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中烟工业考试时政热点: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统筹协调,各种政策形成合力;遵循规律,把握政策力度节奏;综合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和执行过程中的影响评估……当前,一味上项目、铺摊子等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要用好新发展理念这把“金钥匙”,科学决策,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如何在经济工作中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又如何遵循规律、科学施策?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
应对客观形势之变
树立全面整体观念
“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形成了重要认识,确定了明年的重点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在不少专家看来,这一要求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味上项目、铺摊子等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要借新发展理念这把‘金钥匙’,找到做好经济工作的新抓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认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也是应对发展环境之变的必然选择。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需要统筹协调推进发展。“过去,一些地方或部门往往从各自角度出发制定政策,‘单兵突进’色彩较重。在达成单项目标的同时,造成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很好体现了“系统论”的要求,“只有各种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化解各种风险挑战,要求科学稳妥出台政策。“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类深层次矛盾凸显。一旦个别领域出现问题,如企业债务违约增加等,很有可能诱发其他风险,影响发展全局。”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峰认为,各地各部门在抓经济工作时应立足全局大局、放眼国内国际,精准识别、有效控制各类风险点,避免触发系统性风险。
遵循发展规律
寻求动态平衡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平时不作为,等到要考核问责时就急功近利搞‘一刀切’,辖区部分街镇餐饮企业大面积停业,400余家板材企业被迫集中停产……”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点名批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环保“一刀切”行为,要求其立即整改。
“老百姓都希望有蓝天、白云,那环保政策是否越严越好呢?其实未必。如果某地环保约束不切实际,就可能给当地就业、百姓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第二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认为,环保政策应该与发展阶段、全局形势相适应,既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过头过激。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制定任何政策都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遵循发展规律,就要聚焦现实国情、立足阶段特征,保证政策方向不走偏。牛犁认为,当前只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就要保持定力,围绕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这‘两个轮子’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寻求动态平衡,就要瞄准突出矛盾、运用底线思维,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2019年5月1日起,《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实施,全国各省份的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下调至16%,不少企业得以腾出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扩大生产、增加岗位。同时,我国也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措施,保障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如果社保等负担过重,部分企业经营就会陷入困难,随之影响就业。”魏际刚认为,合理界定社保费率、完善配套措施。既化解了企业负担过重的突出矛盾,也守住了就业稳定这个民生底线,还没有影响到养老金安全,“统筹推进、一举多得。”
“对明年中国经济而言,坚守底线就是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等不出现大的波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寻求平衡则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魏际刚说。
做好综合影响评估
决策更科学更合理
对“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少人有些陌生。其实,相关做法已经在不少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
“2015年以来,南京市积极探索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先后委托市行政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等机构评估了16项重大政策。一些对策建议已经转化为政府决策。”南京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刘力表示。
2015年,南京实施新排污费征收政策,适当提高了征收标准,有个别企业反映此举加大了负担。“当年底,我们组织第三方开展了评估,一方面发现排污费在企业成本中占比极低,提高征收标准有利于调动治污积极性,一方面也给出建议,根据企业治污减排成效实施差异化征收政策。”刘力介绍,随后南京在2017年出台的新政策中采纳了相关建议,“几年下来,政策评估提高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全国层面,国务院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实施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等。
如何做好综合影响评估?专家们也给出了建议。
“要高度重视重大决策出台前的风险评估工作,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通过指标、数据等对现实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和理性判断,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做好应急预案。”曹峰说。
“出台调整政策,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理性的测算、细致的方案。”魏际刚认为,“一项政策出台后,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有多大,资金、人力、资源等成本有多高,都需要综合分析。”
此外,也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根据《条例》,重大行政决策草案的形成程序包括:除依法不予公开的决策事项外,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充分听取意见;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决策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应当组织评估决策草案的风险可控性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履行好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程序,从而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刘力表示。
曹峰认为,“综合影响评估”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信各地各部门将积极落实中央要求,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7日 02 版)
信息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1227/c1004-31524830.html
原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刘志强
原标题: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