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影像学之骨的3大考点汇总
一、医学影像学之骨龄
每个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和骺与骺端结合时的年龄。
二、医学影像学之检查骨的意义
(1)、检查骨的发育情况。(2)、判断某些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价值。
三、医学影像学之骨的类型
1.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减少。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模糊、骨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承重骨常出现变形,同时还可见假骨折线
2.骨质破坏:是指正常骨组织被病理性骨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表现:骨质密度局限性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骨皮质呈筛孔状或虫蚀状骨质缺损。
3.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成骨细胞层受炎症、出血、肿瘤等刺激所引起的骨质增加。正常骨膜是不显影的,一旦出现 应视为病理变化。
4.骨折:是指骨小梁、骨皮质和骨软骨的连续性的中断。
(1)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不同类型的骨折,远侧断端向桡侧、背侧移位;向掌侧成角。
(2)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骨的折可发生股骨头下、中部或基底部。断端常有错位或嵌入。头下骨折常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
(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表现:发病急、高热和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患肢活动障碍和深部疼痛;局部红、肿和压痛。
(4)X线表现:2周以内:无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其特点:①软组织密度增高。②软组织肿胀,是从内到外依次肿胀。③肌间隔模糊、消失、皮下脂肪与肌肉分界不清。④皮下脂肪层呈条纹状、网格状影。
5.骨结核:骨结核是以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为主要的慢性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系继发性的结核病。原发病灶在肺部。
(1)感染途径:结核杆菌经血行到骨或关节,停留在血管丰富的骨松质骨内,如:椎体、骺和干骺端或关节滑膜而发病。
(2)病理过程:以渗出为主,可见大量的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殖以形成多个结核结节为特征;干酪样坏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
(3)临床表现:病程慢而长,一般以月或年计算;多为单发;局部可有肿、痛和活动障碍。实验室检查为血沉增快。
(4)X线表现:脊椎结核以腰椎多见。病变常累及上、下两个邻近的椎体,附件很少受累X线征象:①椎体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②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和椎体相互嵌入融合而难以分辨。③椎体塌陷或呈楔形变。④椎旁软组织可形成椎旁脓肿,即“冷性脓肿”。⑤骨质破坏区内可见沙粒样死骨,骨增生不明显。
6.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良:生长情况慢、不侵及邻近软组织但可压迫、无转移;骨质破坏呈囊状、膨胀性破坏、境界清、锐利,骨皮质连续。骨膜增生:一般无骨膜增生;软组织改变多无肿胀或肿块恶;生长情况快、易侵及周围软组织、有转移;骨质破坏呈溶骨性破坏,境界不清,边缘不整界不清,边缘不整;骨膜增生多出现不同形式的膜增生,并可破坏软组织改变形成软组织肿块,
(1)骨巨细胞瘤临床表现:骨巨细胞瘤好于20~40岁青壮年,好发部位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多见,其次为肱骨远端。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较大肿瘤可有局部皮肤发热和静脉曲张。
(2)病理:肿瘤质软而脆,似肉芽组织,血管丰富,易出血,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与多核巨细胞构成。按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良性、生长活跃和恶性。
(3)X线表现:骨端骨质呈横向偏心膨胀性破坏,其内可见多房或单房影,多房性者可有细小骨嵴,可见多层骨壳;一般说来,破坏区内没有钙化和骨化,无骨膜反应。一旦破坏区骨壳不完整,出现软组织肿块提示肿瘤生长活跃;若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出现明显软组织肿块者提示恶性骨巨细胞瘤。一般肿瘤不侵犯关节软骨。
7.骨肉瘤:为起源于间叶组织以瘤骨形成为特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1)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年,以11~20岁,男性最为多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可皮肤通常较热并静脉怒张,病变进展快。
(2)病理:外观表现不一,多呈鱼肉状,镜下可见明显的间变的瘤细胞、肿瘤性骨组织信骨组织。骨肉瘤分型:成骨性骨肉瘤,溶骨性骨肉瘤,混合性骨肉。X线表现:骨质呈不规则的溶骨发生破坏,边界不清晰,破坏区可突破骨皮质进入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同时可见形态不的骨膜反应或Codmams氏三角,骨质破坏区内或软组织肿块内可见肿瘤骨形成;肿瘤骨可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肿瘤骨的形成是诊断骨肉瘤最为主要的依据。儿童时期,骺软骨板对骨质的破坏有一相对的屏障作用。
【习题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征性X线表现为()。A
A.软组织充血、水肿
B.骨质破坏
C.骨质增生
D.死骨形成
E.软组织有窦道形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