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天水师范学院王银泉:明末清初传教士汉学家翻译活动

来源: 2019-07-05 14:37

   应天水师范学院科研处、历史文化学院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在2号报告厅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明末清初传教士汉学家翻译活动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

    王银泉教授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核心概念入手,徐徐展开一幅由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历时200多年共同绘制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生动画卷。从核心概念、历史背景、艰难使命、阶段分期、关键人物、中学西传、翻译活动和重要意义八个方面介绍了明末清初传教士汉学家翻译活动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概况。天水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王教授首创以翻译活动为主线,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以标志性事件而非朝代更迭为界线,对明末清初入华耶稣会士的科学翻译活动进行了创新的五个阶段历史分期,提出了1687年为耶稣会士翻译活动活动分水岭这一命题,强调了法国耶稣会士在此之后确立的优势地位及其对汉学研究在欧洲诞生的推动作用,论述了耶稣会士奉行的适应性传教路线对“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翻译活动对中西文化科技交流活动的促进作用及其现代启示意义。     从沙忽略到利玛窦,从庞迪我到金尼阁,从汤若望到南怀仁、郎世宁等,王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对这些传教士汉学家在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如数家珍。尤为重要的是他告诉天水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如何做到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结合这段横跨两个多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高峰的多个关键点,如何在当下去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同时启示广大教师如何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谋划科研定位,拓展学术空间,形象地比喻学术研究就是找矿,谋划科研定位过程中找到一个富矿很重要,这样就可以一辈子慢慢开采,从而谋得宽广的学术空间。王银泉教授用全新的角度和思维带领大家再次回看历史,拓宽了广大师生的视野。     王银泉,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MTI)学位点负责人,校级科研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暨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社科学部学术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研究、公示语翻译、新闻翻译与对外传播话语、中医翻译与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传教士汉学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史、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与研究。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