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经济知识:中国古代史上的税收变革
马克思讲过一句话,税收是政府的娘奶。由这句话可以看出,税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是多么重要,自古以来,历代政府几乎都把税收当成是统治的头等大事来抓。在中国古代,怎么收税呢,几乎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然后按农民人头收税。为什么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理论上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政府就相应给你多少地,那你就按人头交多少税,计算很方便。但是,由于土地兼并等原因,很多农民的土地丢失了,就不乐意交税了,政府如果还收人头税,就收不到钱,造成财政危机。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那就是改变税收方法,改为按土地纳税,意思就是说不看你家有多少人,就看你家有多少地。土地多就多纳税。在古代,我国搞了很多次的税收变革,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
1.唐朝两税法
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2.北宋方田均税法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为解决以往各地田赋不均,税户相率隐田逃税,于熙宁五年(1072)坚决推行的税收方法,其主要内容为: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每亩税额。
3.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4.摊丁入亩
清朝雍正时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突破3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几次税收改革,大的走向就是由人头税转为土地资产税,整体来说更加合理,新税制的施行,打击了豪强地主,减轻了人民负担,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增加和人口的繁衍。但是,这些做法必然也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对,所以几次变革都失败了,只有最后摊丁入亩靠着雍正的强硬手段才得以完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