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历史学: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3

来源: 2019-05-28 00:23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④大一统

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2.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儒家思想与时俱进,吸纳了其他学说,由先秦时的批判时政改为维护现实统治

3.影响

对当时: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适应西汉经济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对后世:

①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②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三.宋明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