首先动员;大强度运动快肌首先动员。不同强度的训练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大强度——快肌;低强度,长时间——慢肌。
第二章 血液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
   1.血细胞与血浆
   组成:血细胞(40%——50%):红细胞(男:40%——50% 女:37%——48%)、白细胞、血小板(1%)
   血浆(50%——60%):水、无机物(无机盐离子)、有机物(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
   血清:消耗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液体成分
   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这是因为血液凝固时,血浆中的液体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固体的纤维蛋白,网罗血细胞成为血块。
   2.血液与体液
   ① 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为体重的60%——70%。
   ② 细胞外液(20%):血浆(15%)、组织间液(5%)、体腔液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① 概念
   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的调节,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保持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运动中酸性程度增加——缓冲调节等,体内温度增加——散热增加;出汗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多饮;高原环境氧分压低,体内环境氧分压低——循环、呼吸代偿,EPO增加等)。
   ②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三、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2.运输作用
   3.调节作用
   4.防御和保护作用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和比重
   2.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登山运动和长跑运动后血液粘滞性增加的机制不同
   3.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4.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
   主要缓冲对:
   血浆:碳酸氢钠/碳酸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红细胞:碳酸氢钾/碳酸 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贮备正常约为50%-70%。
   意义: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强。
   五、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依靠Hb)。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红细胞具有可塑性变形能力。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红骨髓
   (1)生成原料:铁与蛋白质
   (2)成熟因子:①叶酸②维生素B12
   (3)生成调节: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②雄激素:
   2.红细胞的破坏
   六、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
   根据白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染色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颗粒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种;另一类是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所含白细胞总数在5000-10000之间变动,平均约为7000左右。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卫,它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1.吞噬细胞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2.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 
   3.嗜碱性粒细胞
   七、血小板
   主要生理功能为:1.参与生理止血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通透性。
   八、血量和血型
   (一)血量
   正常成人血液的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使血管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维持正常血压和血流。
   (二)血型
   血型——血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而言。
   1. ABO血型系统
   2. ABO血型与输血
   3. Rh血型系统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三、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生理特性:无核、双凹圆盘形、直径:6——9微米; 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2.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大强度运动后即刻:10%,运动后30分钟: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1.概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其缩写为H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红细胞携带O2(氧)和CO2(二氧化碳)这一机能是靠红细胞内的Hb来完成的。
   2.血红蛋白功能
   ① 运输O2的作用
   ② 运输CO2和缓冲血液酸碱度的作用。
   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二)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而以血红蛋白值偏低波动小者为较差。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
第三章 循环机能
  
  
   第一节 心脏的机能
   一、心脏结构
   主要机能: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
   心脏的一般结构 (复习)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兴奋、冲动的特性。
   起搏点:窦房结,窦性心律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能力的细胞,收缩功能已基本消失,如心内特殊传导系统的大部分细胞。
   非自律细胞——如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主要功能是收缩与射血,又称工作细胞。只有在兴奋传来或受到刺激时才出现去极化过程。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节律。潜在起搏点——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自律性较低,受窦房结的控制,本身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性
   概念:心肌自身传导兴奋的能力。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纤维→心室肌。
   3.兴奋性
   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分期:有效不应期(钠通道失活,绝对不接受刺激)→ 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接受,产生动作电位小,传导慢)→超常期(兴奋性高易受刺激)
   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发的兴奋和收缩,发生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代偿性间歇——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使随后来的窦房结兴奋失去作用,必须等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故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4.收缩性
   概念:心肌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收缩耦联,完成肌丝滑行的特性。
   特点: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2.“全或无”同步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
   2. 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60——100次/分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3.心率实践意义: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二) 心脏的泵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可能变化,室内压急剧上升。约0.05s。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超过动脉压,动脉瓣被推开,心室快速射血,历时约0.1s。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血液减少,收缩减弱,射血速度变慢。历时约0.15s。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与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约0.07s。
   快速充盈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液被“抽吸”快速流入心室,占总充盈量的2/3,约0.11s。
   减慢充盈期:心室内血量增多,房室之间压差减小,血流速度减慢,约 0.22s。
   (三)心音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或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第一心音的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心音: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第二心音的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①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约145ml(毫升),收缩末期容积约75ml,每搏输出量约70ml。
   ② 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③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典的费克氏法是从气体代谢率来计算单位时间经过肺循环的血液量来测定心输出量的。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①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每搏量↑→心输出量↑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
   后负荷——动脉压是心室收缩射血时所承受的后负荷。
   ②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③ 静脉回流量
   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3.心脏做功
   4.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影响因素:心率、搏出量
   四、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它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一)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描记及导联
   1.肢体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 3.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三)动态心电图
   (四)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运动以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异常,借以诊断冠心病或判断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方法,称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临床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二阶梯双倍运动试验、跑台运动试验和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2.各类血管此四种基本成分的相对比例有很大差别。(视图)
   主动脉、大动脉:弹力纤维丰富,弹力血管;
   中等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平滑肌层厚,前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交换血管;
   静脉:有平滑肌层,后阻力血管,壁薄,数量多,口径大,容纳循环血量60%——70%,容量血管。
   二、血压
   (一)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形成。100——120mmHg(1 mmHg=0.133KPa)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60——80 mmHg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脉压/3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 20——40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 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50 mmHg
   生理: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遗传因素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
   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收缩压↑
   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反之则舒张压降低。 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
   大动脉管壁弹性好,血压正常;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 前提条件。
   三、动脉脉搏
   概念:心动周期内动脉内压力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动脉血管搏动。
   正常值:一般与心率一致。
   作用:诊断疾病;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及训练后恢复状况。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值接近于0。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心脏射血功能弱,静脉收缩,静脉内血量增多:值高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值为15——20 mmHg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五、微循环 (视图)
   (一)概念: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支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及交换面积
   数量:400亿根 密度:心脑肝肾﹥骨骼肌﹥骨、脂肪、结缔组织
   交换面积:22000um/根,1000㎡/总
   (四)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扩散 过滤(血管内向血管外)和重吸收(血管外向血管内) 吞饮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使心搏加快加强。
   ②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搏减慢减弱。
   2.血管的神经支配
   ① 缩血管神经。
   ② 舒血管神经。
   (二)心血管中枢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小脑中。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性反射。减压反射是体内典型的负反馈,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压的稳态。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二)略
  
   第四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运动时,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
   (二)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还在于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三)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3.心血管机能改善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
   四、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 脉搏(心率)
   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 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五、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第四章 呼吸机能
  一、概念: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不断地向外界排出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二、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
   呼吸系统结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泡(数量、面积、壁6层=1微米、功能、弹力纤维、表面张力)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概念:胸廓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
   产生机制:呼吸肌舒缩→胸廓运动→肺扩张回缩
   呼吸肌: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胸颈背肌肉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部肌
   1.平静呼吸过程:主动吸气,被动呼气 ;
   用力呼吸过程:呼吸气均为主动
   2.呼吸形式: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肌活动为主 ; 混合呼吸
   逆呼吸:吸气时收腹
   (二)肺内压
   概念: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时减小,呼气时增大,均与大气压相差2-3或2-4毫米汞柱。
   (三)胸内压: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弹性回缩力
   生理作用: 牵拉肺扩张,有利于气体交换。
   二、肺通气机能
   (一)肺容量及其变化
   1.潮气量:平静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约500毫升。
   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末最大吸气量。约1200毫升。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末最大呼气量。约1000毫升。
   4.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1+2=深吸气量 1+2+3=肺活量 3+4=功能余气量 )
   5.肺活量:身体素质及训练程度评定指标之一,因限制因素较多,供参考。
   男:3500毫升 女:2500毫升
   6.功能余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7.肺总容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
   (二)肺通气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肺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
   成年人:6-8升 代谢水平高时增加。
   (三)肺泡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进入肺泡与血液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 呼吸频率
   三、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1.肺活量 :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每十年下降9%以内。
   2.连续肺活量: 连续五次测肺活量。一次强于一次说明呼吸肌机能能力强。
   3.时间肺活量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气体分压和分压差:
   在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即为该气体的分压。
   存在于体内不同部位的同种气体的不同分压形成该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分子总是顺分压差从分压高的一侧流向分压低的一侧。即气体的扩散或弥散。
   2.人体不同部位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
   O2:肺泡104﹥动脉血100﹥静脉血40﹥组织0-30
   CO2:肺泡40=动脉血40﹤静脉血46﹤组织50-80
   3.气体扩散的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容积。
   正比于扩散面积、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温度
   反比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和扩散距离。
   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
   在1毫米汞柱的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扩散量。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O2及CO2均顺分压差换进或换出。
   运动中O2摄入增多,组织代谢旺盛,CO2产生增多,分压差加大,换气效率高。
   (三)影响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分子量愈大,换气愈快。
   2.溶解度愈大,换气愈快。
   3.呼吸膜愈薄,面积愈大,通透性愈好,换气愈容易。
   4.通气/血流比值=0.84时,换气效率高
   (四)局部器官血流量 :
   组织血流量愈大组织换气愈容易。
   二、气体运输
   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方式: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
   (一)氧运输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1.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Hb+O2→→HbO2(可逆 氧分压高结合 氧分压低解离)
   2.氧离曲线
   影响因素:
   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体温↑、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糖酵解产物)↑→氧解离作用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3.氧储备
   4.氧利用率
   概念: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氧脉搏= 每分输出量/心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形式:
   1.物理溶解:6%
   2.化学结合:
   ①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血红蛋白氨基与二氧化碳结合,其分压为条件。
   ②碳酸氢盐 87%,在血液中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运输,在此过程中排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意义: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呼吸机能可发生代偿反应。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为非意识性节律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一)神经支配:膈神经——膈肌下降、复位——胸腔上下径线变化
   肋间神经——肋间肌活动——胸腔前后左右径线变化
   (二)反射:
   1.肺牵张反射: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为负反馈调节。
   吸气——肺泡扩张——感受器——延髓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正反馈
   骨骼肌运动——呼吸运动加强。
   3.防御性呼吸反射
   病理因素、异物——咳嗽等活动。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1.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2.外周化学感受器(PO2、P CO2、H+):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1. CO2:维持正常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可刺激外周及中枢感受器。
   2. H+:直接刺激外周感受器,间接刺激中枢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3. O2:刺激外周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轻度缺氧)
   抑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重度缺氧)
   4.化学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中等强度运动:呼吸深度增加。
   最大强度运动: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氧耗增加
   呼吸当量:每分通气量/每分摄氧量 每1升的氧要经24升的通气量获得。
   呼吸当量值愈大,摄氧率愈低,反之则愈高。呼吸当量小为训练程度高的评定指标之一。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条件反射、运动中枢刺激呼吸中枢、本体感受器反射
   2.体液调节:CO2↑明显增加、O2↓刺激较小、H+↑剧烈运动时表现增多。体温增高、静脉回流量增加等。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作用:反射性肌张力增加;提供动作支点
   不良影响:胸内压上升,心输出量减少;
   停止后胸内压陡降,回心血量剧增
   合理方法:憋气前吸气勿太深,结束后吐气勿过快;尽量少使用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主要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通过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单位:千卡(Kcal)、千焦尔(KJ) 1千卡=4.186千焦耳
   (一)生理功用:
   糖:主要供能物质(总能量70%)每克糖完全氧化释放4.1千卡热量,需氧少,经济;
   脂肪: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全氧化释放9.3千卡热量;
   蛋白质:可供能,但主要用于组织生长、构成、更新、修补。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可释放4.3千卡热量。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
   方式:
   ①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②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
   ③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简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2.吸收
   ① 吸收的部位 :
   食物在口腔及食道内不被吸收。
   胃所吸收的食物也很少,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认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80%的水和90%的Na+及Cl-。
   ② 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糖→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
   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3. 运动与补糖
   ① 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② 补糖种类
   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目前多使用由2-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成的低聚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
   对糖原恢复的研究发现,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因此,补糖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二)脂肪代谢
   1.人体的脂肪贮备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
   2.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大量消耗利用。
   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三)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2. 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四)水代谢
   (五)无机盐代谢
   (六)维生素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概念
   1.能量代谢: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2.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3.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4.基础状态:人体处于清醒、安静、空腹、室温20—25摄氏度。
   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代谢。
   (二)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
   食物化学能(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产热)=热能+外功
   测定方法:间接法:反应物量与产物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不同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所释放的热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通过收集安静时和运动时的呼出气体,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量并换算成热量即等于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
   2.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比值。
   该指标可通过反映不同运动形式的运动强度来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2.情绪影响。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环境温度: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ATP——三磷酸腺苷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1.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
   ADP+CP→ATP+C
   2.酵解能系统
   底物: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
   3.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
   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均由三个系统不同比例混合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性质和特点。
   例:篮球:运球、投篮;足球:快速奔跑、射门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糖:首先分解肌糖原——血糖(运动5—10分钟后)——运动时间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脂肪:运动30分钟输出功率最大,在糖类动用并消耗,且供氧充足时大量动用
   蛋白质: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特点:种类多,强度低(50—70最大摄氧量%),时间长(30—60分钟)
  
   第三节 体温
   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一)体温的测定
   测定的常用部位包括口腔、直肠和腋窝。
   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ºC;口腔温度:约比直肠低0.3ºC;
   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ºC。习惯上,常采用方便的测定部位即口腔及腋窝。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昼夜节律;
   2.性别差异 ;
   3.年龄差异:新生儿和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成人略高于老年人。
   4.肌肉活动:进食、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等,机体的产热增多体温升高。
   5.其他
   二、体温调节
   (一)产热过程
   1.产热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运动时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增加l0-20倍。
   2.产热部位:安静状态时,主要是内脏;运动状态时,主要是骨骼肌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四个
   (1)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
   (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
   (3)随尿、粪排泄散发
   (4)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
   2.皮肤散热方式: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途径。
   (1)辐射散热:
   ① 概念: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气温、机体散热面积
   ③ 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占60%。
   (2)传导散热
   ① 概念:是指人体将热量直接传给与它相接触的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接触物体的温度和导热性能
   (3)对流散热
   ① 概念:是指体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 取决因素:气温和风速。
   (4)蒸发散热
   ①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
   ②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2. 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3. 服习
   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服习。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其体温调节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冷及热环境的服习,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气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
第六章 肾脏机能
  第一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三段。
   了解滤过膜的结构。
   肾脏的排泄途径:肾小球、肾小囊、近球小管、髓袢、远球小管、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除有排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或称原尿。血细胞和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不能滤过,仍保留在血液中。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和各种粒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大分子物质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则不能滤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即滤过面积,大的滤过面积有利于尿的生成。
   2.有效滤过压:是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血流量:激烈运动时肾血流量大为减小。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量最大、重吸收物质种类最多的部位。
   重吸收方式: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
   重吸收特性:选择性、有限性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如H+、K+ 、NH3等)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作用。
   四、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
   1. 尿的成分
   2.尿的颜色:淡黄色透明液体
   3. 尿的比重:1.010-1.025
   4. 尿的酸碱度:5.0-7.0
   5. 尿量:1-2升 /日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二是通过循环血量的改变。
   1. 血浆晶体渗透压:
   人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水利尿: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
   2. 循环血量、血压:
   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血压下降→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二、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1. 肾小球滤液中NaHCO3的重吸收
   2. 尿的酸化
   3. 铵盐的形成:排酸保碱,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一、尿量
   运动后尿量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泌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如果在夏季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或强度虽不大但时间长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泌汗,故尿量减少。
   二、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影响运动性蛋白尿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运动项目
   2.负荷量和运动强度
   3.个体差异
   4.机能状况
   5.年龄与环境
   三、运动性血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肉眼观察到的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显微镜下血尿为正常尿色,但可见红细胞。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第一节 内分泌概论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腺
   (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激素通过血液或淋巴液循环运送至靶细胞或靶器官发挥生理作用。(区别于外分泌导管输送,如唾液、胆汁、消化液)
   (二)生物放大作用
   内分泌作用的特点,经多个信息传递系统完成。
   第一信使:微量激素→第二信使:cAMP——环一磷酸腺苷等→明显生理反应。
   生物放大系统——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效应
   (三)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简介
   1. 远距分泌: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
   2. 旁分泌:睾酮作用于曲精管
   3. 神经分泌:ADH的分泌
   4. 自分泌:消化管的某些内分泌细胞
   二、激素
   (一)激素概念: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经体液运输至靶器官发挥生物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二)激素的分类:
   含氮类激素:蛋白质(肽类):生长激素等
   氨基酸(胺类):肾上腺髓质激素、甲状腺素
   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三)激素的一般作用特征
   1. 生物信息传递(信使作用)
   激素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号传递,从而加强或减弱靶组织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如:生长激素促进长骨生长
   胰岛素促进糖分解产生能量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等
   2. 相对特异性 :选择性作用于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特异性程度不同。
   3.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微量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逐级放大作用。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增加产热4200KJ
   4. 颉抗与协同作用
   颉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
   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一)激素作用的专门性
   每一种激素只能与一种受体结合,而每一种受体也只能与一种激素结合,这就决定了两者作用的高度特异性。
   (二)激素受体及其特性
   1. 细胞膜受体:非类固醇激素不能溶于脂肪,难于穿过细胞膜(双层脂质膜),故其受体一般均处于细胞膜,且作用机制主要由cAMP充当“第二信使”进行介导。
   2. 细胞内受体: 类固醇激素由于可溶于脂肪,故其极易穿过细胞膜进入膜内。因此,这些激素的受体绝大部分处于细胞质,个别的处于细胞核(如甲状腺激素)。
   (三) 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1.非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第一步,激素到达细胞后,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第二步,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了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
   第三步,在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下,ATP分解为cAMP(第二信使);
   第四步,cAMP激活蛋白激酶
   第五步,蛋白激酶再诱导出一系列的继发性、特异性反应。
   2.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第一步,激素到达细胞后,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构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第二步,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细胞的DNA结合,激活某些基因;
   第三步,在这个基因活化过程中,在细胞核内合成mRNA;
   第四步,mRNA进入细胞浆,促进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并诱发继发性的生理反应。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一、下丘脑与垂体
   (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腺垂体激素有:生长素、催乳素、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1. 生长素
   (1)促进生长发育:主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分泌异常所致疾病: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2)促进物质代谢:
   2. 催乳素
   蛋白质激素。催乳素的重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妊娠期乳腺发育,使乳腺开始并维持泌乳。
   3. 促甲状腺素
   一种糖蛋白。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甲状腺腺泡细胞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ACT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5.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前者能刺激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成熟。后者能促进卵泡的最后成熟。
   6. 促黑(素细胞)激素
   促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黑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合成和激活,从而促进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与毛发等的颜色加深。
   (二)腺垂体分泌的调节
   1. 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的调节
   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多种活性肽,通过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细胞,调节其相应激素的分泌。
   2. 外周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四种“促激素”通过反馈联系对腺垂体、下丘脑起调节作用。
   3. 反射性调节
   反射性地通过高级中枢影响下丘脑的活动,从而改变腺垂体的分泌功能。
   (三)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1. 升压素
   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为含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作用是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
   2. 催产素
   催产素(OXT)也是一种含9个氨基酸的多肽,它有促进子宫收缩和排乳两种作用,但以排乳为主,在分娩及哺乳时才发挥生理效应。
   二、甲状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有两种:
   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含量较多,占总量的90%。
   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生物学活性较T4强约5倍。
   1. 对代谢的影响
   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生理剂量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剂量时则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2.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幼儿分泌↓→呆小病
   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搏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大,外用血管扩张。
   三、肾上腺
   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从功能上看,皮质和髓质是两个独立的内分泌腺。
   (一)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由三层上皮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性皮质激素(少量的雄性激素和微量的雌二醇,亦可分泌皮质醇)。   
   这三类激素都是固醇衍生物,故统称为甾体激素。
   1.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促糖原异生、贮存,使血糖增高;促蛋白质、脂肪分解;
   (2)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3)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延长、加强儿茶酚胺的作用。
   2.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调节。
   (二)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起源于外胚层,能分泌和贮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者都是儿茶酚的单胺类化合物,故统称儿茶酚胺。髓质中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比例约为4:1。
   四、胰岛
   胰岛中有: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细胞,分泌胰岛素;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
   (一)胰岛素
   (二)胰高血糖素
   五、甲状旁腺
   (一)甲状旁腺的作用
   (二)甲状旁腺素的调节
   六、性腺
   (一)雄激素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和卵巢也可少量分泌。
   主要为睾酮。睾酮的生理作用:
   1. 促进男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
   2. 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促进体内蛋白质特别是肌肉、骨骼等处的合成,有利于水和钠在体内的保留;刺激红细胞的生成增多等。
   (二)雌激素:女性卵巢所分泌
   作用: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促使女性副性征出现;影响钙磷代谢,刺激骨细胞活动,有利于水钠潴留和蛋白质合成; 影响多种生理功能。
   (三)孕激素:女性卵巢分泌
   作用:促进妊娠期子宫、乳腺等的发育
  
   第三节 激素分泌的调控
   一、负反馈调控 胰岛素为例
   二、激素分泌的调控功能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作用机制:上位——中位——下位——靶器官(靶器官效应对以上发生负或正反馈调控)
   功能轴相互关系:运动状态为例
   协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皮质及髓质激素同时分泌增多
   颉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抑制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
第八章 感觉与神经机能
  
  
   第一节 感觉器官
   一、概述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 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 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成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 编码作用
   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把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4. 适应现象
   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称此现象为适应。感受器不同而适应的速度也不同。
   (二)感觉信息的传导
   1. 特异性传入系统
   2. 非特异传入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1. 体表感觉
   2. 运动感觉区
   3. 视觉感觉区
   4. 听觉和前庭觉
   5. 内脏感觉
   二、视觉器官:眼
   (一)眼的折光与成像
   1. 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2. 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视调节
   正常人的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够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增强,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而看清物体,这一调节过程称为视调节。
   意义:成像在中央凹(黄斑)处,形成清晰视觉。
   (二)眼的感光机能
   1. 视网膜的感光机能
   2. 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3. 色觉
   (三)空间视觉及眼肌平衡与运动
   1. 视力:是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分辨能力。
   2. 视野:单眼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一般来讲,鼻侧视野小于颞侧。不同颜色的视野也不一样,白色>黄色>红色>绿色,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视野不同,足球运动员绿色视野较大。
   3. 立体视觉:立体视觉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球类运动员立体视觉不完善会降低时空感,而使击球、传球、投球、接球等技术动作不准确。特别是在场地范围小、球速快的条件下不能准确地判断对方动作及接传方向。
   4. 眼肌平衡
   眼球的运动是靠运动眼球的六条眼肌,即上、下直肌,内、外直肌和上、下斜肌控制的。眼肌平衡决定于这些肌肉的紧张和松弛是否协调。
   三、听觉与位觉
   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
   (一)听觉
   听阈: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
   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
   听域:从可听阈到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包括的面积。
   (二)位觉:
   即前庭器官(椭圆囊、球囊、三个半规管)引起前庭感觉。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作用与直线的加减速度,及旋转运动的加减速度。
   1. 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
   ①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 。
   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
   ②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均有膨大端为壶腹,壶腹壁上有壶腹嵴,壶腹嵴也含有感受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旋转正负加速度
   2. 前庭反射与前庭机能稳定性
   前庭反射: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
   前庭功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在体育运动中,从事赛艇、划船、跳伞、跳水、滑雪、体操、武术、链球、投掷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较高。所以,经常参加这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
   四、本体感觉
   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本体感受器(肌梭与腱梭),它们能分别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这种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一)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
   1. 肌梭
   肌梭呈梭型,位于肌纤维之间并与肌纤维平行排列, 是一种长度感受器。
   2. 腱梭
   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梭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人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
   (二)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一、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
   2.神经纤维: 由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构成髓鞘和神经膜)所组成。
   基本功能:传导兴奋。
   ①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双向传导。绝缘性。生理完整性。相对不疲劳性。
   ②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不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不同。
   ③影响因素:
   3.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突触: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与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的部位。
   二、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一)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运动神经元池
   概念: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
   2. 牵张反射
   概念: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
   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
   1. 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网状结构: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
   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明: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2.姿势反射
   (1)状态反射
   概念: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头部后仰: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头部前倾: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
   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应用:在完成某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
   但是,在运动中也有个别动作需要使身体姿势违反状态反射的规律。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车时,做出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2)翻正反射
   概念: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特点:先转头,再转身。
   应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技能。
   实例: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
   (3)旋转运动反射
   概念:人体在进行主动或被动旋转运动时,为了恢复正常体位而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 。
   实例:在弯道上跑步时,身体向左侧倾斜,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右侧肌张力增加。
   (4)直线运动反射
   升降反射:坐升降电梯
   着地反射 :从高处跳下时,在着地的一刹那,上肢紧张性加强而下肢两脚分开顺势弯曲,以保持身体重心减少震动。
   体育运动中身体从高处落下时做滚翻动作克服着地反射,预防运动损伤。
   (三)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运动中的调控作用
   1. 小脑对运动的调控作用
   调节肌紧张、控制身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小脑损伤时,常见的症状为随意运动障碍,出现运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失去运动的稳定性。
   2. 基底神经节在运动中的调控作用
   具有控制肌肉运动的功能,与丘脑、下丘脑联合成为本能反射的调节中枢,它与肌紧张的控制、随意活动的稳定和运动程序编制有关。
   病变症状:舞蹈病与手足徐动症等或震颤麻痹
   (四)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 锥体系
   2. 锥体外系
   三、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作用
   (一)运动神经元活动的功能整合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
   1.植物性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特征
   2.运动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
   (1)循环系统
   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从而导致血液重新分配。
   (2)呼吸系统
   在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下,由于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使肺通气最增加,摄氧最增大,以满足肌肉缺氧的需要。
   (3)代谢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肝糖元分解和糖异生。
   (4)内分泌腺
   交感神经兴奋不仅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还使肾上腺皮质素、胰高血糖素、垂体-性腺轴的分泌活动增加,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量增加,每搏输出血量增大、血压升高,同时使糖分解代谢加强、血糖浓度升高。
   四、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
   记忆是指将学习获得的信息贮存和提取再现的神经过程。
   1. 学习过程
   本质: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1)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反射过程。
   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给狗喂食 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灯光 狗不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
   灯光+食物 狗分泌唾液(多次反复重复)
   灯光 狗分泌唾液(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个结合过程称为强化。
   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元之间建立了一种暂时性的联系。
   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个结合过程称为强化。
   (2)条件反射的消退和分化
   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只使用条件刺激而得不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这时条件反射的效应会逐渐减弱,以至最后完全消退,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3)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条件反射的建立使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既扩大了范围,又提高了预见性,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更加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
   2. 记忆过程
   3. 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二)条件反射的抑制
   1. 非条件性抑制
   (1)外抑制
   (2)超限抑制
   2.条件性抑制
   (1)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
   (3)延缓抑制
   (4)条件抑制
   (三)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
   人类皮层活动和动物的区别:具有两个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是具体的信号。如灯光、铃声、食物的形状、气味等。
   第二信号:是抽象信号,即语言和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能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能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也是人类区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九章 运动技能
  第一节 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
   一、运动技能
   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即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皮质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
   举运动实例解释运动技能的概念。
   二、运动技能的分类
   1.闭式运动技能:
   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动作结构周期性重复;反馈信息来自本体感受器;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属闭式运动
   2.开式运动技能:
   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动作结构为非周期性;反馈信息来自多种感受器,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球类、击剑、摔跤等对抗性项目属开式运动。
   启发学生思考和举例说明运动技能的分类。
   三、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一)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与运动技能
   1.人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
   ①谢切诺夫的论点
   ②巴甫洛夫的论点
   举例解释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巴甫洛夫有关随意运动生理本质的观点。
   2.人运动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理假说
   ①生理机制
   以跳高为例讲解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
   ②生理本质
   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随意运动的生理机理是以大脑皮质活动为基础的肌肉活动。大脑皮质动觉细胞可与皮质所有其他中枢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其生理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人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
   启发学生举例分析运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的不同点,从而说明其生理本质。
   复杂性:有多个中枢参与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
   连锁性:反射活动是一连串的,具有严格的时序特征,前一个动作即后一个动作的条件刺激。
   本体感受性: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重要作用。
   运动动力定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
   动力定型越巩固,动作完成越轻松自如;动力定型越建立得多,改建越容易皮质的灵活性越高。即基本技术掌握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掌握越快,越自如。
   大脑皮质机能的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动力定型可以代替旧的动力定型。
   (二)运动技能的信息传递与处理
   形成运动技能的信息来自体内和体外。
   体内信息:大脑皮质视觉、听觉、躯体感觉中枢的联合区形成一般解释区,由此转移信号到运动中枢。
   体外信息:教师信息传输,学生感官——神经分析综合。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发展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三个过程。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1.泛化阶段
   外部表现:动作费力,僵硬不协调,有多余动作
   生理特点:发生在学习技术初期。外界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强烈兴奋而发生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分化抑制未建立,条件反射建立不稳定。
   注意问题: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正确示范,不强调动作细节。
   2.分化阶段
   外部表现: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失,错误动作逐渐纠正,但动力定型不巩固,遇新异刺激可重新出现多余和错误动作。
   生理特点:发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外界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发展,条件反射建立渐稳定,动力定型初步建立,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进入分化阶段。
   注意问题 :强调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重点体会动作细节。
   3.巩固阶段
   外部表现:动作准确、优美,某些环节出现自动化。由于内脏器官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动作完成轻松省力。环境变化时动作结构也不易受破坏。
   生理特点:发生在反复练习之后。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建立巩固,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力定型牢固建立。
   注意问题:应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巩固动作技术。
   举运动实例说明在学习运动技术的不同阶段的外部表现,并解释是由于在不同阶段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生理特点所致。 启发学生回答在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启发学生回答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动作自动化
   1.概念
   所谓自动化,就是联系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2.机制
   启发学生回答动作自动化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一些表现。并举例分析随环境的变化,自动化的动作又变为有意识的动作。
   动作技能巩固之后,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技术动作。此时大脑皮质有关区域兴奋性可较低,但动作完成仍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之下,必要时又可转换为有意识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相对脱离,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可独立进行。必要时,两个系统的活动仍可成为运动动力定型的统一机能体系。动作自动化阶段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量,以防动作变形、变质。
  
   第三节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动机的作用
   (一)动机
   支配人的行为的目的,就称为动机。
   (二)动机与运动技能形成的关系
   动机与运动技能形成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及表现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它们之间呈现倒U字型的曲线关系。
   二、反馈的作用
   (一)反馈的概念
   通俗的说,反馈就是效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分的功能。
   (二)反馈的种类
   1. 正反馈与负反馈
   2. 固有反馈与非固有反馈
   (三)反馈的作用
   1. 提供信息
   2. 强化动机
   3. 激发动机
   三、训练水平的作用
   四、大脑皮质机能状态的作用
   五、感觉机能的作用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第一节 概述
   一、需氧量与摄氧量
   (一)需氧量
   1. 概念
   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2. 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启发学生思考和举例说明需氧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每分需氧量也相应增加。
   (二)摄氧量
   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二、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
   (一)氧亏
   1. 概念
   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举例解释氧亏的概念。
   2. 原因
   图示讲解氧亏形成的原因。
   (二)运动后过量氧耗
   1. 概念
   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2. 原因
   详细分析运动后过量氧耗形成的原因。
   ①体温升高
   运动使体温升高,而运动后恢复期体温不可能立即下降到安静水平,肌肉的代谢和肌肉温度仍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②儿茶酚胺的影响
   运动使儿茶酚胺增加。
   ③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④Ca2+的作用
   运动使肌肉细胞内Ca2+的浓度增加,刺激线粒体呼吸。
   ⑤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
   有氧工作能力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
   一、最大摄氧量
   (一)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正常值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绝对值3.0-3.5 L/min 相对值 50-55 ml/kg/min
   我国正常成年女子:绝对值2.0-2.5 L/min 相对值 40-45 ml/kg/min
   (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1. 直接测定法
   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符合运动试验测定其摄氧量。
   2. 间接测定法
   指受试者进行亚极量运动时,根据其心率、摄氧量或达到某一定量心率的做功量等数值推算或预测出VO2max。
   (三)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结合图示和运动实例来分析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1. 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
   肺通气与换气的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max密切相关。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VO2max的重要因素。
   2. 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
   氧利用率: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
   3. 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
   ①遗传因素 ②年龄、性别因素 ③训练因素
   (四)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结合运动例子讲解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 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与VO2max之间高度相关。
   2. 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3. 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二、乳酸阈
   (一)乳酸阈与个体乳酸阈的概念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这一点对应的运动强度即乳酸阈强度。
   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
   (二)乳酸阈的测定方法
   1. 乳酸阈的测定
   2. 通气阈的测定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阈”。通气阈是无损伤测定乳酸阈常用的指标。
   结合生化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和举例说明乳酸阈和通气阈测定的理论依据。
   (三)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2. 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启发学生比较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应用的异同点,加深对这两个指标应用的认识。
   乳酸阈是衡量有氧能力的另一重要指标,而且生理机制与最大摄氧量不同,对无氧能力研究的历史虽然没有有氧能力历史那么长,测定和评价的方法也有限,但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三、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一)持续训练法
   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
   (二)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著提高有氧工作能力。有氧工作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个体乳酸阈提高。
   (三)间歇训练法
   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
   ①完成的总工作量大
   ②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
   (四)高原训练法
   图示讲解各训练法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一、无氧工作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1. 概念
   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
   2. 组成
   ATP-CP分解供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
   3. 对无氧功率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不同运动项目的供能系统和生理基础。
   (一)能源物质的贮备
   1. ATP和CP的含量
   10秒钟极限负荷试验。
   2. 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
   糖无氧酵解供能指由肌糖原无氧分解为乳酸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二)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等。
   (三)最大氧亏积累
   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三、无氧工作能力测试与评价
   介绍无氧能力测定、评价方法和意义。
   1. 无氧功率的测定
   无氧功率是指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①萨扎特纵跳试验法
   ②玛加丽亚跑楼梯试验法
   ③温盖特无氧功率试验
   以最快速度完成30秒全力蹬踏功率自行车的运动并以此测定出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及无氧功率递减率。
   2. 恒定负荷试验
   受试者在相应的运动器械上维持恒定功率负荷的运动,直至不能维持为止。
   3. 无氧能力的生理学检测
   四、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一)发展ATP和 CP供能能力的训练
   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
   原则:1. 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
   2. 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能短于30秒。
   3. 成组练习后,组间的练习不能短于3—4分钟。
   (二)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1. 最大乳酸训练
   2. 乳酸耐受训练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举例解释身体素质的概念。
  
   第一节 力量素质
   肌肉力量是绝大多数运动形式的基础。肌肉力量可表现为绝对肌力、相对肌力、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几种形式。通常所说的肌肉力量主要是指绝对肌力,它是上述各种肌力形式的基础。
   一、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一)肌纤维的横断面积
   结合力量性运动项目运动员肌肉发达来说明力量大小取决于肌肉横断面大小。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造成的。
   (二)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
   对于同样数量肌纤维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
   (三)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
   (四)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
   (五)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六)年龄和性别
   (七)体重
   二、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
   介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力量可训练性因素有哪些。
   (一)肌纤维的收缩力
   通过训练,可使肌原纤维收缩蛋白含量显著增多,肌原纤维增粗,肌细胞内的肌糖原等能量物质大量贮备,有关代谢酶的活性增加,这些因素都使肌肉的收缩能力提高。
   (二)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运动训练能有效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从而提高肌肉力量。
   (三)肌纤维类型
   三、功能性肌肉肥大
   (一)肌浆型功能性肥大
   指肌纤维非收缩蛋白成分的增加所致的肌肉体积增加。
   (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表现在肌纤维中的收缩蛋白含量增加。
   讨论肌浆型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有哪些代表性运动项目。
   四、力量训练的原则
   1. 大负荷原则
   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阻力应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2. 渐增负荷原则
   力量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随之增加,才能保证最大肌力的持续增长。
   3. 专门性原则
   所从事的肌肉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
   4. 负荷顺序原则
   应遵循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原则。
   5. 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应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6. 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使下次力量训练在上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期内进行,从而使运动训练效果得以积累。
   六、力量训练的要素
   1. 运动强度
   绝对强度
   相对强度
   最大收缩次数: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2. 练习次数和频度
   3. 运动量
   运动量=平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第二节 速度素质
   一、速度素质的概念及分类
   1. 速度素质的概念
   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2. 速度素质的生理分类
   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的位移速度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不同速度素质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具体体现。
   二、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
   (一)反应速度的生理基础
   1. 反应时与反应速度
   2.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与反应速度
   3. 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与反应速度
   (二)动作速度的生理基础
   结合运动实例分析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生理基础。
   1. 肌纤维类型与动作速度
   2. 肌肉力量与动作速度
   3. 肌肉组织机能状态与动作速度
   4. 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与动作速度
   (三)位移速度的生理基础
   三、速度素质的训练
   (一)提高动作速率的训练
   变换各种信号让训练者迅速做出反应的练习。
   做各种高频率动作的练习。
   (二)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重复训练法
   (三)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
   (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超等长练习。
   例如,以跑步为例,讨论影响步幅、步频的生理学因素。 结合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身高来分析身高对步幅的影响。启发学生结合运动技术思考回答提高短跑速度有哪些基本方法,再总结介绍训练短跑运动员的一些先进方法,说明科学训练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
  
   第三节 耐力素质
   一、耐力素质的概念和分类
   1. 概念
   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也称抗疲劳能力。
   2. 分类
   举例说明耐力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及耐力素质在不同分类法中的表现。
   二、有氧耐力及其训练
   (一)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1. 最大摄氧能力
   最大摄氧能力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讲解影响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基础,说明改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水平,从而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2. 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3.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
   4. 能量供应系统
   耐力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
   (二)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
   1. 训练方法
   2. 训练要素
   ①运动强度
   ②运动持续时间
   三、无氧耐力及其训练
   (一)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结合运动实例分析影响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1. 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2. 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3. 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二)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
   1. 间歇训练法
   最常用的训练方法
   2. 缺氧训练
   缺氧训练是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条件下进行的练习。
   运动实例分析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方法。介绍目前国内外进行高原训练及缺氧训练的新方法。
  
   第四节 灵敏和柔韧素质
   一、灵敏素质
   (一)概念
   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生理基础
   1. 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其分析综合能力。
   2. 各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
   3. 掌握的运动技能及其他身体素质水平。
   (三)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
   二、柔韧素质
   (一)概念
   柔韧素质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二)生理基础
   1. 关节的构造及其周围组织的伸展性。
   2. 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
   (三)发展柔韧素质
   讨论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在运动中的表现。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一、赛前状态
   (一)概念
   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某些器官和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赛前数天、数小时、数分钟。
   (二)赛前状态的特征及产生机理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例:心率、呼吸频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
   比赛性质、比赛经验、心理状态。
   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解释。
   举例解释赛前状态时所出现的机能变化,并结合图示解释越临近比赛前机能变化越明显。
   (三)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节
   1.准备状态型
   2.起赛热症型
   3.起赛冷淡型
   举例说明不良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提出调节的方法。
   二、准备活动
   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和预防运动损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训练,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调整赛前状态可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
   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
   (二)做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
   45%VO2max强度、心率在100——120次/分,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为宜。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举例说明运动开始后人的工作效率不能马上达到最高水平,从而提出进入工作状态概念。
   一、进入工作状态
   (一)概念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提高的。这个机能水平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人体机能的总动员。
   (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
   1.反射时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图示表示植物性功能较躯体性功能惰性大,从而说明其生理惰性。
   (三)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
   (四)生理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生理极点及产生机制
   ①概念
   ②原因
   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
   ①概念
   ②原因
   启发学生回忆进行中长跑时所出现的难受感觉就是极点的表现,极点出现后坚持运动下去,就会出现第二次呼吸。
   3.影响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二、稳定工作状态
   (一)概念
   (二)真稳定状态
   (三)假稳定状态
   图示讲解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所出现稳定状态时间不同,提示运动强度会影响稳定状态出现的迟早。启发学生思考判断真假稳定状态的标准,并要求学生回答哪些运动项目会出现真假稳定状态。
   (四)“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
  
   第三节 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1982年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1.“衰竭”学说
   认为疲劳产生的机理是能源物质的消耗。
   2.“堵塞”学说
   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某些代谢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机体内pH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
   4.“保护性抑制学说”
   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5.“突变理论”
   能量消耗、机理下降、兴奋性改变
   主要途径:
   单纯的能量消耗。
   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减过程,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
   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兴奋性下降。
   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不包括肌肉能量的大量消耗。
   6.“自由基损伤学说”
   举例解释疲劳每个学说的主要观点和机理,使学生认识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了解疲劳产生原因不是防止疲劳的产生,而是推迟疲劳的出现,为比赛赢得胜利。
   7.内分泌失调
   三、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和特征
   (一)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
   1.中枢性疲劳
   特点:①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改变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②中枢内功能失调,大脑中ATP、CP水平降低,血糖下降等。
   2.外周性疲劳
   外周性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头到肌纤维内部线粒体。
   ①神经肌肉接点②肌细胞膜③肌质网④线粒体⑤收缩蛋白
   (二)不同类型运动性疲劳的特征
   短时间最大限度运动疲劳是因为肌细胞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较大强度,较短时间运动所造成的疲劳往往是因为由于乳酸堆积所致;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的疲劳往往与肌糖原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脱水和无机盐丢失有关。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力与握力
   2.呼吸肌耐力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 膝跳反射阈值
   2. 反应时
   3. 血压体位反射
   (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 皮肤空间阈
   2. 闪光融合频率
   (四)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1. 心电图
   2. 肌电图
   3. 脑电图
   (五)主观感觉判断疲劳
   瑞典生理学家冈奈尔﹒鲍格,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
   (六)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
   1. 基础心率
   2. 运动中心率
   3. 运动后心率恢复
  
   第四节 恢复过程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量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叫恢复过程。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解释恢复过程对训练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
   第二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
   第三阶段: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种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二、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
   1.磷酸元的恢复
   2.肌糖原储备的恢复
   3.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4.乳酸再利用
   布鲁克斯“乳酸穿梭”的两种形式:①工作中乳酸穿梭②血管的乳酸穿梭
   三、促进恢复过程的措施
   (一)运动性手段
   1. 积极性休息: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式来消除疲劳的方法称为积极性休息。
   2. 整理活动
   重力性休克
   (二)睡眠
   (三)物理学手段
   (四)营养学手段
   举例说明促进恢复过程的措施和手段,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1. 能源物质的补充
   2.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
   ①维生素
   维生素E、C、B1、B2与糖代谢有密切关系。
   ②矿物质
   运动使身体对钾、钠、钙、镁、磷、铁的需要量增加。
   ③中药补剂
   合理的应用中药。
第十三章 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运动训练的生理学本质
   1. 运动负荷的本质:刺激——反应
   2. 运动训练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实际就是结构与机能的破坏——重建过程。
   3. 运动能力的提高
   实质:身体的适应性变化
   二、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
   (一)耐受性
   机体耐受程度的影响因素:
   1. 身体机能在运动后的恢复情况
   2. 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3.训练过程中的恢复程度
   (二)疲劳
   疲劳阶段的影响因素:
   1. 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
   2. 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
   3. 训练课的训练总量以及负荷类型等
   (三)恢复
   疲劳越深恢复时间越长。
   (四)超量补偿
   训练课后若安排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在身体结构和机能重建完成后,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等物质以及降低的身体机能不仅能得以恢复,而且会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作“超量补偿”或“超量恢复”。
   影响因素: 1. 疲劳程度 2. 训练课的密度
   (五)消退
   主要取决于超量恢复的程度。
   三、运动负荷与训练效果的关系
   运动负荷安排不当对训练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表现:
   1. 连续运用大强度训练刺激而恢复不足
   2. 运动负荷过小或训练频度过低
  
   第二节 超负荷原则生理学分析
   一、基本概念与意义
   1. 概念
   所谓超负荷是指当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这个超过原有负荷的负荷即为超负荷。
   2. 意义
   运动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地施加运动负荷,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获得不断增长。而运动能力的提高,实质上就是对抗负荷能力的提高。这样看来,运动训练的过程,意味着需要不断精心调控训练负荷的过程。对负荷强度的把握,是训练是否有效的关键。
   对于超负荷理论的透彻理解与把握,直接关系着:
   ①每节训练课的设计,包括负荷强度、运动量以及负荷方式等;
   ②每个小周期训练的安排思路,该小周期中各节训练课负荷的变化以及搭配;
   ③减荷阶段的安排,训练周期中不同减荷阶段的安排与时间长度等;
   ④ 对增加负荷适应状态的评价,据此不断调整训练课安排。
   ⑤ 对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据此改进负荷安排并修正训练计划。
   二、生理学分析
   超负荷原则是基于人体机能对运动负荷刺激的基本反应与适应规律而提出的。简单说来,在给机体施加一个较大运动负荷的初期,机能反应较强烈,训练效果也比较明显。但随机体对该训练负荷的逐渐适应,机能反应便会越来越低,训练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在此情况下若要继续提高运动水平,则必须适度增加运动负荷,以期引起新一轮次的反应及适应过程。依此周期不断循环,即为超负荷的基本内涵。更确切地说,所谓超负荷,实质上是指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在不断进行的反应-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到最大运动潜能。
   运动能力要不断提高,负荷不断增长是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运动负荷应不断超过原有负荷。但超负荷并非指过度负荷,而是指在不引起机体机能衰竭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刺激机体,使之发生最大的适应性变化。这就意味着,在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运动负荷必须足够大,训练频度必须足够高。
   合理应用超负荷原则是影响运动训练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对其尺度的把握不仅直接影响运动员每节训练课、每一小周期、中周期、大周期的训练效果,而且会对运动员一生可能达到的最高运动成绩甚至运动寿命产生直接的影响。
   1. 不同超负荷时身体机能状态的差异
   不同超负荷安排时身体机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2. 不同超负荷时身体机能发展的差异
   运动训练所采用的超负荷是否适宜,直接关系着运动能力的增长速率以及运动员能够达到的最高成绩。
   ①突增式超负荷安排
   ②渐进式超负荷安排
   三、超负荷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
   (一)训练课中的超负荷的应用
   (二)训练阶段中的超负荷的应用
   1. 每一负荷维持一段时间
   2.安排减荷小周期
   3.安排减荷小阶段
  
   第三节 恢复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恢复原则是指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只有当运动员得到适宜的恢复,才能保证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恢复的主要意义在于:
   1. 运动训练后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恢复,就根本不可能产生训练效果;
   2. 运动员在训练后的恢复速率,决定着整个训练计划的执行;
   3. 训练后连续恢复不足,会造成过度疲劳,严重者会导致各种运动性伤病。
   二、生理学分析
   1. 恢复与结构——机能的重建
   2. 恢复与训练效果
   3. 恢复与负荷
   4. 恢复与疲劳
   5. 恢复速率与体能发展
   三、恢复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
   (一)决定恢复时间的因素
   安排恢复时间时,个体特征,疲劳程度和所动用的供能系统要注意考虑下述因素:
   从事简单活动与复杂活动相比,前者恢复速度较快。
   训练程度越高,训练中疲劳发生越晚。
   工作性质也影响着恢复速度。
   完成复杂活动疲劳的发生时间较之简单活动要晚。
   (二)训练课后的恢复
   每节训练课都会有疲劳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
   在每个小周期最后一次训练课中降低负荷,以便消除前面训练课尚未完全消除的疲劳。
   训练中必然会安排一些大负荷训练课,并由此造成机体深度疲劳,并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注意在训练课后安排一些促进恢复过程的活动(整理活动),以加速疲劳的消除速率。
   注意训练课后的营养补充以及不同功能的恢复速率。
   采取各种恢复手段加速恢复。
   (三)过度训练的消除
   过度训练是由于长期的疲劳堆积而得不到及时清除所致。
   1. 轻度过度训练的消除
   2. 重度过度训练的消除
  
   第四节 周期性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一、基本概念与意义
   1. 概念
   指的是将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计划划分为时间长度不一的各种周期,每个周期赋予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2. 意义
   ①整个训练和比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②使运动员得到最佳发展
   ③使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
   二、生理学分析
   1. 训练内容与训练时间
   2. 身体素质发展与保持
   3. 训练与比赛
  
   第五节 个体化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一、基本概念与意义
   1. 概念
   指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每名运动员所独具的身体能力、专项特点、潜质、学习特征等各方面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每名运动员特点的个体化方案。
   2. 意义
   二、生理学分析及应用。
   1. 不同个体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不同年龄运动员在训练负荷适应性方面是有差异的。
   2. 不同性别运动员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3. 运动员不同生理机能状态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异
第十四章 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第一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一、高原应激
   (一)概念
     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高寒和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殊的应激刺激作用。
   (二)高原应激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结合实例解释不同高度的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1. 最大摄氧量
     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因海拔高度及运动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
   2. 肺通气量
     从平原到达高原时最重要的反应就是由于氧分压下降所引起的肺通气过度。肺通气的增加提高了肺泡氧分压,有利于氧的运输。
   3. 心血管反应
     初期,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平静时,心率一般为70次/分。
   4. 高原反应症
     初到高原,机体因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会出现头疼和呼吸困难等所谓急性高山病。这主要是脑缺氧引起的。
   二、高原服习
   1. 概念
     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成为高原服习。
   2. 高原适应的调节机制
     结合人体生理学知识讲解高原适应的调节机制。
     ①肺通气量的增加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②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增加以及局部循环和细胞代谢的变化
   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结合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影响的报道,综合分析高原训练的运动性缺氧和高原性缺氧的共同作用使各器官系统产生了生理学的适应表现。
   (一)呼吸系统
     每升高1000米,最大摄氧量则以10%的比例下降。
   (二)血液系统
     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2. 促红细胞生成素
     3. 血液流变学指标
     4. 红细胞变形能力
     5. 血乳酸变化
   (三)心血管系统
     在高原以极限和次极限强度运动时,最初反应是心率和每分输出量比平原增加50%,但数天或者数周后,随着携氧能力和对氧气的亲和力提高,最大心率和心输出量均有所增加。
   在高原居住的居民其血压略高于平原居民。
   (四)骨骼肌
     1. 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和酶活性
     2. 肌红蛋白浓度
     3. 体重和体成分
     4. 肌肉缓冲能力
   (五)免疫系统
   (六)内分泌系统
     1. 儿茶酚胺
     2. 血清睾酮和皮质醇
   四、高原训练的要素
     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动向解释高原训练的要素和方法、手段。
   (一)适宜海拔高度
     理论上讲1000—3000米的高原训练都有效。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基本认同最佳高度2000—2500米。
   (二)适宜训练强度
     遵循原则:
     1. 运动员水平
   2. 比赛强度
   3. 下高原后的平原强度要比高原强度高
   4. 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阶段
   (三)训练持续时间
     最适宜的持续时间为4—6周。
   (四)出现最佳训练效果的时间
   (五)训练效果评价
   (六)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二节 热环境与运动能力
   一、热应激与适应
   (一)热应激的生理反应
     1. 心血管反应
     2. 发汗增加
     3. 尿量变化
      尿量减少或无尿。
     4. 内分泌激素对应激反应
     5. 代谢变化
     6. 耐力下降
   (二)热服习
     1. 概念
     在高温与热辐射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人体在一定范围内逐渐产生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成为热服习。
     2. 热服习的生理反应
      ①出汗阈值下降、出汗率增加、排汗能力增强
      ②肾脏和汗腺对Na+ 重吸收增加
      ③心功能改善,每搏输出量增加
   二、热病及其预防
     1. 脱水
     2. 热痉挛
     3. 热衰竭
     4. 中暑
     5. 热病的预防
  
   第三节 冷环境与运动
   一、冷应激与运动
     1. 在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机制
     2. 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二、冷服习
     1. 冷适应的特征
     2. 评定冷服习的方法
      ①产生寒颤的皮肤阈值
      ②测量手和足的温度
      ③观察在寒冷中睡眠的能力
  
   第四节 水环境与运动
   一、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1. 能量代谢
     2. 呼吸机能
     3. 心血管机能
   二、对水环境的适应
第十五章 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第一节 运动训练对机体机能的影响
     由于长期系统运动所形成的运动员生物学特征可表现在安静状态、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恢复期,并因其运动项目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
     结合实际解释有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各器官机能的特征,作为评定运动效果时参考的理论依据
   1. 骨骼特征
     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骨密度(BMD)的变化方面
   2. 骨骼肌特征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肌肉的功能性肥大和肌力增加。卫星细胞、生长因子和RNA等细胞和物质的增加。
   3. 血液循环特征
     运动员的血液指标与一般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仅在某些项目如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中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有所增加、个别酶活性高于常人的现象,而在心血管形态和机能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于常人的特点。
   4. 呼吸机能特征
     安静状态运动员的肺活量明显高于普通人,呼吸频率减少,呼吸深度增加,但肺通气量一般并无差异。
   二、运动时和恢复期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
     运动员在机能动员、完成定量负荷和最大负荷时的机能变化等与一般人相比有明显的特点。
     结合运动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和回答有训练运动员进行定量负荷时机能反应特点,作为评定运动效果时参考的理论依据。
     1. 运动员的机能动员特点
     2. 定量负荷时机能特点
     3. 最大负荷时机能特点
  
   第二节 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练习次数(运动频率)是构成运动量的三大要素,只有在运动量超过原来的水平时才能导致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出现超量恢复,显现运动效果。
   二、遗传因素
     人体的机能能力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三、年龄和性别差异
     年龄和性别对运动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 运动对月经周期无明显影响;
     2. 大多数青年女运动员月经正常,而月经也不影响运动成绩;
     3. 女运动员妊娠及分娩时,并发症较非运动员少;
     4. 分娩后1----2年运动成绩可恢复到原先水平,有些甚至还能再提高;
     5. 妊娠本身对参加运动无副作用,运动对妊娠也无不良影响;
     6. 女子即使参加足球或摔跤等运动项目的比赛,发生胸部和内、外生殖器官损伤的事件也是极少的。
   四、生物节律因素。
  
   第三节 人体机能评定的方式
   一、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指将某一个体与其日历年龄相同的群体进行比较。
   二、纵向追踪
     机能水平的纵向追踪是指通过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身体机能的比较来评价其机能水平变化。
   三、不同机能状态的机能水平比较
     某些机能指标如心输出量、摄氧量、无氧阈和血乳酸值等,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员与一般人相比,常常表现不出明显的差异,需要完成定量或最大运动负荷,才能显示出在运动中和恢复期间彼此的差别。因此,运动实验是人体机能评定尤其是运动机能评定极为重要的部分。
  
   第四节 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
   一、身体形态学指标
     身高,体重,坐高,胸、腰和臀等部位的相关围度及皮褶厚度等。
   二、生理学评定指标
   (一)运动系统
   1. 肌力
     肌力评定主要包括最大肌力、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有等长力量、等张力量和等动力量三种形式。
   2.肌电图
     肌电图(EMC)是通过肌电仪将肌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进行放大记录所得到的图形。
   3.关节的伸展度
     通过测定受试者的相关关节的活动幅度,可以评价运动员的柔韧性。
   (二)循环系统指标
     循环系统指标主要包括心脏形态、结构和心血管功能方面的指标。
   (三)呼吸系统和能量代谢指标
     呼吸系统机能指标主要有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通气量、最大肺通氧量、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和呼吸耐力等。
   (四)神经系统和能量代谢指标
     该方面的指标主要有简单视—动反应时、简单听----动反应时、综合反应时、视觉闪光融合阈值、肢体平衡机能、双手协调机能、前庭器官稳定机能、视深度和肌肉本体感觉等。
   三、其他机能评定指标
     在机能评定中如血乳酸值、尿蛋白值、血红蛋白、血尿素及睾酮等相关激素水平及与代谢有关的酶类活性。
   四、机能评定的一般步骤
     结合前面学过知识启发学生举例常用的生理指标和评定方法。
   (一)明确机能评定目的及范围
     运动员、普通健康人、伤病康复者等不同受试者所测内容各异。
   (二)常规健康检查
   (三)机能测试过程
   (四)评定报告及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
  
   第五节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一、生理指标的检查
   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及教育学观察
   疲劳程度不深时,运动员主观感觉的变化不大,食欲和睡眠也都正常,微感困倦思睡,缺乏完成训练任务后所出现的安慰感。
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第一节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一、基本概念
     1. 生长
     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细胞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整体上表现为组织、器官及身体形态和重量的变化,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改变过程。
     2. 发育
     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断分化和完善,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获得和提高的过程。
     3. 成熟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1. 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规律
      人体的生长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
     2.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规律
     3. 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
     4. 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平衡规律
      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时间和速度不同。
   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营养
     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二)疾病
   (三)气候和季节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五)遗传因素
   (六)体育锻炼
     1. 运动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2. 运动对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的影响。
     3. 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
     4. 运动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四、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与青春发育期
   (一)年龄阶段的划分
   (二)青春发育期
   (三)第二性征
  
   第二节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一、骨骼
     结合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儿童少年骨骼容易变形的部位,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他们的特点。
   儿童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弹性、韧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张力的能力不如成人,在过大、时间较长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弯曲或变形。
     身高的增长,主要在于下肢长骨的增长。
     儿童少年骨骼完成骨化的时间并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或体育活动中,长期不注意养成或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就会发生脊柱后凸或侧凸等畸形。对于早期从事体育、武术或杂技训练的儿童少年,过多地单纯进行静止用力的脊柱过伸练习也会影响椎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儿童少年骨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也应注意培养他们养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
     2.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尤其是对侧肢体的锻炼。对于基本技术的训练也不要过于集中。
     3. 儿童少年不宜过早地从事力量性练习。
     4. 不宜在坚硬的(水泥、沥青等)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
     5. 膳食中应注意供应较充足的钙、磷,并多安排室外体育活动。
   二、关节
     用比较法并结合实例解释小孩关节容易损伤的原因,要注意加强关节周围的肌力。
     由于儿童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关节活动幅度大,灵活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但是关节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却都不及成年人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力量,就可以提高关节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还应同时注意发展儿童少年的柔韧性,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三、肌肉
     结合解剖学知识及实例介绍儿童少年肌肉力量小、耐力差的原因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儿童少年的肌肉含水分较多,较柔软,横断面积较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肌肉收缩蛋白也较少,因此,肌肉收缩力量不及成人。其次,由于肌肉中能源物质的储备和肌糖原也较少,神经调节尚不完善,所以肌肉工作的耐力及协调性也不及成人,且容易疲劳,但肌肉疲劳的消除也较成人快。
     儿童少年全身各部分的肌肉生长发育情况也是不均衡的,加上此时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调节与支配也不够完善,所以儿童少年的动作还不够协调、精确。他们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肌肉运动的感觉以及对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都较成人为差。
   体育教学中应注意:
     1. 根据年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2. 选择适宜的练习方式
      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辅以静力性练习,
     3. 根据肌力发展规律安排训练
     4. 注意神经系统的训练
   四、心脏血管系统的特点
     结合解剖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小孩心血管特点和适宜的运动项目及注意的问题。
     血量多、红细胞多、血红蛋白浓度高。儿童少年的心脏血管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心脏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较成人少。儿童少年血压较成年人低,年龄越小,血压低。
   儿童少年在运动中血压的变化趋势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儿童少年心搏频率就较快。
   五、呼吸系统
     结合儿童少年呼吸系统特点,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小孩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较成人差的原因。
     呼吸系统功能与人体的能量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儿童少年的呼吸系统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肺活量比成年人小,呼吸肌尚未充分发育,而新陈代谢作用旺盛,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高,再加上儿童少年呼吸中枢兴奋性较高,所以在安静状态下,儿童少年的呼吸频率较快。随年龄的增长,呼吸深度增大,呼吸频率逐渐减慢。
     由于儿童少年的呼吸系统和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低于成人,因此,他们的最大肺通气量和最大吸氧量均小于成人,随年龄的增大而逐年递增。儿童少年运动时,主要是靠加快呼吸与心搏频率来扩大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的。
   根据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体育卫生要求。
     1.运动量要进行合理安排,强度可以稍大一些,但不应要求过高、过急,密度要小一些,间歇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注意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
     2. 儿童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运动。
     3. 有青年高血压者,如一向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可继续活动,但对运动的强度及密度要适当降低,不宜做力量性练习,定期观察血压的变化。
     4. 要培养儿童少年在运动中,能根据动作的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逐步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并教育他们注意呼吸卫生。
   六、神经系统
     结合解剖学知识并启发学生思考小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原因,应注意他们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在机体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在神经系统结构变化基础上,儿童少年神经系统机能的主要特点是:
   大脑皮层经兴奋过程相对比较强,易扩散,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灵活性高。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富于模仿性。儿童少年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对于形象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正在发展中,抽象的语言思维能力较差,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尚不完善。
     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体育卫生要求。
     1. 儿童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要有适当的间歇。
     2. 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手段,多运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多做一些模仿性练习,注意培养其思维、分析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3. 不宜要求他们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
     4. 青春发育期女少年平衡及协调能力要有所下降,心理特征表现为对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要适当减少要求平衡能力较高的动作,并在教学中注意循循善诱、鼓励、启发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男少年心理特征表现为好胜心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在教学和训练中,应对他们加强防伤观念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同时加强保护措施及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七、内分泌系统
  
   第三节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一、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一)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二)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三)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第十七章 女子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一、女性生理特点
   1. 女性生理阶段划分
   ①幼年期②青春期③性成熟期④更年期⑤老年期
   2. 生理特点
   ①身体发育特点②氧运输系统特点③运动系统特点④身体成分特点
   3. 运动能力特点
   ①力量和速度②耐力③柔韧和平衡
   二、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能力
   1. 月经周期及其调节
   ①月经周期的时相划分
   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经前期、月经期
   ②反馈调节
   2. 月经周期中运动能力的变化
   ①不同时相中运动能力的变化
   ②运动性月经失调
   ③月经期与健身运动
   3. 妊娠期运动能力
第十八章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一、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1. 神经系统
   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老。
   2. 运动系统
   ①骨骼肌:
   在衰老的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经常进行抗阻练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保持肌肉体积与力量,降低其衰老的速度。
   ②关节:
   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性逐渐变差。 体育锻炼可增加肌肉力量,保持关节肌肉的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③骨骼:
   老年人易患骨折、骨质疏松。运动能显著防治骨质疏松,减少骨质流失。运动还可以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柔韧性、增强肌力和耐力,保证肌肉和运动器官的协调性并防止摔跤,从而减少发生骨折的可能性。
   3. 心血管系统
   ①心率②心输出量③动静脉氧差
   4. 呼吸系统
   5. 血液系统
   6. 免疫系统
   7. 抗氧化系统
   8. 体成分和体重
   9. 血脂代谢
   二、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
   1. 适宜运动项目原则
   2. 循序渐进原则
   3. 经常性原则
   4. 个别对待原则
   5. 自我监控原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