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行测考试:可能性推理首选求异论证
求异论证是行测中逻辑判断可能性推理题干分析的论证模型之一。随着考题越来越灵活,这种题型时有出现
【必备理论】
1.基本概念:
求异论证类题型题干特征为题干中出现A、B两类事物,其中A具有属性a、b、c,能够得出一个结论C;B具有属性a、b,但是无c,最终不能得出结论C。由此推断c是C的原因。也就是说,题干是对一个实验的具体过程进行评价,看有没有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2.考虑要素:
①实验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②两组的初始条件是否一致;
③实验过程中有无影响因素;
④实验结果的统计有无问题等。
3.解题方法:
削弱方法:另有他因,即出现其它因素导致结果的产生。
加强方法:排除他因,即将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全部排除掉,以确保结论的出现就是因为题干中的原因。
【例题】在一项实验中,让80名焦虑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样的字母识别任务,同时在她们头上放置电极,观察大脑活动。结果表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实验者由此得出结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 )
A.焦虑程度高的女性与其他女性相比在实验前对任务不熟悉
B.女性焦虑时,大脑会受到各种思绪的干扰而无法专注
C.女性焦虑容易引发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等心理问题
D.有研究显示,焦虑和大脑反应错误率是正相关的
【答案】A。
【解析】题干由实验结果得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的结论。A项说明试验初始设置有问题,是“另有他因”导致了试验结果的差异,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女性焦虑使大脑受到干扰而无法专注”对结论起加强作用,排除;C项“引发心理问题”与“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直接肯定结论,起加强作用,排除。故选A项。
【总结】题干是对一个实验的具体过程进行评价,所以是实验评价型题目,无论加强还是削弱都考虑四点要素。要求选削弱,而A项刚好是考查第二个要点“初始条件”,从初始条件不同这个角度来削弱题干,故选A项。
【例题】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的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B.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C.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假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一组本身皮肤就很好,而另一组的皮肤相比较差的话,则题干结论不一定成立。所以,要支持这个结论,就要排除干扰因素,保证实验前初始条件都相同,即A项。再看另外几个选项,首先C项第一组的量大,所以皮肤质量好。这是一个削弱项,证明皮肤质量和量的多少有关,而和时间长短无关。B、D两项明显和结果无关,题目讨论的是阿司匹林这种药物的效果问题。故选A项。
【总结】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验评价型题目。题干通过两组的比较,长期服用的一组皮肤更光滑,得出结论“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A项是通过第二个要点“两组的初始条件”相同来加强题干,故选A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