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社会意义有哪些
一、保障性住房是什么?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构成。这种类型的住房有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
中国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即将收官,北京、上海等地于2011年12月密集出台保障房管理新政,瞄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分配乱象重拳出击。
2013年12月2日,北京市政府表示2014年竣工10万套保障房。
2015年,两部委:市、县可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社会意义有哪些
二、保障性住房社会意义有哪些
1、安居保障
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安排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投向使用效率最高、发展最为需要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
2、产业带动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权威测算显示,2010年新增的75亿元廉租房建设投资及其所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可以拉动钢材消费量65万吨,水泥消费量50万吨。同时,此次国家还安排了17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这可以拉动铸铁消费量两万吨,钢材消费量10万吨,水泥消费量30万吨。
3、刺激消费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对民生方面的影响
加强保障性质的住宅动工,有利于有用保证和改进民生展开。住宅问题是触及广大人民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性困难家庭团体的实践性民生问题。社会保证性安居工程动工归于国家为缓解住宅压力处理住宅问题而针对住宅困难家庭实施的住宅优惠方针和民生工程。
社会主义销售经济体系下,政府宏观调控在住宅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根底性效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加强保障性质的住宅动工,处理乡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宅困难,是保证和改进民生的首要途径。
保障性质的住宅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施分类保证进程中所供给的约束供给方针、动工标准、出价格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证性质的住宅。保证性安居工程首要是指城市的廉租住宅、城市的经济适用住宅,也包含在一些林区、垦区、煤矿员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久居工程。
人民大众的寓居水平缓寓居质量明显进步,可是近年来,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问题日益杰出,成为各级政府都分外重视的严峻民生问题.我国政府先后拟定了一系列方针,对保证人民大众标准住宅需求、安稳产品住宅价格和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部具有非常严峻的含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全国寒士俱欢颜”,“人居”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论题,尽管世界各国大都建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准则,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法令体系,但低收入家庭的住宅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处理的难题.所谓安居条件乐业,民生问题触及到人民大众生发日子的方方面面,而住宅问题是人类生计的基本需求,实施住宅保证准则,处理低收入家庭住宅困难是改进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