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教师资格面试:语文试讲语言运用能力的技巧

来源: 2019-08-09 16:42

  在通常的语文试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无学生试讲的情景下更加突出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应用和考察。而提高考生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者的难关就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试讲课堂中,准确把握文章脉络,表达文章含义,特别是描述、转述、议论更见考生功底。如何迅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并完美的与试讲内容所契合这将是今后训练的重中之重。

  以“读”促“悟”,在反复阅读中寻找语感

  现代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读”的作用与价值,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具体提出了各学段朗读、诵读的要求,强调“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诵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充分互动,解放“课堂”,语言描述,层次

  语文试讲10分到15分钟的时间,避免连篇累读,充分利用“学生”来自学,利用“学生”来讲解;枯燥无味的课文串讲减少一些,多研究,讨论;不用的互动方式运用,让考生举一反三;多安排一些自己有创意的活动。促进“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运用“语言转换”,难点,升华课堂

  通过不同语言转换使考生运用语文基础知识难点,升华课堂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从客观地说明性文字表达形式,到主观、凝练着形象画面的表达的转换。以对春天的描写为例,朱自清的《春‖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的细致描绘,和朱熹《春日》一诗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象凝结,而考生从春的现象中,剥离出意境和感悟,是今后训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对不同文体语言表达风格的感知和领悟,是汉语学习最为有效的途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达与别的学科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感表现形式和运行,而无法快速培养的语感和有理性的理论知识与框架就处在相对立的位子上,这就使得我们在培养考生时更加复杂化和特殊化。因此,只有充分认识语感的表达,互动的多动运用及语言转换的准确定位,科学的认识语言知识,才能构建一个适应语文面试教学的新体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