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习惯上常常把改革和开放两个词连在一起使用。改革在农村迈出了步伐,开放又将怎样起步呢?
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在发言中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香港、澳门,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广东特殊政策。几天后,他当面向邓小平汇报了具体设想。邓小平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把创办经济特区,打开开放的窗口,从西方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办法,比作“杀出一条血路”,可见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
土地承包和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两大突破口。突破口一开,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释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脚下的路也就有了眉目,并通向四面八方,编织出改革开放大格局。于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社会各领域都搞起了改革开放。
更大的收获也接踵而至。立足于基本国情判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来了,人们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改革的目标,也确立起来了,叫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正在干的事业,有了个新的名字,这就是邓小平说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人类社会总是沿着相应的路子向前发展,任何一项伟业和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对道路的探索和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有其开创性标志,即人们常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其实践动力,即“改革开放”;有其明确主题,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到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再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阶段性行程,即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成功开创”,两个世纪之交的“成功推进”,新世纪新起点上的“成功坚持和发展”,一直到进入新时代。
我们还看到,从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的标题,都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字。这条道路上的一个个奋斗目标,犹如一个个耀眼坐标,昭示着中国的发展行程。比如,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城镇乡村的许多地方,都刷上了“奔小康”的标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