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二次房改”呼声背后的住房政策困局
据新华社11月1日报道,最近,社会上出现"二次房改"的呼声,引发人们对既买不起商品房、又难享受保障房的"夹心层"群体的关注。
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一线城市房价扶摇直上,其涨速、涨幅与经济基本面"脱钩",远远超过了经济回暖的进程。随着房价过快上涨,"夹心层"购房负担越来越重,房地产市场购买力出现严重分化。针对房市的失衡现象,自去年下半年起,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再次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的方案。相对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住房制度改革,社会舆论称之为"二次房改"。
虽然"二次房改"的说法被主管部门否定了,但随着住房价格的不断攀升,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走出当前住房市场供应与需求脱节的现状。
人们之所以关注所谓的"二次房改",一方面来自于"一次房改"取得了积极成果,许多人通过"一次房改"获得了自己的住房,而且价值不断攀升,人们期待通过再次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获得类似的住房保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部分地区百姓对住房政策的忧虑,尤其反映了人们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滞后的质疑。时下,一些地方的住房供应与市场需求呈现"两张皮",拥有强烈居住要求的人买不起房,而政府的保障房供应量小,位置又差;而另一些人却在大量投资买房。如此反差,让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似乎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
人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房改,推动住房供应结构的改善,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体谅无房者的心声,加大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住房保障政策的完善--这才是所谓"二次房改"呼声的实质。
住房、教育、医疗被称为"三大民生工程",可见住房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些人一辈子省吃俭用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住房。如果因为政策调控下的市场出现严重扭曲,人们的住房梦不能实现,对人们的心理打击可想而知。不仅如此,任何不能适应公众要求的、不合理的住房政策,其执行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政策的期待和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审视当前的住房政策困局,亟待重视和解决的是住房供应的层次化、多元化和有效供应量,这需要政策的调整,需要政府的主动调控。当前,需要进一步实施住房政策的高中低三层次战略、优先满足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要求的指导原则。尤其要解决处于中低端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畅问题。时下,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为标志的全国保障性住房实施得并不理想。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8日公布的权威报告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这一数字凸显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对住房保障政策执行不力。公众因此质疑,政策再好,落实不到位也无济于事。
住房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单纯的市场化手段难以有效突破当前的住房政策困局,必须从市场调节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角度,从调整相关政策立足点、完善土地供应体制、健全房屋交易和租赁市场、发展住房金融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如果缺少了市场机制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政策,如果缺少了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的任何一个方面,一些百姓的"居者有其屋"要成为现实,就可能遥遥无期。(评论员 郭振纲)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