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英语系举办“中央文献翻译跨文化视域”讲座
外交学院英语系邀请中央编译局童孝华教授为英语系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在职研究生讲座,主题为“中央文献翻译跨文化视域”。讲座由英语系郭立秋副教授主持。英语系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专业项目设有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美国研究两个方向,并拥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口译方向)授予权。博士研究生项目设有国际政治语言学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童孝华教授长期从事政治文献翻译实践与研究,历任编译局英文处副处长、处长,现任编译局副巡视员、文献翻译与研究博士后导师。童教授兼任法律语言顾问、外文组组长、教育部外语中文译写部暨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童教授本着授之以渔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着力翻译思维与方法的讲解和传授。他首先指出了翻译的两大原则,即翻译的独立性原则与翻译的忠实性原则,藉此强调翻译是一种创作艺术,译者需要掌握超越文字表象、领会深层含义的技能,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忠实全面传达原文意旨。 随后,童教授通过对“文献”、“文献翻译”、“跨文化”、“跨逻辑”等术语的界定和阐释,全面介绍了文献翻译的特征、思路及过程。令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童教授在讲解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生动丰富的翻译实例,主要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抗日”、“协商民主”、“一带一路”等,真实还原了政治术语翻译的思考过程。童教授强调指出翻译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包括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领悟及语言敏感度的提高,全面提升译者的政治素养和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走老路,不断创新。 最后,童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忠告:所谓翻译,首先是推翻重组,然后是译写,要体现独立创新的风范。两种语言相去甚远的时候,对原文形式的背叛往往是对内容最好的保存。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是完成重大政治文献翻译任务的前提和保障。翻译并非一蹴而就,要出精品就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翻译精神。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