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韩愈、李翱与唐后期经学
唐后期经学的共同特征与中期相同,即不宗奉东汉以来经学家注疏,自己重新解释,通过自己解释经义来表达自己的主张。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先世居昌黎(今属河北),故称“韩昌黎”。其著述由弟子李汉编为《昌黎先生集》。韩愈经学思想的核心是“道统论”。
“道”即儒家正统学说,“统”是这种学说的师承关系。韩愈著《原道》一文,认为道发端于尧、经舜、禹、汤、文、武、周等,到孔子时发展到“大明”即完美;孔子之后诸门子弟均不能得其要领,只有孟子是正宗。“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就是说孟子死后(即秦汉以后)的经学家均未得其传。失传千年后至此到韩愈才接上。韩愈自认为是师道、传道的“卫道士”。在韩愈颇为自负的语气中,有与此时经学家们相通的地方:都认为东汉以来的解释不准确,都是对汉学的怀疑和否定。
韩愈认为“道”是先贤经典的本意,有深浅多层含义,从养生之道、规范道性等等。并发展了孟子的性三品说,讲究节欲,反对佛道异端,以恢复儒学的本来面目,这又表明重此亦有剔除佛道对儒学冲击的任务。
李翱,字习之,陇西(甘肃谓源)人,一说赵郡人。韩愈的学生,与韩愈合著《论语笔解》。与韩愈一样强调道统,同样以传道为已任。其个人主张为复性论,尤其是复性的方法即至诚正思。
复性即恢复人的纯正本性。性得之于天,都是善的,情产生于后,有善有恶。排除恶情嗜欲的昏暗,回复至先天纯正的本性中去,就是复性。具体办法:不受恶的情欲的诱惑,即至诚;继而达到对不良欲望想也不想的程度,“思无邪”,即正思。
唐后期经学家中影响最大的是韩愈。他把一向不受重视却最能代表儒家精华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力抽出,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李翱的影响在于,试图用至诚正思来恢复人的善性,发端了心性义理之学,也发端了后来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至此可以说,经过隋唐时期几代经学家的努力,已经给经学加进了一些新内容,完成了从汉学到宋学转变的准备,并且已经开了宋学的先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