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历年真题(九十六)
发脾气行为是儿童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最常出现的一种行为。儿童用这一类行为很好地表达了他们对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的不满,这也是儿童常见的情绪发泄手段。
我们发现,对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发脾气行为会根据各人的特点而发生变化:有的儿童哭闹,在地上打滚等;有的儿童扔东西(如 书、本子、玩具等物品)或是破坏物体(如使劲地踩玩具、撕书本、摔砸其他东西)等;有的儿童用咬、拧、掐、打别人等方式发泄怒气。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发脾气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对某些事物或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了一定的需求并希望他人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因此,儿童出现发脾气行为的最常见情况就是儿童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同时也有可能是儿童的身体处于疼痛、不适等状态而又难以向父母或者教师说清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就有可能采取哭闹等发脾气行为。
所以,对于儿童发脾气的行为,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第一,告诉儿童什么时候可以满足其要求。父母或教师可以先分析儿童提出的要求的合理性,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设置行为的界限。
第二,停止对发脾气行为进行强化。在保证儿童身体安全以及环境安全的情况下,父母或者教师要做到不再对发脾气行为进行强化。无论儿童如何哭闹,父母都要硬下心来忽视他们的发脾气行为,不再对他们的要求进行满足。
第三,及时提出恰当行为的要求并进行奖励引导。比如说可以用手限制儿童的身体,并让儿童面对自己,视线看向自己,再冷静地向儿童提出要求。随着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父母或教师可以通过奖励他们不发脾气的行为来鼓励儿童对自己的发脾气行为进行控制。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