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颅骨平片
1.颅骨平片
(1)颅高压征:是颅内病变较常见的共同表现。在儿童表现为头颅增大,囱门增宽,颅板变薄,颅缝分离和脑回压迹增多;在成人主要是蝶鞍改变,表现为蝶鞍增大,鞍底和鞍背骨质模糊或消失。
(2)颅内肿瘤定位征:①局限性颅骨变化:表现为颅骨的局限性增生、破坏或结构改变,见于脑表面或靠近颅骨的肿瘤。增生多见于脑膜瘤,岩骨尖破坏、缺损多见于三叉神经瘤,内耳道扩大多见于听神经瘤。②蝶鞍改变:鞍内型,蝶鞍气球样膨大,见于垂体瘤;鞍上型,蝶鞍扁平,鞍背缩短,见于鞍上肿瘤;鞍旁型,鞍底受压下陷,形成双鞍底,前床突上翘或破坏,见于鞍旁肿瘤。③钙化:肿瘤钙化比率为3%~15%,根据钙化表现可初步判断肿瘤的部位和性质;根据松果体钙化的移位情况可推断肿瘤的大致部位。
2.DSA 颅内占位病变使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者分离,牵直或者扭曲。一些肿瘤可不同程度地显影。脑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面临着CTA和MRA日益严峻的挑战。
3.脑 CT
(1)平扫密度改变:①高密度病灶:见于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②等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肿瘤、血肿、血管性病变等;③低密度病灶:见于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④混合密度病灶:上述各种密度病灶混合存在。
(2)增强扫描特征:①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动脉瘤和肉芽肿等;②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形等;③环形强化:见于脑脓肿、结核瘤、胶质瘤、转移瘤等;④无强化:见于脑炎、囊肿、水肿等。
(3)脑结构改变:①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②脑萎缩:范围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脑池扩大,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③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脑室系统普遍扩大,脑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梗阻近侧脑室扩大,脑池无增宽。
(4)颅骨改变:①颅骨病变:如骨折、炎症和肿瘤等;②颅内病变:如蝶鞍、内耳道和颈静脉孔扩大,可协助颅内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4.脑MRI
(1)肿块:一般肿块含水量高,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脂肪类肿块呈短Tl和长T2信号改变;含顺磁性物质肿块如黑色素瘤呈短T1和短T2信号改变;钙化和骨化性肿块则呈 长T1和短T2信号改变。
(2)囊肿:含液囊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异常;而含粘液蛋白和类脂性囊肿则呈短T1和长T2信号异常。
(3)水肿:脑组织T1和T2值延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4)出血:因血肿时期而异。3天内的急性血肿T1 WI和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MRI上不易发现;3天至 2周内为亚急性血肿,T1 WI和 T2 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部位推进,周围可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低信号环;2周以上的慢性血肿,T1 WI和 T2 WI均呈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加明显。
(5)梗死: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氧,继发脑水肿、坏死和囊变,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纤维修复期呈长T1和短T2或长T2信号。脑结构的MRI形态变化分析与CT相同。脑病变的增强MRI表现与CT相似。
(三)比较影像学
从脑的各种影像学正常表现与基本病变分析可以看出,X线、DSA、CT、MRI和超声等成像技术在反映脑部病变上各有优势和不足。因此,在设计某种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程序时,要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制订个性化的最优解决方案。颅骨本身的病变或颅内病变对颅骨的侵犯,颅骨平片仅能大致反映骨质改变,而CT和MRI不但能更敏感更详细地显示骨质改变,而且还能显示与骨质相关的颅内病变。颅内占位病变,颅骨平片阳性率很低,依据颅骨和生理性钙化的改变对病变的大致定位诊断已极少应用;脑血管造影的定位、定性诊断作用小,已很少单独应用;脑CT已成为脑部检查的主要技术,结合增强扫描可对大部分病变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脑MRI对中线结构、后颌窝和近颅底病变的显示较CT优越,功能性MRI更有利于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肿物钙化的显示则劣于CT。颅内炎症和脱髓鞘性病变,只能行CT和MRI检查,且MRI较CT更敏感。颅内出血,大多行CT检查,尤其是急性期出血CT优于MRI,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比CT敏感,但慢性期出血呈等密度时CT不如 MRI。脑血管性病变,DSA虽然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但为创伤性检查,应用大为减少;TCD可提供脑血管大致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对诊断有帮助;无创性MRA和微创性CTA的诊断作用逐步得到肯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DSA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