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复习指导(5)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
(二)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对文化具有传递和保存功能;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和整理功能;教育对文化具有交融与创新功能。
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增加了教育发展的物质资源,提高了全社会的教育水平;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所承载的文化的质和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二、学校文化
(一)定义: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而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即价值观念。
(二)特性:
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多层面、多类型,相互影响,相互支配)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状态,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校园文化传统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会渗透到学校每一个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因此,独特的校园文化传统非常重要。
校园文化的构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职工亚文化、课程亚文化、活动亚文化等。
学校物质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总和,是构成学校的重要元素,是学校管理的杠杆。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会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学生文化
(一)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二)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产物
非正式性: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
多样性:年龄、种族、民族、文化背景、社会阶层
互补性:各种不同文化互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