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原则及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方法论也叫方法学: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科学方法论则是有关所有科学方法的理论,它以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方法研究,改进、加强和发展科学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最佳的研究方案和方法。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不仅能增加研究的知识、开阔研究的思路,而且能更有效地评价以往的研究,应用各种心理学原理。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论上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着,方法论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了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了未见过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正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
(一)观察法
观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的某些特征。又如,观察婴儿的言语活动,可能了解个体言语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观察法也有不同的种类。从观察的时间上划分,可以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前者是在比较长的临时工期内连续进行观察。如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W.Preyer,1842~1897)对其儿子3年里每天3次的长期观察,并最后写成《儿童心理》(1882)一书,便是这类观察法的典型研究。后者是按一定时期进行的观察,如每周观察一两次,每次几小时,并以此限定一定的时期。从观察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前者是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如上述普莱尔的观察从内容上看即属此列。后者是重点观察被试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现,如观察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的情感交流情况。观察者参与性,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前者是观察者主动参与被试活动,从教师的角度观察学生表现。后者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试活动,以参观者身份进行观察。这里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参与性还是非参与性观察,原则上都不宜让被试发现自己被别人观察,以免影响观察的效果。从观察的场所上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的情境观察。
观察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心理现象的研究,尤其适用于教师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二)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重复出现。一般来说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这里主要控制四个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实验室实验法主要研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但是,实验室实验对于研究人的复杂心理现象,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因此,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在一系列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探究自变量和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不仅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境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并影响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活动之中。所以实验室实验对于研究人的复杂心理现象,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为了尽可能克服这一缺点,演变出另一种实验法,即自然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把实验研究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能体现观察法的某些优点;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例如,在一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研究”中,选择条件大致相同的3个平行班。甲班每周开设一节思维训练课,并一学期开展4次创造性活动,乙班只开设与甲班类似的4次创造性活动,丙班为对照班,一切照旧。学期初3个班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测试,成绩接近。学期末复试,甲班最好,乙班次之,丙班最差。实验证明,开展创造性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既开展创造性活动,又开设思维训练课,可加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自然实验法也正是由于实验控制不很严格,容易受到各种无关变量的干扰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由于自然实验室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所得的结果也比较接近于实际,能较好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自然实验与观察法不同,它是在尽量保留教育实际情境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或变更某些有关条件而给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以必要的影响,使之发生预期的变化的。因此与观察法相比,自然实验法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的特点,有利于得到所希望的和比较准确的材料。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和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三)心理测验法
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是指以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心理测验中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验的信度(Reliabilty)和效度(Validity)。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以高考的入学测验为例,如果一个考生在两个月时间内经过两次测验,得到的分数大致相等,那么试题的信度就较高;如果一次得510分,另一次得270分,那么试题的信度就不高了。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例如,高考的入学测验是为测量学生的成就水平。如果一个学生高考时得了高分,入学后他的成绩也好,而另一个学生得了低分,入学后的成绩也低些。这说明高考试题具有较好的行为预测作用,它的效度高。否则,它的效度就是低的。
心理测验的最大优点是能数量化地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它不仅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使研究更趋精确、科学,而且还能为因材施教、人才选拔、职业指导、心理诊断和咨询提供客观依据。但测验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验量表的可靠性,而各种测验量表尚在完善之中,对其结果不能视之绝对,同时它对主试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受过专门训练,解释结果要谨慎、全面,不可偏颇、妄断。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