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技能与知识的关系

来源: 2018-11-03 21:33

   第四章 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三、简答题
 
  1、 概念学习老师应该做什么?
 
  1、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出发,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已围绕提出的问题。2、依据提供的材料或线索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发现事物的关键属性,解决概念形成问题。3、 发现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2、 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1、 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2、概念形成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增高。
 
  3、 规则发现学习的条件
 
  规则发现的内部条件是学生完全掌握了构成某规则的全部概念。规则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体现在教室为讲授规则而给学生呈现的若干例证和言语指导上。1、一般说来,例证直观2、空间排列方式3、时间上呈现的先后顺序4、言语提示。
 
  4、 技能与知识的关系
 
  技能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技能是在掌握知识的 前提下,根据问题目标使认识活动或动作能有序并顺利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
 
  5、 产生式系统的构建
 
  1、 首先是明确每一步的目的和找出操作方法2、第二是找出每一步操作执行前后的差别和与总目的距离。3、第三是找出相邻两步之间产生式的关系。4、最后对整个产生式系统进行概括。
 
  6、 加里培林的认知技能分阶段形成理论。
 
  1、 活动定向阶段。是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构成关于认知活动和活动结果的表象。2、物质或物质化阶段。指运用实物的某型、图片、示意图或动作等进行活动。3、有声言语阶段。指学生利用出声言语对动作的程序作精确的陈述。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由出声言语活动向内部不出声的言语自由叙述转化。5、内部言语阶段。过程简化、实现自动化。
 
  7、 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分析
 
  由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1、认知阶段。认知阶段也可以叫做动作定向阶段。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用表象调节动作,掌握分解动作。2、联结阶段。由动作定向阶段向动作协调完善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分解动作联结成动作连续体。3、自动化阶段。肌肉骨骼动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意识的参与减少。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