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复习10.3: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①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在学校中是至高无上的,教师评价、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其所管班级学生所取得的分数直接相关。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则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②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伴随着教师高强度的“知识传递”,教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教师权威无疑是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从而控制学生行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由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并越来越好;学得差的,受到批评,并越来越差;受到鼓励的,不断进步为好学生;受到批评的,逐渐退化为“差生”。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希望为班级做点事,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班干部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当班干部,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学生都想当干部、当个好干部,但缺乏“每个人都是班级小主人”、“争取做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意识。这说明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与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实质就是要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附属物”,教师和学生的“人一人”关系降低为“人一物”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从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主动和谐地发展。因此,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三)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由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限,即使有,也只是教师意志的再现。但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来说,是非常渴望参与班级管理的,但苦于不被教师赏识,以致于不少学生毕业以后学习不会自主,生活不会自理,工作不会自治,缺乏独立、主动、创新的精神。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