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资格证考点之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记忆的含义: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类型:形象记忆;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也叫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瞬时记忆:存储时间约为0.25-2秒。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约为5秒到2分钟。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1、直接记忆;2、工作记忆。
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知识的识记与编码的主要方式
1、视觉编码;(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2、语音听觉编码;(贮存在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主要以语音听觉编码方式存在)3、语义编码;(主要用于对长时记忆系统中有意义的学习材料的编码)4、语言中介编码。(借助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言的某些特点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
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二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三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五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
知识保持与存贮:保持是记忆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在数量上,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在内容上,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和有意义,是原来识记内容中某些特点更夸张、突出或歪曲,变得生动、离奇,更具特色
组织形式:空间组织(是人们保存情景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系列组织(主要用于保存简单的符号水平的语义信息):联想组织;网络组织(这是人们语义记忆的主要方式,人类的概念和命题主要是按网络组织储存在记忆系统之中);更替组织
知识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是发生错误
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
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
暂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
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研究。
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要提高巩固复习的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之前及时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在教学中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
3复习次数要适宜: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愈快。必要时可采用“过度学习”来提高记忆效果。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