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三)
【高频考点速记】
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一)天文历法
1.四象
2.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
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一1点
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3点
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4.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于支纪法”。
6.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建元)。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等。
(3)于支纪年法。于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卵、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于支纪年。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卵”指公元1627年。
(4)年号于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称谓
1.年龄称谓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牮
24岁(女)——花信年华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男子五十岁
2.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称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堂称寒窗、鸡窗,同学为同窗。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3.讳称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称:涅檗、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三)传统思想文化
1.秦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汉书•艺文志》列出学派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2)先秦代表思想流派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3)“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天人关系是中国先秦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天人关系的核心是人作为主体同他的周围世界客体的关系,也是思维同存在的关系。中国思想家很早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
(4)先秦重要著述
①六经
六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先秦著述,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经亦称六艺。不过“六艺”另外一种含义是指六种基本能力,即礼、乐、射、御、书、数。
②《论语》
孔子弟子编纂,主要记述孔子言行。
③《孟子》
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④《道德经》
老子著,也有人说此书后人编纂。
2秦汉魏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2)东汉道教产生
道教产生于东汉,但是与神仙方术及各种先秦思想有关,特别是奉老子为教主。
(3)东汉佛教传人
佛教从印度传入,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派人访求佛教经卷,以白马驮至洛阳,建白马寺。
(4)玄学
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以道家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
3.宋明
(1)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起于宋,是宋以后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儒家学术思想。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理”。“理”是一种理论抽象,其概念内涵复杂。理学家的思考,有探索意味。但宋明理学的历史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2)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①周敦颐
②程颢
③程颐
④程朱学派
⑤陆九渊
⑥王守仁
4.清
(1)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代表作为《日知录》,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戴震
清代思想家,对程朱理学持批判态度,其代表作为《原善》,梁启超、胡适称之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3)严复
清末启蒙思想家,积极介绍西方思想,其翻译的《天演论》,将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
(4)康有为
近代中国推进思想变革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戊戌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5)粱启超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四)古代地理
1.中国
2.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4.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社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6.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
7.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传统科技文化
1.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初年。
3.《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即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
(六)传统艺术
1.书法
书法讲究线条、对称、变化、章法、风格美等。
2.“书圣”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3.“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严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颊。
4.“岁寒三友”
中国绘画中常以“松、竹、梅”为题材。
5.“四君子”
中国绘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寓意“高洁”等。
6.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7.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8.京剧
清代道光年问,在各种戏曲声腔影响下形成的新剧种,近代以来发展很快,成为中国传统代表剧种。
9.武术
《辞海》的解释为“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10.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留存下来的宝贵的传统艺术作品,包括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民间工艺,比如蒙古族民间乐器、维吾尔族歌舞,藏戏和唐卡等。
(七)科举制度
1.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科举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3.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5.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6.八股文
7.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8.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9.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10.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八)传统习俗
1.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2.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4.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5.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6.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7.十二生肖
8.少数民族节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有自己的不同节日,譬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傣族的泼水节等。少数民族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
(九)物质文化遗产
1.十朝古都
西安,自周朝开始至唐,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十朝古都。
2.九朝古都
洛阳,自东周开始至五代后唐,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九朝古都。
3.六朝古都
南京,自三国东吴开始至南朝宋、齐、梁、陈,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故称六朝古都。
4.五岳
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5.宋五大名窑
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