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解放军文职备考之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事业中精讲(二)
十五、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 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 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 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 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 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 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 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现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 任务重点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表现如下:
(1)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 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 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为 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5)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 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6)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
(7)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8)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前沿, 立足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文 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们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 体布局出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 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
我们要站在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建设和谐文 化,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 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 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和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 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 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 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第二,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 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第三,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 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 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十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 意的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 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 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 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人,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 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保护合法收 人,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人。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 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人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 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 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 府责任和投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 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 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 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 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 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 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十九、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党的十七大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 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其原因在于:
第一,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二,我们的总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根本 是建设雄厚的经济基础,关键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军队。富国与强军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国家富强 的两大基石。
第三,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但如果不注重国防建设,就不 可能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也难以有效保障经济建设的成果。同时,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水平盲目 发展军力,否则只会空耗国力,影响国家富强。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就是在我国现阶段国情军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防 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和深化对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对国防建设与经济 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谋划。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要做到比例协调,即国防投人的规模与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保持适当 的比例,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即以当前民用企业进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领域为契机,打造体制顺畅、机制协调、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的军民兼容的国防工业基础;技术融合,即 “焊接”军民技术的接口,建立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打造军民融合的国防技 术基础;智力共享,即人才建设要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共育军事人才,军队人才建设要遵循“强干弱枝” 的模式。用激励机制留住军队和军.工企业的科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军事人才的流动成本。
二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 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 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内外影响力进一步 上升。一方面,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营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一举一动越来越受世界关注;另一 方面,国际环境对国内大局的作用也在加大,我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国 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妥善处理我国同国际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切实维护 好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
按照这一指导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切实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 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必须 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 掌握发展全局,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同时坚持把中国人 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二十一、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 持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主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 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 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 论断,准确表达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世界秩序 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的博大胸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 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 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 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 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离不开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情。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旨在唤起所有具有相同和类似理念的国家和人民,形 成一种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正义力量,引导这个世界的正确走向。和谐世界的最终实现无论多么 遥远、多么艰难,总要有人去倡导并吸引大家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十二、和平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 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外交方针的一贯原则;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是基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 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 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 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 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奉行互 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 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 国家发展友好合作,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 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和平解决国 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 远不搞扩张。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二十三、互利共贏的开放战略
党的十七大深刻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 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系。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人,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 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 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 以邻为壑的事情。”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符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谋求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正确理念和时代潮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重要 结晶,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我国长远发展的 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
二十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顺利完成党肩负的 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 心,也是増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现新倩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 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要求:必须把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 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 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 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总体布局和要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围绕着这个总体布局和要求,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第一,深人学习贯彻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 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些工作部署和新 办法新举措,鲜明地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充分地反映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热切期盼, 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十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 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 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进人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 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 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是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 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 进,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 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 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 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 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 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 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 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 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二十六、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先进性是马克 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切 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 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 前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 作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
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1)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2)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3)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5)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6)要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党的 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 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内在地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党的十七大强调,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 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 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 保障。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有机贯通起来,进一步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我们党始终充满创造 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十七、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概括,表明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阶 段反腐倡廉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反腐倡廉建设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 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 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 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 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问题。坚决査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200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目标是:经过今后五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 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 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 度有新的提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