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眼球

来源: 2017-09-25 18:01

 

头颈部

第一节 眼球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1
.眼眶平片 包括眼眶后前位、侧位、视神经孔位等,对异物定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2
.造影检查 眼动脉造影:用于确诊眶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眼眶静脉造影:采用内眦静脉、额静脉或面静脉插管进行造影,观察眶内静脉曲张等。泪囊泪道造影:观察泪囊泪道功能和形态。
(二)CT检查
    
常规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横断面以人体基线或听此线为扫描基线,层厚3mm5mm连续扫描,范围包括上、下壁,摄软组织窗;外伤时采用高分辨力 CT扫描技术,层厚2mm,骨算法重建成像,摄骨窗。必要时做 CT增强扫描。
(三)MRI检查
    
通常采用颅脑线圈或眼表面线圈。采用横断面、冠状面及斜矢状面,层厚3mm4mm,扫描包括 SE T1WI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降低球后脂肪信号强度,有利于病灶形态的观察。增强及动态增强扫描为眼眶病变的常规检查技术。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CT
检查眶壁为长条状高密度影,内下壁薄,外壁最厚,上壁厚薄不均。眶腔呈锥形。眼球壁呈环形等密度影,其内可见低密度的玻璃体及高密度的晶状体,眼球外上方等密度影为泪腺。眼球后可见低密度的脂肪间隙,周边可见条状等密度眼外肌,中间为视神经。在眶尖可见通向颅内的眶上裂及视神经管。
    MRI
检查眶壁骨质呈低信号影。眼外肌、视神经、眼环及晶状体呈等信号强度,玻璃体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眶内脂肪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
(二)基本病变表现
    
基本病变包括形态、位置、骨质及密度的改变。
    1
.形态改变 有变形、扩大、缩小、甚至消失,可以发生在眼眶、眼球、眼肌等结构,通常提示眼部外伤、畸形、肿瘤等病变的存在。
    2
.位置改变 指正常眶内各结构发生移位,表现为上下左右及前后位置的改变,通常提示有占位性病变。
    3
.骨质改变 骨质中断为外伤骨折所致、骨质破坏提示恶性肿瘤或转移瘤、骨质增生多见于脑膜瘤或炎性病变。
    4
.异常密度 低密度提示含脂肪性病变或积气,等密度多见于炎性或肿瘤性病变,高密度见于骨瘤,钙化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
(三)比较影像学
    
眼部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平片检查、造影检查、CTMRIDSA、超声检查等多种检查技术。平片目前多用于外伤后异物定位,眼球病变以超声检查为首选,再辅以CTMRI检查,眼眶外伤常规应用HRCT检查,眼眶病变包括肿瘤、炎症等则应首选 CT或/和 MRI检查。

三、疾病诊断

(一)炎性假瘤

【临床与病理】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病因不清,可能与免疫功能有关。根据炎症累及的范围可分为眶隔前炎型、肌炎型、泪腺炎型、巩膜周围炎、神经束膜炎及弥漫性炎性假瘤。急性期主要为水肿和轻度炎性浸润,浸润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发病急,表现为眼周不适或疼痛、眼球转动受限、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皮肤红肿、复视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出现与炎症累及的眼眶结构有关。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为大量纤维血管基质形成,病变逐渐纤维化,症状和体征可于数周至数月内缓慢发生,持续数月或数年。对激素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隔前型表现为眼睑组织肿胀增厚;肌炎型为眼外肌增粗,典型表现为肌腹和肌增同时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巩膜周围炎型为眼球壁增厚;视神经束膜炎型为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弥漫型可累及眶隔前软组织、肌锥内外、眼外肌、泪腺以及视神经等,典型的CT表现为患侧眶内软组织密度影,眼外肌增粗,泪腺增大,眼外肌与病变无明确分界,视神经可被病变包绕,增强后病变强化呈高密度而视神经不强化呈低密度;泪腺炎型表现为泪腺增大,一般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MRI检查:炎性假瘤在 T1 WI T2 WI上一般均呈低信号,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动脉海绵窦瘘:常有多条眼外肌增粗,眼上静脉增粗,一般容易鉴别。转移瘤:表现为眼外肌呈结节状增粗并可突人眶内脂肪内,如果表现不典型,鉴别困难,可行活检鉴别。淋巴瘤:眼外肌肌腹和肌位均受累,一般上直肌或提上睑肌较易受累,此肿瘤与炎性假瘤在影像上较难鉴别。

(二)眼部肿瘤

    眼部肿瘤可发生于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直接蔓延,还可以经血液远距离转移而来。目前分类尚不统一,根据肿瘤的来源及发病部位,将眼部常见肿瘤简要归为:眼球肿瘤、泪腺肿瘤、视神经肿瘤、眶壁肿瘤、眶内肿瘤、眼眶继发性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与病理】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为神经外胚层肿瘤,起源于视网膜的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节细胞。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病理特征为瘤细胞菊花团形成,95%瘤组织中可发现钙质。早期症状为“猫眼”,即瞳孔区黄光反射,表现为“白瞳症”。

【影像学表现】

    CT显示眼球内不规则形肿块,常见钙化,可呈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MRI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具有明显强化,对显示钙化不敏感。CT有较好的密度对比,易发现钙化,是该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强调薄层(2mm)并行横断及冠状位扫描。MR观察视神经转移及颅内侵犯更敏感,可作为CT的补充。当疑有转移时可行增强扫描。

    影像学分期:I期:眼球内期,病变局限于眼球内;II期:青光眼期,病变局限于眼球内,同时伴有眼球增大;III期:眶内期,病变局限于眶内;IV期:眶外期,病变同时累及颅内或远处转移。分期对选择治疗方法及估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与鉴别诊断】

    婴幼儿眼球内发现钙化性肿块,应首先考虑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诊断有: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表现为眼球小,钙化少见,整个玻璃体腔密度增高,MRI可发现玻璃体管存在。Coats病:常为单侧,发病年龄一般为48岁,MRI显示为视网膜下积液信号,增强后脱离的视网膜明显强化。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