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招聘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归纳:宏观经济(三)
考点7 货币和信用
1.货币
货币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之分。狭义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的总和,可以直接用做支付手段。广义货币还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为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履行一定的手续后可以变为活期存款。
2.信用
信用是借款和贷款相结合的价值运动,当借贷的货币在贷者和借者之间转移时,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贷者让渡的是货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由于这种分离要求有借有还,因此,信用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在信用交易中,借者必须付出一定的利息,作为取得货币使用权的代价。可见,还本、付息是信用的两个基本特征。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信用形式也不断完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以及消费信用、租赁信用等形式。
考点8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及其政策体系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数量、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及稳定币值的一种经济政策。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货币政策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来制定和执行的。
2.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及手段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的。货币政策的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3)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4)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5)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存款准备金率:迅速抑制或扩大信贷规模。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即准备金占吸收存款的比率。
(2)再贴现率:调整货币供应总量。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3.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1)均衡性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 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一政策除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促使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外,在其他情况下实行扩张性政策,会造成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降低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当经济膨胀时,需要提高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考点9 税收和税率
1.税收
税收主体。征税主体是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的各级政府及其征税机构。缴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具有缴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税收客体。税收客体是指税收的对象,即标的物,通称税种。从不同的角度,税种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税收的内容,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关税。根据税收能否转嫁,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计税的标准,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根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以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税收环节。税收环节是税法规定纳税行为发生的阶段,可以是单一环节,也可以是多个环节。如果只对其中一个环节征税,称为单环节税收,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征税,称为多环节税收。
2.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税收客体的比例。
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按照税率变化规律,定额税、比例税属于平均税率,累进税、累退税属于边际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名义税率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率。
微观税率与宏观税率。微观税率就是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收入水平,实行有差别的税率,可以充分体现政策意图。对于鼓励发展的部门,可以采取低税率政策,对于限制发展的部门,可以实行高税率政策。宏观税率就是国家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谊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税负水平的指标。
考点10 汇率与汇率制度
外汇是以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借以把资金转移到国外,用做国际支付的手段,是国际汇兑的简称,也指国际汇兑中所使用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汇率是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它是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即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来表示的,称为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来表示的,称为间接标价法。
各国的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前者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后者是指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货币当局规定而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处发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两种。自由浮动汇率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管理浮动汇率是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市场,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当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已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主流。
考点11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一国货币汇率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
本国经济状况:一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是决定该国货币汇率持续稳定的基本的和首要的因素。当一国的生产持续增长,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正常,物价稳定,其货币汇率就趋于上涨;反之,其货币汇率必然趋于下跌。因此,一国货币汇率的上涨或下跌,虽然要受对方货币币值变动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并且出现持续的巨额顺差,则别国对它的货币需求增加,顺差国货币汇率上涨,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文友生逆差,那它对别国货币需求增加,则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外汇汇率上涨。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直接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物价和汇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有关国家都发生通货膨胀,并且膨胀的幅度也一样,那么,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就不会发生变动;如果通货膨胀程度不同,那么,货币汇率变动幅度就不同。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国际收支间接发生作用的。
利率的变动:利率的提高或降低,会促使资本流人或流出,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因素外,关税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外汇管制政策、国际政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以及预期心理等因素,也都会对汇率变动发生较大的影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