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9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技巧: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但要注意导入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方法手段力求多变化、多样化,让学生常有新鲜感;导入必须为课堂的主题部分服务,不可喧宾夺主。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1)交代新课学习内容导入。
(2)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直接解题导入。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如历史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什么是“贞观”,什么是“开元”;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但它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更强烈的感染力,因而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在高中使用尚好。这种导入法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二、温故导入
温故导人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教学案例如下:
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生:“乌龟。”师:“谁记得乌龟长的什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
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
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1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学习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这种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不一定是指前一节课的知识,而是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回顾旧知识应简明扼要,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并且教师切勿喧宾夺主,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活动导入
小学生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一上课就让学生动一动、玩一玩,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掌握新知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的游戏,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四、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总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指导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就是先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布满疑团的故事。
教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悬念已成)
学生:“上的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教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
(同学们面面相觑,悬念更悬)
教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师将“桃花”和“万”字写在黑板上)
教师:“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道: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教师在黑板上“桃花”后加一“潭”字,在“万”前加一“姓”字,这里就反转突变了。
教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懂了,诗也记得了。
五、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案例如下:
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老师:冬天,同学们的手被冻得发疼,这时候就会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
学生:手发热,暖和。
老师:为什么搓搓手会暖和?
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六、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可由老师演示一系列实验。设计演示实验可从已知实验入手,向本章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尽量挖掘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电、味等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的启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地思索问题。这样在某些章节学习开始时,巧布疑阵、设置悬念,就会使学习明确目的、增强动机,起到“激其情、引其疑”的作用。
课堂导入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但要注意导入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方法手段力求多变化、多样化,让学生常有新鲜感;导入必须为课堂的主题部分服务,不可喧宾夺主。
七、歌曲导入
在课堂开头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或童谣,颇受学生喜爱。它既能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又能使学生在歌词中发现该课教学重点所在,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教Birthday一课时,先让学生听听唱唱“Happy birthday to you”,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
八、故事导入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尸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学案例如下:
讲授《不求甚解》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客人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
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
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得好。
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好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而应该“不求甚解”(即把握大意和梗概)。下面就来学习课文《不求甚解》。
九、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十、直观导入
包括两类:实物导入与电教媒体导入。
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分析,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例如,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观察模型及其侧面展开图,进而引导学生导出计算公式。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既有声又有像,形象、直观、生动、新颖、有趣,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录音机教学,先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好的效果。运用投影仪、多媒体既能节约时间,又形象直观,并且还有动态功能。
十一、问题导入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人方法。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教学案例如下:
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赢方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的拉力大!
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
学生:为什么?为什么?
(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
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暂时处于一种“愤、悱”状态,并且要以疑激思,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
十二、情景导入法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学案例如下:
黑板正中挂着周总理的遗像,上面披着黑纱,下面配一朵白花,两边挂满了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们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图片。教师一改往日的着装,身穿白衬衫、黑色西服。录音机里播放着低沉、凝重的背景音乐。教师双眼噙满泪水,用震颤并且略带沙哑的声音说:“1976年1月8日,是亿万人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位伟人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东方天空中一颗巨星陨落了。噩耗传遍全国。神州悲歌恸地。1月11日,人民群众涌上十里长街。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一辆灵车过,数十里泪水洒,亿万颗心拽住车轮的感人场面吧!”此情此景使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十里长街,个个悲痛万分,潸然泪下,唤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思念。
情境导入以“情”为纽带,给学生以情感的体验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情境导入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
十三、诗文导入
诗文导入是指利用相关诗词、历史资料、历史小说以及历史评论文字等,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式,打油诗,听其名就感觉滑稽可笑、饶有趣味。若合理地引入导语,必将增色不少,教学案例如下:
同学们,我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首很有意思的打油诗——
多情是蠢猪,
痴情真糊涂,
无情才叫帅,
绝情最冷酷!
(众生笑)
当然这些话说得有些偏激,但是也真实地反映了某种不良现象。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如此。杜十娘是何等多情和痴情!李甲又是多么无情和绝情……
十四、练习导入
练习导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通过练习找出问题,进入新课。教学案例如下:
教师:“大家先完成黑板上的几个题目,同学们要用竖式来计算。”
56÷7
72÷9
48÷8
21÷3
14÷3
学生们开始做,一段时间后,教师问同学们结果,大家一起回答,可是第五题大家都有问题,说不会做。此时,教师导出新课:“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练习导入选择的习题要有一定难度,并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十五、笑话导入
每个人对笑话都是不会抗拒的,利用笑话,必将使课堂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中。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老师上《药》时这样开头——
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对父子极其迷信,每天早晨都要翻翻老皇历,看适宜做何事,忌讳做什么。一天,老头要出去办事,习惯性地翻开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出门”,这可急坏了他。但他灵机一动:不宜出“门”,我翻墙头不行么?于是就去翻墙,由于土墙年久失修,塌了,把老头压在下面起不来。他大喊:“儿子救命!”儿子听到后说:“别急,我来翻翻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动土’,所以我不能救你!”结果老头活活被压死了。(学生笑)
我们在笑的时候,也感到悲哀——多么迷信、多么愚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药》,讲的事也很愚昧:竟然有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十六、谜语、歇后语导入
谜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重要成员。猜谜语、说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娱乐。将它们引入课堂,很有必要。教学案例如下:
在学习老舍的作品时首先要介绍作家老舍,若一上来就介绍他的生卒年代,重要作品等,这样势必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可以这样开场:我出两个谜语给大家猜,看谁先能猜出来:
第一,“挑嫩的”;第二,“晚年离婚”。(生笑)
两则谜语谜底相同,打一作家名。
有学生反应很快,答道:“老舍。”其他同学恍然大悟。老师接着说:猜得很对!大家很聪明嘛!好,现在我们就来走近老舍……
十七、观念冲突导入
观念冲突导入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学案例如下:
(上课前,教师点燃酒精灯,对烧杯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冒泡。)
教师:“谁敢把手指放进这个烧杯?”
学生:“怎么可能?……”
(学生们议论纷纷,谁也不敢试)
教师看没人来尝试,说:“同学们都不敢啊?那老师来试试。
(老师把食指放进烧杯)
教师:“看老师可以做到,真的没有危险,现在有没有人想试一试?”
(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老师:“液体是醋和油的混合物,醋沉在油下面,醋的沸点比水和油都低很多。加热后醋很快就开始沸腾。不知道醋的沸点的人是不敢尝试的,其实里面的温度只有60度。”
教师利用学生以往的经验:沸腾的液体一定会烫伤人,亲自尝试后,使学生们立即产生疑问,萌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验导入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变教具为学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十八、板书导入
板书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板书来使学生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揭示教学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板书导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变化字体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字体,如宋体、楷体、仿宋体、隶书、篆书、美术字(实心、空心)等。
2.变化字的大小
教师通过故意放大或缩小某个字、词来改变字与字之间的比例,增加字与字之间的对比效果,突出主要内容。
3.变化书写顺序及格式
教师改变以往的书写顺序及格式,吸引学生注意并起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如采用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或波浪型等书写格式。如教授《赵州桥》一课时,教师故意把赵州桥三个字写成拱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采用不同颜色进行书写,增加字与字之间的色彩对比,增强视觉效果。
4.采用绘画等形式
教师使用简笔画、一笔画、漫画、速写、素描等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故意写错别字
在板书时,教师通过故意写错某个字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魏书生在写《爱莲说》这一课的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颐”写错,同学们便议论纷纷,有的学生甚至大声指出教师的错误,魏书生随即请学生起来纠正。
十九、板画导入
开课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或者出示已经准备好的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一幅画,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如讲《宇宙里有什么》时,先在黑板上画两少年乘火箭在星空上飞翔的简笔画,而后配以语言,导入新课。
总之,导入方法很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自己的特长,灵活机动地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切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实打动学生的心灵。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