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复习9.4:德育模式

来源: 2018-10-31 21:06

 第四节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假设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它要求概括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德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识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这一学说的特征有: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②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③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二、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一)理论假设
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④教育即学会关心。
(二)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
这部分的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所用的教材和教学策略的特点或要求有:教材具有情境性;这些情境能根据各自的亲身经历,补充情境的细节,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提问题一般涉及做而不涉及理论思考;围绕学生所提出的行动方针的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一般比班组更有可能促进情感和理性的投人,因而促进对人类行为更加现实的鉴赏和理解;鼓励青少年进行社会试验的自然倾向;教材使用中提供的体谅人的基本动机,是回报性反馈引起的体谅的倾向;可以列出事件一览表,但它只表示师生所能做的事情,并非固定不变;尽可能让学生自行选择情境;设身处地中的情境不得用作惩罚性的作业。
2.证明规则
其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
3.付诸行动
其宗旨在于:“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的问题。
(三)简要的评论
1.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其一,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他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
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三、社会模仿模式

  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吸取了认知发展论的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一行为主义学说。
(一)理论假设
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应(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S―R说既不能说明新行为的产生,也无法解释人的完整行为和复杂行为系统的完整模式,更不能说明学习后要延续时间行为才会出现等问题。
(二)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社会学生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既包含品德学习的内容,也必须有个体品德的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社会学习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儿童道德行为、道德判断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同样也可通过社会学习加以改变。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该理论强调:道德教育的人格特征,即关心人格的整体性,而不是简单的某种行为反应;教学中的德育意义,例如师生互动的道德因素、教师的人格形象等;潜在课程的作用,尤其是校园文化的熏陶。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儿童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自发的发现过程,而且是由社会示范的呈现和社会实践、训练来实现的。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主张德育应当在引导学生道德真谛过程中,把获得的认识付诸于道德行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三)简要的评论 
1.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社会学习论为当代学校德育提供了一种有启迪的新理论和新的教育方法,使它与各派之间建立起重要的联系,但作为一种新理论。
2.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社会学习论对学校德育提出了独特的新见解,其主要贡献表现在:①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②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的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成果;③自我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建立认知调节基本过程,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达出来;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