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日本“杂文化”

来源: 2017-08-12 17:57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2.主导性,选择性,融合性,保守性

日本的主体性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主导性:吸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先进文化。

公元5至6世纪左右,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地。日本是中国隋唐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移植了。

公元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是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地,近代文明的中心地,日本于是移植欧洲近代学术思想,进口近代产业经济制度,模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文明。

(2)选择性

认为对自己有益的文化,并能适应本国文化就吸收。

(3)融合性

并不是将外来文化直接机械的吸收,而是改造自己的固有的东西同时将外来文化有机的融合日本化。

(4)保守性

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原封不动的传承,比如茶道、相扑等。

3. 从形成原因看主体性

如前所述, 周边性是日本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日本距离亚洲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很近, 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有自己的主导性。这是日本文化主体性 的一种表现, 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时充分发挥了主导性。日本文化主体性 的第二个表现是, 对固有传统文化的保守性 。这归功于岛国的地理环境。战争频发的中国, 新王朝的更新常常伴随着对过去文化的破坏和否定。但是, 没有战争的日本, 保存并发展了大量起源于中国, 同时被战争丢弃的东洋灿烂的传统文化, 例如, 宫廷音乐, 舞蹈等。日本文化主体性的第三个表现是, 它的融合性 。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 日本没有生搬硬套, 而是表现出了强烈的融合性。究其原因, 可举出日本民族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日本通过改造中国的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这是极好的例子。他们以汉字的草书为基础创造了平假名, 以楷书为基础创造了片假名。另外, 对印度传来的佛教进行改变,使之融入到日本的神道思想里去, 创立了神佛习合论 , 又发展成为现世佛教 。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