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中烟工业考试申论技巧:用好热点人物事例
一、人物介绍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写作角度切入
1、坚持梦想
袁隆平年少时期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尤其经历了1942年的大灾荒,亲眼看到饿殍遍野的景象。袁隆平自年少时就立志“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终其一生,袁隆平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先后培育出的“超级稻”、“海水稻”等品种,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曾说过:“日有所思,应有所梦。我曾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凉。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2、不慕名利
袁隆平一生的科研成果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全部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其科研成果的红利也多数投入继续科研或设置各项奖金鼓励农业技术研发,而并没有挥霍。袁隆平几十年来不穿华服、不讲排场,每天“不是在试验田,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其代步工具也只是平价的国产车辆。
袁隆平曾说,“物质生活是生意人的事情,我们搞科研的,吃得饱、穿得暖就足够了,要当就当‘精神首富’”。
3、科技兴农
自中美贸易战的打响以来,美国为了在贸易战占据主动地位,在大豆、玉米及乳制品等方面提高了出口价格。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虽有广袤的土地和一定数量的农民,但粮食进口总额也居于世界前列,为了积极应对中国贸易战,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提升粮食产量就是重中之重。而放眼全国,我国的耕地面积已经非常可观,一昧增加耕地并非上策,唯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一系列现代化举措才是制胜关键。
而袁隆平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先后改善水稻的品种,并实现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中种植水稻,不仅增加了我国的土地利用率,更是奔着更高的亩产量不断奋斗,就连习总书记会见之时,也提到请主席放心,全体科研团队成员都在继续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正是袁老的不断努力,才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