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学习迁移理论

来源: 2018-11-03 12:29

   第五章 学习迁移与知识应用

 
  二、知识点
 
  11、贾德倾向于把两个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限度,而突出强调经验概括的重要性。
 
  12、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根据贾德的泛化理论,对教育来讲,重要的是在讲授教材时要鼓励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或概括。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应该学会。
 
  13、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顿悟是迁移的本质。科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根据这一迁移现象,关系理论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的主体愈能认清和了解或者是说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则愈能加以概括化,则越易产生迁移,迁移的作用也就愈加普遍,顿悟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手段,
 
  14、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共同要素说)2、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贾德经验泛化)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认知结构)4、智力水平(形式训练说)5、定势。定势的作用: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阻碍作用,负迁移(陆钦斯)。
 
  15、根据定势对迁移影响的双重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见到定势的消极影响,既要考虑到所学课题与原有经验的同一性,利用积极的定势帮组学生迅速掌握解决一类课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变化课题,有意识地进行提示和分化,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创造性的品质,防止定势的负迁移影响。
 
  16、教学方法是获得学习迁移的主要手段。
 
  17、它与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共同构成掌握知识的全过程,知识的领会和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
 
  18、知识应用的形式:已学知识完成有关的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如回答教师的提问、解答习题。而是应用已学知识去完成实际操作或实地作业。三是应用已学知识去发现或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9、一般通过审题、联想和课题类化三个彼此相联系的环节来完成。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