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明朝的社会经济
一、明初经济的恢复与赋役制度的整顿。
元朝后期以来社会经济凋蔽,尤其元末长期战乱,给生产造成很大破坏,明初南北各地呈现人少地旷的境象。明太祖为巩固其统治,倡导勤政爱民,恢复生产,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恢复经济的措施(人为破坏,人为恢复)
一是缓和人身依附关系。元朝依附户等属半奴隶身份,主人有生杀之权,是蒙人统治下的反常现象;明初以诏令的形式,规定平民百姓因战乱而成为奴婢者“即日放还”,有敢继续收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从良”(但官僚除外,用奴婢有限额)。并由朝廷出钱将因饥荒典卖的子女赎回。终明一代,生产上的奴婢明显减少。雇工的身份地位无论在实际生活中或法律规定上都有明显提高,如佃户在元代是半奴隶,在明代则见面“行少长之礼”,即兄弟关系(明代父曰尊,兄曰长),较元代主仆之礼进步了。官手工作坊虽沿用元代实行匠籍制度,但已不终年服役,而设轮班匠和住坐匠,都规定 一定的服役时间(如年三个月),此外可以自由营作,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二是奖励垦荒。针对当时荒田多的情况,令各处农民自由垦荒、垦后即为永业,永不起科(后渐渐起科);招抚流亡,劝流民回乡,并规定“外逃回乡,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
三是实行军民商“屯田”。民屯是把地狭人稠地区的穷人移往人少或边远地区垦荒,凡移民屯种,官给耕牛种子,免税二年,三年后亩税一半,实际等于募民开垦私田。军屯是由士兵屯耕,在内地和边疆都有“卫屯”,军田有边疆“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驻防,八分屯种”之说,以屯种为主,收后自给并上缴国家。商屯亦称“开中”,主要是引诱盐商募人垦荒,明代食盐专卖,规定商人贩盐,须运粮到边疆,按运粮多少到内地取盐出卖(一石粮给盐一引,200斤,凭证称盐引);商人为节省运费,常募人到边地垦荒,收获后交边防军,以换取盐引,即为商屯,这三种屯田效果很显著,据史书记载明代屯田数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除上述三项主要措施外,还组织兴修水利,疏峻大运河,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规定有地五亩以上须种桑、麻、棉各半亩,多者加陪,并推广植棉法等等。这些措施实行后明初社会经济很快从元末动乱低落中恢复发展起来。
农业上洪武时耕地达三百千余万顷(有人考证为八百五十万顷)粮食,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增加。
手工业方面,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特别是棉纺业, 江南是棉纺中心,棉布不仅是民间衣用之物,也是军衣的衣料,“织机十室必有”,棉布“寸土皆有”,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制瓷业,元以前为青瓷、白瓷,明代开始出现彩瓷,很精美,一种“宝石红”工艺品畅销国内外。此外,还有造船,冶铁等等。
商业方面,南京,北京,苏杭九大商业城(同时是政治据点)遍布全国,京城设商人存放这些货物的“榻房”,大市镇设税课司局。并前后铸造两种铜钱:大中通宝钱和洪武通宝钱,又有纸帛“大明宝钞”。
总之,明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建明二、三十年间,经济已恢复到前代的水平,为中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赋级制度的整顿。创行了以下几种制度。
征发赋税的鱼鳞图与粮长制。明代全国土地分民田、官田两种,民田是民间的私田,官田是宋代以来的官地和建明后官没的敌对者、犯罪者的土地。为掌握各处耕地数目,防止脱漏,派人在各地丈量耕地,“量度田亩方圆,明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绘成图,其形状如鱼鳞,故名(明)。具体办法是税粮万石为一区,区绘总图,在上面将各块土地的主人,四至、数目、肥瘠绘上,作为征收税粮的凭证。鱼鳞图册自洪武六年即开始,到二十年时已经推行到全国各地。在按鱼鳞图征税时,洪武四年始,又在南方一些地区创行了粮长制,办法是随税粮万石为一区,选该区富者为粮长,专督其区税粮并运送至京师。及时运粮至京师者,常蒙皇帝招见,甚至授官,称“税粮人才”,如浙江乌程粮长严震,由粮长升为工部尚书。最初的用意是防止郡县官吏额外加税,并定粮长舞弊治罪法;但粮长制实行不久,便与官吏勾结,上下齐手,欺压百姓,甚至干预行政事务。
鱼鳞图,粮长制都是征赋税的组织工具。明初的税制沿用唐宋,夏秋两征,称夏税秋粮;交本色粮,交他物称“折色”。本色夏麦秋粮,民田一般亩征三升三合,官田五升三合,另外,有所谓“重税区”,除了富裕地区,主要是明初朱元璋对原来的张士诚等统治区敌对势力的报复;达八升五合,乃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