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微粒给药系统的应用。在宏观上,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可表现为微粒粒径的变化,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和分层等等。影响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而研究这些因素将有利于最终改善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一、热力学稳定性
微粒分散体系是典型的多相分散体系,存在大量的相界面。随着微粒粒径的变小,表面积A不断增加,此时表面自由能的增加ΔG可用下式表示:
ΔG =σΔA (11-8)
式中,σ—表面张力;ΔA— 表面积的增加。对于常见的不溶性微粒的水分散体系而言,σ为正值,而且数值也比较大。从式(11-8)可见:
(1)表面积增加:可使表面自由能大大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能量最小原理,为了降低表面积、降低表面自由能,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具有强烈的聚结趋势。因此,微粒分散体系是典型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而且微粒越小,聚结趋势就越大。聚结的结果是粒径变大,分散度下降。
(2)表面张力降低:可以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自由能,从而增加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因此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是最常用的稳定化方法。在O/W乳剂的体系中加入某些脂肪醇类表面活性剂,甚至可使表面张力σ≤0,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纳米乳剂。另外一些稳定剂可吸附在微粒表面形成机械性或电性保护膜,防止微粒间的相互聚结;增加介质粘度也是常见的稳定化方法。
热力学稳定性还体现在微粒大小的改变方面。微粒越小,溶解度越大,因此在微粒分散体系的溶液中,可能出现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的现象。
二、动力学稳定性
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一个是重力产生的沉降,二者分别提高和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当微粒较小时,布朗运动起主要作用,当微粒较大时,重力起主要作用。
粒径较大的微粒受重力作用,静置时会自然沉降,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
(11-9)
式中,V—微粒沉降速度,cm/s;r—微粒半径,cm;ρ1、ρ2—分别为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g/cm3;h—分散介质的粘度,P(泊)(1P =0.1Pa.s);g—重力加速度常数,cm/s2。
由Stoke's公式可知沉降速度V与微粒半径r成正比,所以减小粒径是防止微粒沉降的最有效方法;同时,V与粘度h成反比,即增加介质的粘度h,可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此外,降低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ρ1-ρ2)、提高微粒粒径的均匀性、防止晶型的转变、控制温度的变化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微粒的沉降。一般实际的沉降速度小于计算值,原因是多分散体系并不完全符合Stoke’s定律的要求(如单分散、浓度无限稀释、微粒间无相互作用等)。
沉降速度V可用来评价粗分散体系的的动力学稳定性,V越小说明体系越稳定,反之不稳定。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