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七:新课程评价概述
一、传统的课程评价存在的缺陷
(一)评价的内容
在内容上,仍然过多地倚重对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知识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上,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性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分看重量化的结果,缺少以过程为主的质性评价。
(四)评价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的评价地位,没有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格局。
(五)评价重心
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学生过程性的发展,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
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内容
新课程中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自身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一)学生评价的改革内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二)教师评价的改革内容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三)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内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四)考试的改革内容
考试的改革重点主要包括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结果以及升学考试与招生的制度,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要结合考试改革进行教学。具体的要求是: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仅采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
三、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四、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等人,他们认为课程评价是将课程计划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二)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该评价试图将师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与教育价值相关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
(三)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
五、新课程评价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评价目的
从甄别选拔转为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不是教师容忍、无视学生的错误,而是正确对待出错的学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地指出缺点并帮助改进。
(二)评价主体
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互动化。
(三)评价客体
从唯智育转为“六育”并举。
(四)评价时间
由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约定,空间上由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
(五)评价方法
从量化评定到质性评定。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