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历史精华考点: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六月(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该变法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一、历史背景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十分愤慨,他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带领下,给光绪帝上了一份奏疏,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在古代,政府用马车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有为等是举人,这次上书就被称为“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而失败,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官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法。
1896年初,由于守旧派的告发,强学会被清政府禁查。
然而,议论时政的风气已开,维新变法思潮继续发展,各地学会、学堂和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居于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897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后来,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军事: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等。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
三、戊戌变法的失败
该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最终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
四、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
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廷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前奏。
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朝统治者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