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年级下册《画家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设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习课文的几个段落,并随文识字。
教学环节:
一、新课引入:
(一)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二)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一)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二)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1、自主说。
2、同桌互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 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对于不熟悉的生活区域,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二)拓展: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板书: 那么…………那么
山山
京京 画家乡 涛涛
青青 平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