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问题解决理论模型

来源: 2018-11-03 12:25

   第七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三、简答题
 
  1、问题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该机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简称“问题教学”。问题教学的实施分为两个基本的步骤。(一)、提出问题:1、要符合问题情境。2、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3、要进行必要的提示。(二)解决问题:1、能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2、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3、靠认知策略的重新组织,综合成多个规则的集合。
 
  2、问题解决理论模型
 
  问题解决的目的就是设法从问题的初始状态,一步步向目标状态。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被称为“算子”。由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问题空间”。因此,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搜索一系列算子,通过利用算子,使问题状态从初始状态逐渐转变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3、杜威问题解决步骤的五步模式。
 
  1、疑难。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2、分析:从问题情境中识别出问题。3、假设: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4、检验和评价。接受或拒绝试探性的假设。5、结论:将成功的答案组合到认知结构之中。
 
  4、华莱士问题解决步骤的四阶段模式。
 
  1、准备阶段。:辨明问题的特点,发现解决问题的头绪和线索。2、孕育阶段。在潜意识中自动进行加工和思考。3、明朗阶段:问题解决办法突然明朗起来,又叫“原型启发”。4、验证阶段:明朗之后的解决办法付诸行动操作的最后阶段。
 
  5、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
 
  1、接纳者:由感觉神经接受问题情境所产生的刺激,将信息传给处理者。2、处理者:信息处理者即整个认知过程,包括根据已有学习所获得的活动程式和认知策略,将信息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加工处理。3、记忆。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处理者通过往返不停的活动从记忆系统中提取有用信息。4、作用者:处理者所提供的解答,如能满足解决问题的目标,则作用者便将有效的解答提示出来。
 
  6、实施鼓励创造性的指南:
 
  1、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2、容忍异议3、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4、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5、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