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中医中心与小肠的关系

来源: 2018-05-23 09:39

 中医学认为"心"是脏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的活动。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心的生理病理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等。现将其主要生理病理简述如下:
  (一)心主血脉《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故《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二)心主神志  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说法。《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若心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三)心主汗 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四)心开窍于舌 其华在面  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的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焱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
  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
  (五)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在病理情况下则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叫做"心移热于小肠"。若小肠实热,亦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六)心与其他脏的关系
  1.心与脾的关系:"心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主之血自能充盈,运行全身以营养各脏腑器官。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固然赖于心气之推动,然亦必需有脾之统摄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这两个方面。病理情况下,心脾两脏亦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来源不足,致心血亏虚。若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也可影响脾之健运。以上两种情况最终均可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候。
  2.心与肾的关系 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生理情况下,心阳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共同温煦肾阴;肾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滋养心阳,阴阳互相制约,使心阳不亢,心与肾保持这种"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关系。如果这种正常关系受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的证候。
心包 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心脏的外围,在经络上属于十二经脉之一,有代心受邪的作用,故邪气犯心,常先侵犯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如温邪内陷,出现神昏谵语等症时,称为"热入心包"。实质上仍属心主神志功能失常所反映的症候。
  二、小肠的生理病理

  《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由胃而来的水谷,而后主化物和分别清浊。清者,指饮食中的精华部分;浊者,指饮食物中消化后的糟粕。
  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食物,再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华,通过脾转输于肺而达到全身各部,以供给脏腑机能活动的需要。同时将其糟粕中的水液渗入膀胱,由尿排出,渣滓部分下注大肠,成为粪便而排出体外。
  所以小肠病时,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和大小便异常。
  三、心病的辩证论治
  (一)心气虚
  主证: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
  辩证;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或结代,神疲体倦,心气不足,卫阳不固则自汗出。心气不足,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淡白。心气虚,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故胸闷不适。
  治法:补心气,安心神。
  方药:养心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甘草等。
  (二)心阳虚
  主证:除有心气虚的症状外,还出现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而胖嫩,脉弱。或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为心阳虚脱的危候。
  辩证:多见久病体弱,暴病伤阳耗气,年老脏气衰弱,禀赋不足等情况。
  心阳虚,心阳不振,阳气不得外达,故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若心阳暴脱,宗气大泄,则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息短气微,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脉微欲绝。
  治法:温通心阳,回阳救逆。
  方药:桂枝甘草汤加减或四逆汤加减。
  附子、肉桂、干姜,五味子,桂枝等。
  (三)心血虚
  主证: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心绪不宁,怔忡,面色淡白无华,指甲苍白,四肢无力,唇舌色淡,脉细无力等。
  辩证:多见于久病体虚,脾运不健或亡血失血之人。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甚至怔忡。正如失丹溪说:"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不能充实血脉,荣养四肢肌肉,故四肢无力,指甲苍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养心血,益气安神。
  方药:四物汤加减
  当归、白芍、熟地、元肉、枣仁、五味子、百合、小麦、黄芪、党参、茯神、远志等。
  (四)心阴虚,虚火上炎
  主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症,
  辩证:多见平素肝肾不足,真阴亏耗,或热病后期阴伤未复者,阴血不足,血不能养心宁神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阴虚内热则见盗汗,虚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两颊发红、头晕目眩等为虚火上炎之症。
  (五)心火上炎
  主证:烦热不安,夜寐不眠,口渴思饮,舌烂生疮,尿黄而少,小便刺痛,或面红目赤。苔黄,脉数。
  辩证:心火炽热,心神被扰,致烦热不安,夜寐不眠。心火循经上炎则口渴思饮,舌烂生疮面红目赤,苔黄,脉数。心移热于小肠则尿黄而少,小便灼热刺痛等。
  治法:清热泻火
  方药:导赤散化裁
  生地、木通、黄伯、栀子、竹叶、生甘草梢等。
  治法:滋补心阴,清心安神。
  方药:补心丹化裁
  当归、阿胶、玉竹、元参、麦冬、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琥珀、珍珠母、石决明、黄连、竹叶、连翘、石莲子、灯芯草等。
  (六)心血瘀阻
  主证;轻者仅觉心胸疼痛,憋闷或隐痛不适,痛区固定,时发时休。剧者可突然发作,痛如刀割,悸惕不安,面色青白,唇暗肢冷,自汗,疼痛沿左上肢内侧后缘之手少阴经脉循行路线放散,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微欲绝,或细涩结代等。
  辩证:本病多因素体气虚,复加劳倦忧思,致脏气失调,心气不充。气血运行不畅,血滞成瘀,闭阻心脉而成。或因素嗜膏梁厚味,好食肥甘,致痰湿内蕴,脉道受阻,血滞成瘀,或由寒邪人侵,气血凝滞等引起以上诸症。
  治法:治标:活血通络,理气化瘀;治本:治标的基础上或兼益气,或化湿,或温阳。
  方药:治标: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降香、枳壳、郁金、桂枝,薤白等。治本:在治标药的基础上或加益气、化湿温阳之品。
  (七)心脾两虚
  主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
  辩证:多因思虑多度而致,心脾两脏病变是相互影响的。因心而影响脾的,见症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因脾而影响心的则以食少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虚症状为主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化裁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元肉,甘草等。
表5-1 心病的辩证论治简表
病名共有症状主要临床特点治则代表方剂
心气虚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脉细或结代面色淡白,精神疲乏,自汗、舌质淡胖,苔白补心 益气 安神养心汤
心阳虚除有心气虚的症状外,突出表现为面色灰滞,畏寒肢冷,舌质淡暗。心胸憋闷或作痛。温补心阳 回阳救逆(心阳虚脱)桂枝甘草汤 
四逆汤
心血虚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色白无华,眩晕怔忡,唇舌色淡,脉细补心血 安心神四物汤加味
心阴虚心烦,虚热,盗汗,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滋补心阴 清心安神补心丸
心火上炎 烦热,夜寐不眠,口渴思饮,舌烂生疮,尿黄而少,小便刺痛,有时面红目赤,苔黄,脉数。清心热 泻火 利尿导赤散
心血瘀阻 心胸憋闷疼痛,痛处固定,心悸,重症者,面青唇暗,肢冷,冷汗,舌质紫暗,脉沉微欲绝。通阳活络,活化血瘀血府逐瘀汤
心脾两虚 心悸征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补益心脾归脾汤
  四、小肠病的辩证论治
  (一)小肠实热
  主证:心烦,小腹拘痛,小便赤涩,或茎中痛,尿急,尿频,甚至血尿,舌红苔黄,脉滑数。
  辩证: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亢盛多热小肠,故见心烦,小腹拘痛,小便赤涩,茎中痛,尿急、尿频,舌红苔黄,脉滑数,若热伤血络则出现血尿。
  治法:清利实热,导热下行。
  方药:导赤散化裁
  黄连,栀子,生地,木通,青皮,乌药,川楝子,海金砂等。
  (二)小肠虚寒
  主证:小腹坠痛,迂寒则甚,食谷不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迟。
  辩证:多因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致使小肠失其温煦,以致寒气凝结于小肠,气机不利,气血不畅,故小腹坠痛,遇冷加重,小便清长,苔白,脉沉迟。小肠不能分清浊,故食谷不化,大便稀溏。
  治法: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吴茱萸汤化裁
  止豆叩,巴戟天,吴茱萸,枳壳,木香,青皮,元胡,肉桂,川楝子,干姜等。
  附:心痹
  一、概说:
  心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心痛彻背,如锥刺心。
  心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指出其发病机理是"脉不通"。在《灵柩.厥病篇》里就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这里的"真心痛",指的就是心痹的危重证候,倘若治疗不当,或久病失治,则予后不良,到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又有进一步论述,对本证的证治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指出主证是"心痛彻背",命名"胸痹",并提出了"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萎薤白桂枝汤"等治疗方剂。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记载较欧州早2000余年。直至清朝中期,在世界医学史上仍处于先行地位。
  二、病因病机
  (一)外邪内侵
  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之邪皆可内侵,致发本病,但其中与本病关系较大的是寒、湿、火三气。它们都可能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关于寒,《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入经而稽迟,脉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后世医生也有"大寒触犯心君"之说。对于湿,一般多与寒邪相结,诱发心痹。至于火,主要指"壮火食气"即热盛导致的气虚心阳衰败。
  (二)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进而气滞血瘀,血瘀则脉不通而发本病。《古今医鉴》说:"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都是诱发本病的因素。
  (三)饮食不节
  素嗜肥甘厚味之品,或饮酒成癖,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犯胸中,阻遏胸阳,气机失畅,发为心痹。《儒门事亲》提到"夫高梁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膈,酢心"。
  (四)脏腑失调
  祖国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与本病相关性最大的是肝、脾、肾三脏的虚损,而肾尤为关键环节。生理情况下,肾水上升以滋心阴,心火下降以壮肾阳,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机能正常。若心肾阳虚,不能温煦中土,脾失健运,水浊停滞,浊气归心可发本病;若水浊停滞不行,久而化热,消灼以成痰浊,阻于脉道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心痹。若心肾阴虚,使肝木失养,则相火偏亢,灼烁津液而成痰浊,阻塞心脉,亦发心痹。
  综上所述,心痹是一个本虚标实性疾病,可用不足与不通概括之。不足即是本虚,是以肾阴阳失衡为主导的平衡协调关系的;不通即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由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气滞血瘀,进而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构成临床上的一些实症表现。所以以治疗上,以不足和不通,即一虚一实的辩证关系进行妥善的辩证论治。
三、辩证论治
  (一)阴虚阳亢

  主证:头晕头痛,目胀干涩,心悸烦闷,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甚者出现心痛。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
  辩证:多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致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亦可致心火独亢"上冒巅顶"故头晕,头痛,目胀。阴虚肝木失养,相火妄动,故急躁易怒,阴虚神不守舍,故心悸烦闷,失眠多梦。烦劳易耗阴,恼怒引起相火,火灼阴枯,加重阴虚,故使病情加重,阴血虚,心脉失养,致发心痛,舌红少津,脉弦细均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滋养心肾,平肝潜阳
  方药:一贯煎、天麻勾藤饮化裁
  首乌,生地、夏枯草,菊花,元参,桑寄生,牛夕,丹参,勾藤,珍珠母等。
  (二)气阴两虚
  主证:时发心痛,郁闷气短,心悸易惊,自汗畏寒,时而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口干少饮,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或沉细无力。
  辩证: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所累,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气短自汗,时有畏寒;阴虚则五心烦热而盗汗,口干。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气阴两虚最易导致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则经脉痹阻而发心痛。舌脉表现乃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通脉宣痹。
  方药;生脉散加味
  党参,麦冬,五味子,黄精,枸杞子,川芎,丹参,当归,赤芍,木香,三七粉等。
  (三)气滞血瘀
  主证:多见于善感易怒,性情多变之人,常因情志异常而诱发。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痛。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
  治法:行气活血,通脉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化裁
  当归,赤芍,红药,桃仁,川芎,降香,瓜蒌,元胡,三七等。
  (四)胸阳不振,痰湿内阻
  主证:胸脘满闷,善太息,心性少寐,时发胸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每因劳动及饱餐后症状加重,舌胖苔白腻,脉象濡滑。
  辩证:多见于脾胃素虚之人。因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阳不足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产生痰浊,故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胖苔白腻,脉濡滑。痰浊为阴邪,阻遏胸阳,故胸脘满闷,善太息。心居胸中,心阳痹阻则心脉不畅,故时发胸痛。心胸不畅,血不养心,神无所附,则心悸少寐。劳动及饱餐后加重心脾之负担,故症状每每加重。
  治法:通阳宣痹,豁痰宽胸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瓜蒌,薤白,半夏,桂枝,郁金,丹参,赤芍,川芎,降香,菖蒲、三七等。
  (五)阴竭阳脱
  主证;神色大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甚至朦胧,四肢不温,津津汗出,身潮如油,气息短促,心痛不止,舌质红绛,少津唇燥,舌苔厚或剥,脉象细数或沉迟欲绝,或涩而结代。
  辩证:多因久病不愈而又突然暴发。多系在阴阳之气逐渐耗竭的基础上,加之暴发因素的袭击,动摇根本,致使真阳虚损于上,失去阴阳互根、平衡的关系。虚阳上扰神明,见烦燥不安,或神脱,阴不剑阳,气脱于上则气息短促。阳脱,卫阳不固则汗出如油。阳不温煦四末,则四肢不温。阴阳分离则脉沉涩,甚至散乱。舌剥少津为土气绝,后天之本将竭。
  治法:回阳固脱,兼敛真阴
  方药:四逆汤合生脉散化裁
  附子,干姜,力参,五味子、炙甘草,丹参,黄精等。
  参考资料:冠心病辩证论治:《中医内科临床》经验汇编。
  1.本病病机是心的阴阳平衡失调为本,气滞血瘀为标,而心的阴阳平衡则有肾的元阴、元阳调节,故临床多数伴有心,肝、脾、肾的虚损,且每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所以治疗上也要酌情考虑,全面均衡。(席时华)
  2."补气"在本病治疗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血在脉中周流不息,有赖心气或心阳之推动。气行血行,气滞血瘀,心血瘀滞又可导致心阴不足,心脉失养,则心气更加衰退,造成恶性循环,在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就有"元气即虚,必不能达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的论述。所以在药方中加入黄芪,人参或党参等补气药物,可打断此恶性循环。(席时华)
  3.此病多虚,多瘀,所以在辩证中不论何种类型均可佐以活血化瘀药物,其中常用和有效药物有瓜蒌,葛根,丹参,川芎,参三七,赤芍,红花,毛冬青,黄精,玉竹,桑寄生,菟丝子等。尤其是参三七,川芎,毛冬青既能增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又有降低心肌耗氧量。
  另外,芳香类动植物药物,如丁香,麝香,安息香,零陵香,荜拨等,均含有挥发性物质,能反射性的调节冠脉血流时,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具有作用快,效果好的特点,近年来多放在成药内治疗心绞痛,可在一定范围内取代硝酸甘油制剂。
  还有人认为,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因此,降低血脂就成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课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制首乌,杜仲,黄精,玉竹,桑寄生,枸杞子,菖蒲,槐米,芡实等,均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这些药物大多为补肾药,具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调整了内环境,平衡了失调的脂肪代谢,而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论是实验室,还是临床观察,都证明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四逆汤(制附子,干姜,甘草)以及麝香,鹿茸,葶苈子,何首乌,生熟地,元参,桂枝,参三七,太子参,夏枯草等,均有明显的强心生脉作用,特别是生脉散和四逆汤,效果更为显著,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于辩证施治之中。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