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军队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

来源: 2018-11-08 11:02

   考点七: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知识点一、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大门的时候,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展开,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由于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的决定性胜利,新中国的内外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改变。这主要是:除台湾以外,近百年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已经消灭,原来从事剥削的地主、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向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的队伍壮大了,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界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国内各民族已经组成为一个团结友好的大家庭。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地位提高了。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上述国内外关系的新变化,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由于及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已经基本扫除了。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不坚决进行这些斗争,是决不许可的。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迅速的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呢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大会还规定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战略任务和各项主要的具体任务。

  八大决议指出,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但是在近代中国条件下,只有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工业化问题。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非常低的。这就把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还十分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凸现出来了。这样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

  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合资厂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方针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以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的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这些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知识点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一)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

  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1.马克思主义之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一方面,新中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相适应的,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另一方面,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由于不完善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之间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