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迁移与教学

来源: 2018-11-04 16:37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一、影响迂移的重要因素
 
  (一)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适用范围就越广,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迁移效果越好。
 
  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判、单)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二、教师应如休有效的论述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精选教材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
 
  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从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从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先教什么、学什么,后教什么、学什么,处理好这种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许多研兖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