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守在云水之间
阿尔泰山脉绵延数千公里,与天山、昆仑山脉相接,额尔齐斯河蜿蜒其间。
几千年来,图瓦人就生活在传奇般的风景里。他们的身世没有记载,近年考证结果表明,他们几经迁徙,由北向南,屡受奴役,从匈奴、鲜卑、突厥汗国,再到蒙古。公元12世纪,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诸部落,开始向周围扩张,首先征服的就是被称为“秃巴思”的部落----图瓦人,从此图瓦人开始大规模和蒙古诸部落相融合,成为蒙古族一支。他们的文化中保留了古突厥、萨满教、藏传喇嘛教的成份,曲折发展的历史,使他们的身世像迷一样。
初到禾木村,恍如世外桃源,一排排木屋散落在白桦林与河流的一侧。白桦林旁是一山梁,居高临下,据说成吉斯汗曾在此点兵。从山梁上望去,远山如黛,峰峦叠翠,云缠雾绕,一幅恬静的水墨,静静呈现在狭长的走廊中。
一场新雨,转瞬就晴空一片,木屋在云层下反射着奇特的光亮,历历如新;白云悠悠,傍着小村,横淌在山峰之下,低矮得随手即能摘下一朵。一片片的格桑花,草原红,在木屋的围栏中灿烂盛开,两公里的小村宛若童话世界。
图瓦人把心系在这一片山水,游牧放羊,春天他们离开木屋沿山坡而上,住在羊皮扎成的蒙古包,待到草枯地黄,他们又回到山下的木屋。青青的山凹,日出日落,白雪皑皑,袅袅炊烟,整个冬季木屋中都飘着奶酒、羊肉和热腾腾的酥油茶味道。
据说十月革命后,一批俄罗斯贵族举家南逃,率先发现了这里,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财物,发现禾木村后便不再前行,与当地图瓦人生活一起,图瓦人游牧的空闲,就去给贵族打工,以换取外界的生活物资,他们和睦共处,共享着这里的蓝天白云和草原。
图瓦族不与外界通婚,人口不到2800人,是九代后的兄弟姐妹。由于保护生态环境,图瓦人已不再打鱼放牧和狩猎,在政府指导下,发展北疆特色旅游,吸引了普天下人前来探幽和赏猎。
路边是旅游产品集散地,一对母子在卖当地玉米,清风玉露,玉米嫩而香甜,口感极好。闲谈中得知,他们是哈萨克族,会讲蒙语和汉语,她说现在禾木村哈萨克偏多些,他们的孩子教汉语和哈语,而图瓦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孩子学习汉语,同时又懂蒙语、哈语,是真正的“一专多能”。
“能去图瓦人家看看吗?”我问。
她用手指指:“穿过这片白桦林就是”。
在一栋开满格桑花的木屋前,一位老人在吹苏尔。他不懂汉语,这时一位小姑娘从家中走了出来,听说我们的来意,热情邀我们进家小坐。一杯滚烫的奶茶,一丝淡淡的咸味,一股奇特的香感,让我初品了图瓦人生活。小姑娘告诉我们,她爷爷吹的苏尔是图瓦族的乐器,用山间的一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长约四十厘米,上粗下细,只有三孔,却能发出五音,由于没有簧片,需靠舌头控制气流吹奏,练成需要几年时间,其音低沉粗犷,有着旷古的原始之美,尤其夕阳之下,吹奏苏尔,仿佛穿越历史,把人带入亘古的幽远。
小姑娘说,在喀纳斯景区,有一支旱獭乐队,非常有名气,建议我们一定要听听。
旱獭乐队的表演地就坐落在离喀纳斯湖不远的山脚下,和禾木村一样的建筑,一样美丽的院落。他们正是经常在电视上表演的原生态乐队,几位歌手长得黝黑,头上扎着丝带,装扮带着浓烈的地域色彩。主唱旦布尔和他的成员用图瓦语为我们演唱了《母亲》、《走马》和《穿过黑夜》,听不懂语言,但扑面而来的不一样的刚劲而古朴,仿佛来自远古,来自灵魂,不加任何雕饰。伴奏的马头琴、呼麦、托布秀尔、马头琴、伊克勒、图瓦鼓、图瓦三弦,奇妙组合,尤其呼麦,古老而独特,仅靠嗓子即能发出种不同的音阶,让图瓦音乐充满未知的神奇,每个初听的人都被强烈震撼。表演苏尔的小伙看上去很年轻,也许学习不久,不算娴熟,但乐器特有的沉郁苍劲,低沉的主旋律,委婉而带欢快的音阶,如空谷传音,让我们依稀感受到远古图瓦先民的沉思与渴望,那是心灵的释放,充满苍凉和悲壮,于平直中表现了内心的厚重。
山水和草原养育了图瓦人,又孕育了图瓦人音乐的神奇,更含藏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故事,与山风雨露相伴,点点滴滴都展现出与自然一般的无穷魅力。
在禾木村行走,没有心思,没有渴望,总被群山和群山下广袤草原震撼,苍茫又毓秀,满目高山花草,转过一程又一程,翻了一坡又一坡,无边无际,山头祭拜的经幡,谷间流淌的行云,构成了一个民族生存的意境。忽然记起王安石《游钟山》里的诗句: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或许,这就是图瓦人的襟怀。
电视上正播着一位八十四岁的图瓦族老人,一直保留着猎者的习惯,漫长而严寒的冬季,他每天清晨徒步几公里,过去是守猎,现在只是给圈栏的牛羊喂草,没膝的大雪,凛冽的寒风,随行的记者难以坚持,而老人却一直迈着坚毅的脚步,银白的世界中他身影如逗,但从不停歇,冬雪在他的脚下一点点融化,如期的春天正一天天临近。
阿尔泰的深山中,图瓦人不仅是稀少的民族,更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坚韧,与自然水乳相安的智慧。
夕阳如虹,发出迷人的光芒,将群峰映照得梦幻一般,木屋在余晖里渐渐淡去身影,炊烟下,灯火渐起,图瓦族民歌正缈缈传来:
山腰上漂荡着白云,
河水在滔滔流淌。
故乡啊!哈纳斯,
无论我走到那里都永远难忘,
您是祖辈们生活的地方。
我为你自豪、为你歌唱。
生活在美丽的哈纳斯,就象在母亲的怀抱一样。
是的,这是一个梦,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梦。人伴山水,梦随画中。
几千年来,图瓦人就生活在传奇般的风景里。他们的身世没有记载,近年考证结果表明,他们几经迁徙,由北向南,屡受奴役,从匈奴、鲜卑、突厥汗国,再到蒙古。公元12世纪,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诸部落,开始向周围扩张,首先征服的就是被称为“秃巴思”的部落----图瓦人,从此图瓦人开始大规模和蒙古诸部落相融合,成为蒙古族一支。他们的文化中保留了古突厥、萨满教、藏传喇嘛教的成份,曲折发展的历史,使他们的身世像迷一样。
初到禾木村,恍如世外桃源,一排排木屋散落在白桦林与河流的一侧。白桦林旁是一山梁,居高临下,据说成吉斯汗曾在此点兵。从山梁上望去,远山如黛,峰峦叠翠,云缠雾绕,一幅恬静的水墨,静静呈现在狭长的走廊中。
一场新雨,转瞬就晴空一片,木屋在云层下反射着奇特的光亮,历历如新;白云悠悠,傍着小村,横淌在山峰之下,低矮得随手即能摘下一朵。一片片的格桑花,草原红,在木屋的围栏中灿烂盛开,两公里的小村宛若童话世界。
图瓦人把心系在这一片山水,游牧放羊,春天他们离开木屋沿山坡而上,住在羊皮扎成的蒙古包,待到草枯地黄,他们又回到山下的木屋。青青的山凹,日出日落,白雪皑皑,袅袅炊烟,整个冬季木屋中都飘着奶酒、羊肉和热腾腾的酥油茶味道。
据说十月革命后,一批俄罗斯贵族举家南逃,率先发现了这里,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财物,发现禾木村后便不再前行,与当地图瓦人生活一起,图瓦人游牧的空闲,就去给贵族打工,以换取外界的生活物资,他们和睦共处,共享着这里的蓝天白云和草原。
图瓦族不与外界通婚,人口不到2800人,是九代后的兄弟姐妹。由于保护生态环境,图瓦人已不再打鱼放牧和狩猎,在政府指导下,发展北疆特色旅游,吸引了普天下人前来探幽和赏猎。
路边是旅游产品集散地,一对母子在卖当地玉米,清风玉露,玉米嫩而香甜,口感极好。闲谈中得知,他们是哈萨克族,会讲蒙语和汉语,她说现在禾木村哈萨克偏多些,他们的孩子教汉语和哈语,而图瓦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孩子学习汉语,同时又懂蒙语、哈语,是真正的“一专多能”。
“能去图瓦人家看看吗?”我问。
她用手指指:“穿过这片白桦林就是”。
在一栋开满格桑花的木屋前,一位老人在吹苏尔。他不懂汉语,这时一位小姑娘从家中走了出来,听说我们的来意,热情邀我们进家小坐。一杯滚烫的奶茶,一丝淡淡的咸味,一股奇特的香感,让我初品了图瓦人生活。小姑娘告诉我们,她爷爷吹的苏尔是图瓦族的乐器,用山间的一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长约四十厘米,上粗下细,只有三孔,却能发出五音,由于没有簧片,需靠舌头控制气流吹奏,练成需要几年时间,其音低沉粗犷,有着旷古的原始之美,尤其夕阳之下,吹奏苏尔,仿佛穿越历史,把人带入亘古的幽远。
小姑娘说,在喀纳斯景区,有一支旱獭乐队,非常有名气,建议我们一定要听听。
旱獭乐队的表演地就坐落在离喀纳斯湖不远的山脚下,和禾木村一样的建筑,一样美丽的院落。他们正是经常在电视上表演的原生态乐队,几位歌手长得黝黑,头上扎着丝带,装扮带着浓烈的地域色彩。主唱旦布尔和他的成员用图瓦语为我们演唱了《母亲》、《走马》和《穿过黑夜》,听不懂语言,但扑面而来的不一样的刚劲而古朴,仿佛来自远古,来自灵魂,不加任何雕饰。伴奏的马头琴、呼麦、托布秀尔、马头琴、伊克勒、图瓦鼓、图瓦三弦,奇妙组合,尤其呼麦,古老而独特,仅靠嗓子即能发出种不同的音阶,让图瓦音乐充满未知的神奇,每个初听的人都被强烈震撼。表演苏尔的小伙看上去很年轻,也许学习不久,不算娴熟,但乐器特有的沉郁苍劲,低沉的主旋律,委婉而带欢快的音阶,如空谷传音,让我们依稀感受到远古图瓦先民的沉思与渴望,那是心灵的释放,充满苍凉和悲壮,于平直中表现了内心的厚重。
山水和草原养育了图瓦人,又孕育了图瓦人音乐的神奇,更含藏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故事,与山风雨露相伴,点点滴滴都展现出与自然一般的无穷魅力。
在禾木村行走,没有心思,没有渴望,总被群山和群山下广袤草原震撼,苍茫又毓秀,满目高山花草,转过一程又一程,翻了一坡又一坡,无边无际,山头祭拜的经幡,谷间流淌的行云,构成了一个民族生存的意境。忽然记起王安石《游钟山》里的诗句: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或许,这就是图瓦人的襟怀。
电视上正播着一位八十四岁的图瓦族老人,一直保留着猎者的习惯,漫长而严寒的冬季,他每天清晨徒步几公里,过去是守猎,现在只是给圈栏的牛羊喂草,没膝的大雪,凛冽的寒风,随行的记者难以坚持,而老人却一直迈着坚毅的脚步,银白的世界中他身影如逗,但从不停歇,冬雪在他的脚下一点点融化,如期的春天正一天天临近。
阿尔泰的深山中,图瓦人不仅是稀少的民族,更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坚韧,与自然水乳相安的智慧。
夕阳如虹,发出迷人的光芒,将群峰映照得梦幻一般,木屋在余晖里渐渐淡去身影,炊烟下,灯火渐起,图瓦族民歌正缈缈传来:
山腰上漂荡着白云,
河水在滔滔流淌。
故乡啊!哈纳斯,
无论我走到那里都永远难忘,
您是祖辈们生活的地方。
我为你自豪、为你歌唱。
生活在美丽的哈纳斯,就象在母亲的怀抱一样。
是的,这是一个梦,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梦。人伴山水,梦随画中。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