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7解放军文职备考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精讲

来源: 2017-08-28 22:3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911年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任务远未完成。 日本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一度恢复帝制,张勋拥戴宣统皇帝复辟,国内军阀的割 据和混战愈演愈烈。

  1915年9月,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 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所谓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与科学。

  俄国十月革命于1917年11月爆发并取得胜利,对中国人民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给中国人民以 深刻的启迪。

  中国的思想界发生剧烈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悄然发生深刻的变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西方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发展,中 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进一步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达 200万人,成为一支日益重要的社会力量。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敗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齐集天安门举行示威。他们高呼“取消二十 一条”、“还我青岛”等爱国口号,并在示威中烧毁了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曹汝霖的住宅。学生-们在斗争 中联合起来,成立了学生联合会,举行了有2. 5万名学生参加的总罢课。他们走上街头,考爱国讲 演,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宣传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乂数达六七 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并把斗争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 区市、100多个城市,工人逐渐成为斗争的主力。至此,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 台。在人民群众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开始认识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 人民的实质,这又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早在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就发表过《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撰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 系统的介绍,使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得到相当完整和比较确切的阐述。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 治》一文,明确宣布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时,五四运动中一批比较年 轻的左翼骨干,也开始了思想方向的转变。湖南学生运动领袖毛泽东,在1919年底第二次到北京后, 热心阅读关于十月革命的籍和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其他学生领袖如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等,也先后走上这条道路。这表明,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走 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做单纯的学理,而是当做解决国家命运 问题的工具来研究和使用的。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 工人运动相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最初便具有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真题回顾

  (单选题)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中,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俄法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解析】此题属于识记内容。

  三、党的一大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一批接 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得到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帮助。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 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帮助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各地先后建立起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 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 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制定党的斗 争纲领,成为第一位的任务。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 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低纲 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 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铲除私有财产 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这样,党的二大就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党的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党员可以以个人的名义 -加人国民党,同时要求党员保持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年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二)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 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至10月中旬,国民革命军在两湖战场上全歼吴佩孚部 主力。11月,在江西战场上,又歼灭了孙传芳部主力。北方的冯玉祥部则于9月挥师南下,控制了陕 西、甘肃等省。到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控制了除江苏、浙江、安徽以外的南方各省,北伐战争胜利的 大局已定。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下令定都武汉。此后,北伐军继续推进,西路进人豫南对奉军 作战;中路和东路于3月下旬进占上海、南京。至此,北伐战争取得了前一阶段的重大胜利。

  五、土地革命战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形势陡然逆转。蒋介石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 围内的统治。面对革命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以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 据地,进行武装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大革命的失败,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受了它成立后不曾遇到的严峻考验。

  为清算并纠正党在过去工作中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方针,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 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选举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发动 武装起乂。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率领党所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9月9日,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的毛泽东,回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2月11日,共产党员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发动广州起义,在占有优势的敌人进攻下,起义失败。到 1928年初,党在各地先后发动了近百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有一部分很快失败了。

  1928年4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12月,由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也来到井 冈山同红四军会合。红军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

  以城市为中心举行暴动的“左”倾盲动主义计划,给革命带来惨痛失败,也证明从外国搬来的“城 市中心论”是脱离中国实际的。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在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发展 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割 据的形式,到1930年夏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个根据地党领导人民进行建立基层政 权,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建立各种党群组织,发动群众以推动革命的发展。

  从1930年到1934年,党领导人民武装先后开展了五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 红军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批判博古和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 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0月9 日,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将台堡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向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道路。

   真题回顾

   (多选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工农红军新时期的武装起义是(  )。

  A.南昌起义 B.黄麻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ACD【解析】从八七会议到六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分别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 多次武装起义。

  六、反“围剿”斗争

  红军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恐惧和震惊。从1930年12月到1931年7月, 蒋介石先后调集重兵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指挥下,红军采 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方针,并逐渐形成了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 原则,先后共消灭敌人七万多,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933年2月,蒋介石又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 采取了毛泽东制定的红军的正确的作战原则,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调集100万军队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在 这之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由上海迁到瑞金,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在政治上他们缺乏实际斗争经验,不注重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只知道照抄照搬共产国际的 决议和苏联革命的某些经验;在军事上,他们一切听命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根本不懂军事,而李 德也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他们到根据地后,极力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撤销了毛 泽东红军总政委的职务,完全否定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其结果,红军作战屡遭 失败,损失惨重,根据地也越打越小,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可以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败,是“左”倾错误酿成的恶果。

  七、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 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 江,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1935年6月中旬,翻越了长征途中第一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夹金山的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 与实行战略转移至此的红四方面军会师。9月17日,陕甘支队一举突破甘南天险腊子口。9月27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决定前往陕北,同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红十五军团会师。10月19 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中央红军的长征,终于以红军 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任弼时、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甘孜地区会师。随后,红四、红二方 面军终于共同北上,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将台堡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颔导的红军 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后保存下来的红军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是党的极为宝贵的精华,构成以 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红军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中红军所表现 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 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八、遵义会议

  1935年1月7日,红军在长征途中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 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 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后不久,中央政 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 军的军事行动。遒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其 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9月,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先占领满蒙、进而侵略华北、最 后灭亡中国的军事行动。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始倡导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宣言,表示愿意在立即停 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下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 的协定。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8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9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 行,发起了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 论军事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会议通过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 与党的任务决议》,即《瓦窑堡会议决议》。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 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国共重新合作,结成一个坚固 的民族统一战线,抗击企图灭亡全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同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党内指示,明确 提出党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矛盾上升,国内阶级 关系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变化。但是,蒋介石拒绝接受中共的建议,一意孤行,并 胁迫在西北的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从而酿成了 1936年底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最终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 换的枢纽,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作用。此后,中国共产党派出周恩来、叶剑英 等,同国民党领导人就国共两党合作进行谈判。尽管时局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历史的潮流已经不 可逆转地向着实现团结抗日的阶段过渡了。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 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爱国人 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的广泛联盟。

  为了正确地领导抗战、赢得胜利,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文件,制定高举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 旗帜,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 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决定党所领导的军队实行军事战略转变,以充分发挥它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这就正确地规定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抗曰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由来已久,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发动“九• 一 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夜,驻北京丰台的日本侵略军为大举侵华而蓄意制造 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各党派和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要求 下,国民党政府采取了强硬立场,调动军队进行应战。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 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次日,国 民政府外交部发表“自卫”声明。由卢沟桥事变引发,中国人民掀起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于1938年5月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 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是:

  (1)指出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2)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3)深刻地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人民战争。

  (4)系统地阐明了抗日战争的具体战略方针,即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 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而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是: “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中国全国性抗战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抗战爆发后首先处于战略防御 阶段。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 年以后,抗日战争逐渐转人局部反攻。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经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平津、 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粉碎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

  在中国的局部抗战进人第十四个年头,全国性抗战进人第八个年头时,1945年7月26日,美、英、 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 曰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立即对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进攻。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 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使中华民族一洗百年耻辱,在世界上展示 了新的形象。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是中 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它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 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课题。 中国共产党内所犯的“左”倾和右倾错误,从思想理论根源上,都在于没有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 结合起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思考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新 阶段》的长篇报告和会议总结。在报告的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以中国共 产党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经历的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初期在统一战线 问题上出现的右倾错误为鉴戒,深刻地指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 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 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a坨命琿和寒哮锌务_。这是在 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会议号召任何党员都要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 合,使马列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由此进一步推展开来。

  十二、延安整风

  遵义会议以后,党纠正了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但是,由于没有来得及在全党范围内对党的 历史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特别是没有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党内历次“左”倾和右倾错误的 根源进行深刻总结,因此,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常存在一些分歧。而如果错误没有被真正认识,就不 可避免地会在另外的条件下重新出现。所以,必须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克服错误的»、观 点、方法。基于这种需要,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报告尖锐批判了“主观主义 的作风”,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 结合的二十年。”

  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 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 整顿学风,只有反对主观主义,才能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 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一批评一团结",整风运动的方法是通过学习,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 式,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延安整风运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使全党端正了思想政治路线,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它是一次深刻的马克 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所积累的经验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 义。整风运动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十三、中共七大

  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灭和中国抗战接近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 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他们代表 着全国121万党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党的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 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它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总结了中国共产 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24年中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出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纲领和策略;第二,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第三,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 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中共七大还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 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对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 会,胜利的大会”载人党的史册。中共七大以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夺 取抗曰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胜利而奋斗。

  十四、全国解放战争

  抗曰战争胜利后,中国历史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无论是国统区人民,还是解放区人民都迫 切希望中国从此能够走上和平、民主的轨道,从而实现复兴国家和民族的梦想。

  面对抗战胜利后国内出现的要求和平与民主的呼声,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采取了坚决反对内战 的方针,并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组成中 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最终在和平建国、召开政治协 商会议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并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然而,重庆谈判后,国民党部队却 以接受日军投降为名,不断向华北、东北地区进攻,内战一触即发。

  国民党在完成内战准备后,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于1946年6月26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 区,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3月,经过解放军近9个月奋力反击,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挫败。

  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对陕甘宁和山东两大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毛泽东和中共 中央采取“蘑菇战术”,通过青化贬、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四战四捷,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 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在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于5月中旬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精锐主力整编七十 四师,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 攻的序幕。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决战,三大战役共歼 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地方部队29个师,达154万余人,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三 大战役的胜利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三大战役后,由于国民党代表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命令发起渡江 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使国民党军队惊慌失措,纷纷逃窜。4月23日,渡江部队 解放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中心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崩溃。

  十五、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前夜,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

  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积聚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 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全会研究了经济政策问题,科学分析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经济构成,指出新中国的经济将由 五种成分构成,即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 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

  全会指出,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在国内是工人 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国外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全会高度重视新中国建立、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的自身建设问题,特别提醒全党要清醒地认识 到,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巨。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转折关头,七届二中全会筹划了革命胜利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 家和社会的蓝图。会议所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 建设事业,都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十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巳经 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 开启了新的纪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

  第一,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指导。五四运动前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证明,西方资产阶级 的进化论、民主主义等学说都没有能够救中国。只有在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 个新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 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才夺取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

  第二,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 以失败,是由于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先进的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在五四运动后30年的中国 革命斗争中,由于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虽然也经历过许多曲折,但最终取得了伟大的 历史性胜利。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时候起,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他是中国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史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三,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由于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必须通过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采取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武装斗争 与其它各种形式的斗争紧密配合。

  第四,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战线。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只有团结一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坚决依靠农民

  这个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同时要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对资产阶级要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第五,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由于中国革命所处的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革命主要 是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同时也要争取世界各国革命力量的援助。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