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多种史著的撰述
二、多种史著的撰述
1.编年:《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竹书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体裁采用编年,记事简短如同《春秋》。
2.谱牒:《世本》
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历春秋,到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篇。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3.语类
(1)《国语》
作者: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国语》和《左传》有不少可以相互补充参证的地方。东汉班固、王充,晋韦昭等将《国语》又称为《左氏外传》。
体例: 分国记言。
全书21篇,《周语》三篇,《鲁语》二篇,《齐语》一篇,《晋语》九篇,《郑语》一篇,《楚语》二篇,《吴语》一篇,《越语》二篇。它主要记录了周穆王征犬戎(前967)下迄智伯灭亡(前453)前后约500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部分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
(2)《战国策》
书名:原称作《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后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33篇。
体例与内容:今本也分三十三卷,按十二国别排列,卷中略以时间先后为序。计《东周、西周策》各一卷,《秦策》五卷,《齐策》六卷,《楚策、赵策、魏策》各四卷,《韩策、燕策》各三卷,《宋卫策、中山策》各一卷。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继春秋以后到楚汉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互相辩难的言论。
四、小结:中国史学兴起的标志
第一,对历史的认识上,初步完成从神的历史到历史是人的活动这一认识过程。
第二,史学价值的认识上,初步提出历史的社会功能。
第三,史学成果的表现形态上,出现了多种体裁的历史撰述。
第四,史学理论上,形成“君举必书”的史官、国史的制度,“书法无隐”的良史观念的出现,表明对史学客观性的重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