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三叉神经瘤(Trigeminal Neuroma)
三叉神经瘤(Trigeminal Neuroma)
[病理与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瘤起源于三叉神经节或三叉神经根,系良性肿瘤,源于雪旺氏细胞,有包膜,属脑外肿瘤,可有囊变。位于中颅窝硬膜外或后颅窝硬膜内,亦可跨在中颅窝和后颅窝之间,呈哑铃状扩展。临床常表现有头痛、同侧面部及角膜感觉迟钝;位于后颅窝的病变常表现有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
[CT表现] CT平扫表现为三叉神经节附近等或低密度灶,或呈囊性的低、等混合密度病灶,增强后扫描,肿瘤呈均匀或环状增强。肿瘤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同时累及中、后颅凹时可呈哑铃状。骨窗观察常可见肿瘤造成的岩骨尖破环和骨质吸收改变。
[MRI表现] 中颅窝与后颅窝显示长T1与长T2信号影,呈卵圆形或哑铃形,周围无明显脑水肿,注射Gd-DTPA后多数呈明显均一强化,少数囊变者呈环状强化。
[鉴别诊断] 部位、临床症状和密度、信号特点是三叉神经瘤的诊断关键。三叉神经瘤位于三叉神经节附近和不累及内听道以此可与听神经瘤相鉴别。
十三、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病理与临床表现]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的神经鞘,绝大部分为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 岁多发。 临床首发症状多为听神经本身损害症状,以单侧听力减退,耳聋及伴有前庭功能障碍为特点。
[CT表现] CT平扫见桥小脑角区类圆形或蘑菇形等、低密度影,边界清楚。肿瘤体积越大,其内部低密度囊变、坏死区域越多见。注射造影剂后见病灶呈均匀性或非均匀性明显强化。听神经瘤常引起内听道扩大或骨破坏。水溶性造影剂和气体CT脑池造影可提高本病的检出率。
[MRI表现] 显示桥小脑角肿块多呈类圆形或蘑菇形, 以内听道口为中心,窄基底面向岩骨,瘤体岩骨间夹角呈锐角。T1 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T2 加权像呈明显高信号,囊变区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显著均匀强化,囊变区环形强化,并可见有蒂伸入内听道或神经呈索状增粗,偶可见硬膜尾征。
[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对较小及不典型的听神经瘤需与该处脑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瘤及突入桥小脑角的基底动脉动脉瘤相鉴别。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基底宽,中心往往不在内听道外口, 可长入中颅窝, 常钙化或岩骨尖骨改变,冠状位可显示其与小脑天幕的关系,且其MRI图像上T1 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常呈相对低信号。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内听道无扩大,其信号T1 加权像上更低,T2加权像上更高,内部信号不均匀,匐行生长,占位效应轻, 对邻近结构如血管是包绕,而不是推移,不具有包膜征象。注射Gd-DTPA无强化。 三叉神经瘤常居桥小脑角的前方,瘤侧岩骨尖有骨破坏。突入桥小脑角的基底动脉动脉瘤,可见血管流空征象,诊断不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